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

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

《臨江仙》是王國維創作於1906年的作品,其收錄在王國維的《人間詞》甲稿當中。

這首詞上下兩片都是寫景的,不同之處在於,上片寫景更自然親切。而下片由景引發聯想,更顯的落寂孤獨。這首詞也充滿了王國維的清廷遺老的特色,那種對清廷走向末路,卻不知路在何方的感情色彩十分濃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仙·過眼韶華何處也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出處:《人間詞甲稿》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王國維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
過眼韶華何處也?蕭蕭又是秋聲。極天衰草暮雲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
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紅牆隔霧未分明。依依殘照,獨擁最高層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過眼韶華:在眼前經過但很快就消失了的春光。《梁州令疊韻》詞:好景難常占。過眼韶華如箭。
②蕭蕭:風雨聲成草木搖落聲。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曰秋聲。
③極天衰草:直到天邊的枯草。
④漏處:指光線透出的地方。
⑤枕:臨,靠近。《漢書·嚴助傳》:會稽東接于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
⑥荒寒:荒涼寒冷。宋代王沂孫《水龍吟》詞:太液荒寒,海山依約。誰語:沒有人可以交談。
⑦驀[mò]:突然。崢嶸:山勢高而陡。
⑧依依:依戀不合的樣於。殘照:落日餘暉。
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離層。

作品譯文

轉眼之間青春年華就已經流失,落葉蕭蕭寓意著秋天地來臨。天邊的草已經枯黃了,連著天邊的雲。夕陽西下,陽光從縫隙中照入,拉長的塔影斜靠在遠方的城樓上。
自己孤獨地站在荒郊寒風中,有話卻不知道該對何人說,猛然回首,遠方的皇宮峻立著。紅色的宮牆在迷霧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餘暉中,看不清這一切,只緣身在高處。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創作是王國維在蘇州任教時所作,詞中雖有“宮闕”、“紅牆”等語,但應該不是指北京,因為這首詞屬《甲稿》,發表於1906年4月,而王國維此時初到北京,與詞中秋天景色描寫相違。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雖然是一首以寫景為主的詞。但開頭兩句卻是意味深長的低慨嘆。“韶華“和“秋聲”有一個鮮明的對比:“韶華”是“過眼”的韶華。而且是“何處也”;“秋聲”是“蕭蕭”的秋聲,而且是“又是”的再一次到來。“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春去秋來本是自然的規律,但春天為什麼總是那么虛幻那么短暫,而秋天為什麼總是那么現實那么難以逃避。這兩句,以極簡潔的筆法拉開了“悲秋”的序幕。
“極天衰暮雲平”和王維《觀獵》的“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有些相似,一樣是詩中有面。那畫面的下部是枯黃色的無邊衰草,上部是暗紅色的一天亂雲。夕陽染紅了地平線上的雲彩,從雲層縫隙中灑出的霞光給那“一塔”和“孤城”的剪影勾出金色的光圈。這是一幅很有氣勢的橫幅畫面。“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那“漏”的金光雲氣、“枕”的居高臨下、“一塔”和“孤城”的肅靜沉寂,在秋的荒寒和暮的昏暗襯托之下,透出了一種莊嚴肅穆之美。天地的寥廓,愈發襯托出人的渺小;天地的永恆,愈發襯托出人的無常。王國維則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孤獨寂寞——“獨立荒寒誰語”。這一句在這首以寫景為主的詞中,是意味深長的。“誰語”,是“向誰訴說”。顯然作者有許多要說的話,但實際上卻一句也沒說。因為這裡並沒有一個理解他和傾聽他的對象。他只是回過頭來繼續寫眼前景色,於是這些景色突然之間就似乎有了一種“造境”的迷離恍惚之致。
“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兩句,在格律上有些問題。按照格律,此一體的《臨江仙》下片重頭,也應是前邊七個字後邊六個字,如魏虔取《臨江仙》上片開頭曰,“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下片開頭曰“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平仄格式完全相同。而王國維這首詞上片開頭是“過眼韶華何處也,蕭蕭又是秋聲”,下片開頭卻是“獨立荒寒誰語,驀回頭宮闕崢嶸”。這是不合格律的。在《人間詞》中,不合格律的地方並非只有這一處。
“驀”字強調一種突然產生的感覺。“宮闕崢嶸”,是指“孤城”中的“宮闕”。它雖然在紅牆和煙霧的籠罩之中,似乎有些虛無縹緲,卻仍然顯得高峻偉岸。而且,夕陽的那最後一點光線始終在宮闕“最高層”徘徊不去,似有依依難捨之意。這首詞的上片和下片都是遠望,都寫到斜陽下的景色。但比較而言,上片的寫景是比較客觀的。而下片的寫景則展開聯想。“宮闕”、“紅牆”、“高層”這些詞語涉及到一個王朝。而那“紅牆隔霧未分明”,一方面是說紅牆和紅牆中的宮闕看不清楚,一方面也可以說紅牆中的某些事情外邊的人粉不清楚。比如,窮途末路的大清王朝還有沒有轉機,中國的未來向何處去。這一切,當時都在未知之數,所以是“未分明”。至於那“最高層”的宮闕,它可以象徵皇帝,可以象徵清王朝,但也可以象徵作者的某種理想。

名家點評

歷史學家周策縱:“極天衰草暮雲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詞中有畫。
近代詩人蔣英豪:“極天衰草暮雲平,斜陽漏處,一塔枕孤城。”很明顯是從秦少游《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中化出。
中華詩教學會會長陳永正:詩人眼中所見的南國水鄉蘇州竟是如此荒寒,“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靜安當有同樣的感受吧。
《王國維年譜》的作者陳鴻祥:蕭蕭秋聲,韶華過眼。夕陽殘照,虎丘登高。此首當作於王國維蘇州任教時。
作家馬華:王國維以清遺老自居,因此這首詞所寫是他於京城秋季登高遠眺清皇宮時的切身感受。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