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江古府
- 外文名:Linjiang ancient Mansion
- 地理位置:臨江建蕭灘鎮
- 所處時代:南唐
- 占地面積:1942.21 m
- 保護級別:小式
- 開放時間:全天
- 地位:明朝是全國33大工商稅收城鎮之一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
歷史沿革
軍事重鎮:臨江自建鎮後,就有“後戈庚廩之積”,是駐兵囤糧要地,為兵家所必爭。趙宋建軍以來,先後設兵馬都監、千戶所和萬戶府、臨江汛和精兵營,以“以重防守”。抗日期間設有團管區。清鹹豐三年至七年(1853-1857),太平軍曾三次攻占臨江。1926年9月,北伐軍攻克臨江,在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指導下,成立了全縣最早的共產黨支部。1927年春,中華全國總工會駐江西特派員陳毅來臨江,將臨江工人運動推向了高潮。1930年10月5日,彭德懷率領紅五軍,兵不血刃占領了臨江。
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吳商蜀賈走駸駸”是臨江古代商賈雲集的盛況,明朝被列為全國33大工商稅收城鎮之一,史稱“舟車孔道,四達之地。”尤以藥材、木業、釀造業聞名於世,是當時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傳聞最盛時“城內三千戶,城外八千煙”,繁榮的經濟伴隨著燦爛的文化。
臨江古稱“人文薈萃”之勝地,代產人文。自宋至清,蘇軾、蘇轍、范成大、朱熹、文天祥、解縉、查慎行等歷代名儒碩士先後來臨江訪賢、覽勝、講學、吟詩,題寫臨江的詩文,現存數百篇。臨江鎮籍名標青史的人物:宋有向子甑,元末明初有龔守愚,明末清初有楊廷麟,清有錢時雍,清末民初有裴汝欽。
主要景點
萬壽宮:門額立“萬壽宮”石刻豎匾,青石門壁,素雕花木、戲劇、翔禽圖案,磚木結構。該宮系明洪武(1368—1398)年間所建,深五進,面積1430平方米,是省內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道教聖地。
大觀樓:系臨江軍、路、府署大門望樓,坐北朝南,面對府前街,門口兩側有雌雄石獅一對,有一人高,用完整麻石雕成。該樓氣勢雄偉,原有巨大木刻“臨江府”豎額,懸二樓正中,系解縉所書。始建於宋元,是江西省境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道台衙門。
鐘樓:俗稱“鐘鼓樓”。明初大學士解縉曾有“風夾鐘聲過渡口,月移樓影到江心”的吟誦。曾有“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臨江有座鐘鼓樓,還有三尺三在天裡頭”的傳聞而名揚天下。
臨江府師姑井:臨江府師姑巷內。井口直徑1.4米,深30餘米。磚石結構。水清且甜,旱不枯竭。〔明隆慶六年(1572)臨江府志〕明洪武(1368—1398)年間建。清同治(1862—1874)年間重修。師姑井也被譽為“樟樹10個風景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