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臨岐鎮位於國家5A級風景區千島湖風景區的北部,境內群山巍峨,風光倚旎,歷史悠久,據記載臨岐之名始於唐代貞觀年間,1935年設立臨岐鎮,1992年5月將夏中、卸嶺兩鄉併入,是千島湖形成後唯一未被淹沒的古鎮。
區域面積222平方千米,19720人(2017年),它東鄰桐廬,南距
千島湖鎮40公里,北依杭州市臨安區,至杭州130公里,區域優勢十分明顯,是淳安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隨著杭州交通西進戰略的實施,作為一大重點工程項目,臨安昌化至淳安文昌的昌文二級公路穿鎮而過,區域優勢變得更加明顯。
黨委政府深入開展“提升六化踐行科學發展,增強使命推進臨岐跨越”教育實踐活動,圍繞確定的打造“淳北山水名鎮、經濟文化中心、農特產品基地、鄉村旅遊勝地、和諧社會善地”五塊品牌的總戰略,堅定不移的貫徹“農業高效化、工業園區化、集鎮精美化、民生保障化、社會和諧化、管理規範化”的發展思路,沉下心思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臨岐鎮的社會、
經濟、
文化、衛生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資源環境
臨岐鎮自然環境幽雅,青山環抱,綠水倒映,曾先後榮獲杭州市生態鎮、杭州市文明鎮、
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生態鎮等多種稱號。
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6.87萬畝國家、省、縣三級生態公益林,放眼望去滿目蔥綠,森林覆蓋率宙府笑趨達90%以上。境內的進賢溪,蜿蜒流長,是碧水千島湖的重要源頭之一笑您凳。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臨岐鎮獨特的魅力所在,千島湖之旅農家樂的“牧牛、捉魚、殺年豬、漂流”等項目樂趣無限,紫槽嶺 “紫龍山莊”的薄霧輕繞卻別有另一番景致,這是一處人與自然和諧的人間仙境。
臨岐鎮民拘朽捆風淳樸、文化繁榮,城鎮面貌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境內學校、醫院、電信、郵政、電力、金融、保險等基礎配套行業也較為齊全店淋。
建置沿革
臨岐,其名始於唐代,自宋至清均屬長樂鄉。民國24年(1935)改為臨岐鎮,民國36年(1947)改為鄉。
1950年析為梅源、新溪、臨岐3鄉,
1956年調整為夏中、梅口兩鄉,
1959年並為臨岐公社,次年恢復梅口、夏中公社建制。
1984年梅口公社改為梅口鄉。
1985年5月盼探請,改梅口鄉為臨岐鎮,
1992年夏中、卸嶺兩鄉併入。曾為臨岐區公所駐地,後為臨岐片所在地,是淳安北部經濟、文化中心。
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1998年,工業生產和產品銷售穩中有升,企業經濟效益整體好轉,全年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0868萬元,首次突破億元關,完成年計畫的101.5%,實現銷售收入9594萬元,完成101%,實現利稅502萬元,完成104.90%。
其中個私經濟銷售產值6825萬元,銷售收入6039萬元,利稅339萬元。全鎮村辦企業59家。銷售產值50萬元以上私營企業5家,50萬元以下個體加工戶29家。新辦私營企業4家,新增個體工商戶92家。全鎮私營企業固定資產總值871萬元。?
【前街個私園區】鎮人民政府為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企業發良凶影展,1998年,開闢長1119米的前街興建個私園區。前街個私園區面積5288.16平方米。園區內輸電線路及路燈架設完成,農貿市場於1998年10月9日建成交付使用,鎮老幹部宿舍樓、中心衛生院門診大樓、鎮中心國小、人保公司辦公大樓於年底竣工,停車場開始興建,各類建築面積達9518平方米,總投資450餘萬元。
有29家個體戶前來前街買房,拍賣出讓建設用地39宗2827平方米,收取開發資金86.67萬元。
名優特產
臨岐鎮特產豐富、資源充足,盛產山茱萸、山核桃、茶葉、貢菊等多種農特產品,有浙江省“山茱萸之鄉”的美譽,也是淳安縣山核桃加工的集散地。“常香果”“高峰”“山之子”等品牌農特產品已成功打入上海、杭州等大都市,並負有盛名,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臨岐鎮是淳萸肉主產地之一。淳萸肉又稱紅棗皮,以山茱萸果實去籽曬乾後製成。淳產萸肉色暗紅有光澤、果大肉厚味酸,富有彈性,糖分飽蓄,品質之佳居全國之冠,中醫界均以“淳萸肉”代稱,暢銷國內外。萸肉性拔朽戒囑酸微溫,藥用功能較廣,距今1500多年的《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具有補腎、澀精斂汗、活血、抗癌、抗愛滋病、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增強免疫功能等多種功效,鮮果中總甙、皂甙含量豐富,果肉含16種胺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特別是兒童必須的組氨酸含量十分豐富。全鎮有山茱萸面積8200餘畝,年產量30~50噸,是農民一項重要經濟作物。
大事記載
1982年,臨岐村徐金德養蜂56箱,收入1.24萬元,成為萬元戶。
1986~1987年,卸嶺、臨岐絲織廠先後創辦。
1990年,全鎮蘑菇面積達25萬平方尺;11月17日,美國FDA食品衛生檢查組來臨岐檢查蘑菇生產基地。1991年自來水廠建成,日供水量3500噸。
1992年,籌建有線電視台,並於1995年與縣聯網。
1993年,舉辦為期3天的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
1995年,葉家畈村建成全縣首家農民文化宮。
1997年,全長14公里的梅源公路建成通車,前街個私園區工程啟動,首次通過縣衛生城鎮考核驗收,臨岐、夏中、卸嶺國中3校合併為臨岐中學。
1998年,全鎮工業經濟首次突破億元關,“高峰”牌山核桃商標註冊,家庭織機達175台,成為工業主導產業,體育工作硬體設施和體育競賽水平達到省級先進體育鄉鎮標準,新建農貿市場開業。
農業發展
山茱萸種植基地
臨岐鎮是“浙江省山茱萸之鄉”,年產山茱萸1000噸,開發的山茱萸養生酒“秀水春”深受歡迎。也是全縣山核桃加工集散中心,年加工山核桃1100噸,超過全縣總量的50%,有“常香果”、“高峰”和“猴寶寶”等多個知名品牌。還是是淳安縣的
茶葉、蠶桑和
中藥材“強鄉鎮”,三項農業產業年產值均超過1000萬元,農特資源比較豐富。
同時已探明
閃長岩、
頁岩等礦產資源,儲量頗豐。 鎮黨委、政府按照“環境立鎮、工業興鎮、農業強鎮、城建活鎮”的總體工作思路,加快實施打造“
生態旅遊度假中心、農副產品加工中心”兩中心,積極謀劃“接軌發展、聚集發展、舉牌發展”的三位發展新局面,通過全力以赴抓好
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積極穩步健康發展農業特色經濟、加大力度打造“平安臨岐”、推進環境和社會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建設,使臨岐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新進展。2004年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76元,
來料加工成為工業新特色。
臨岐鎮立足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發揮良好的
生態環境優勢,積極打造生態農產品加工中心,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全鎮已有
山核桃和山萸肉加工企業10家,年加工山核桃能力達1500噸,占全縣生產量的75%,年產值可達8000餘萬元,增加附加值2000餘萬元;茶葉加工企業(大戶)30餘家,生產各類名茶148.5噸,年產值達1500餘萬元;除山核桃、茶葉、山茱英以外,農產品加工已涵蓋小竹筍、
野菊花、野雜魚等近十個品種。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有力的推動了全鎮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年農業總產值可實現6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4710餘元,分別增長10.9%、9.5%。
在發展
生態農業和生態農產品加工業過程中,臨岐鎮著重抓好茶葉、山核桃、畜禽養殖、蠶桑、中藥材五大主導產業,並重點扶持具有一定優勢和規模的農業
龍頭企業,以此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和
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山核桃、山茱萸、茶葉”並稱臨岐“三寶”,是該鎮三個主要特色農產品。這三項在臨岐農業經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先後有“高峰”、“山之子”兩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被命名為縣級農業龍頭企業。
通過積極引導開發新的加工農產品,這兩家已有較高的知名度,企業加工產品已從原來單一的山核桃向茶葉、山萸肉、野雜魚、小竹筍等多種生態農產品延伸,其中高峰實業的“山萸肉”休閒食品實現了由純中藥材向
保健食品的轉變,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他們的帶動,一批生態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始發展壯大。
2002年成立了千島湖峰業協會,在技術上、產,中、後保障上為蜂農提供良好的服務,協會會員不斷壯大,會員已由成立初的55名發展到112名,已幫助蜂農銷售蜂產品94噸,銷售產值達126萬元。臨岐中藥材協會以“協會+基地”模式,實現了協會實體化運作,與廣大農戶結成緊密型共存共依關係。
工業經濟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332家,其中規模上企業2家(美麗華塑膠、新安炭業),農特產品加工企業7家。2007年實現工業銷售產值 3.58億元,完成入庫稅金389萬元。全鎮有來料加工企業11家,固定從業人數3200人,2007年發放加工費1704萬元,位居全縣第二位。 臨岐鎮立足特色,培育
塊狀經濟,一是發展農特產品深加工業。已有山核桃加工企業7家,山茱萸、野菊花、中藥材等加工企業4家,逐步形成淳北地區農特產品加工中心。
2家木材深加工企業被列入縣規模企業培植計畫。二是發展
手套、針織服裝、套筆等來料加工業。臨岐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來料加工業。全鎮已發展來料加工業10餘家,發放來料加工費392萬元。來料加工已輻射到20餘個行政村,來料加工從業已達2100餘人。三是發展飲用水加工產業。
以現有3家飲用水企業為龍頭,建立和完善
行銷網路,努力培育水業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四是發展
生態旅遊休閒產業。以省級衛生城鎮、省山茱萸之鄉和省級生態鎮三塊含金量較高的品牌優勢為依託,大力發展農家生態休閒遊和農業觀光旅遊,逐步壯大鄉村旅遊產業。
臨岐鎮將以溪口千畝工業區塊為主平台,把來料加工與招商引資相結合,進一步強化“一鎮一品”的效應,積極打造來料加工基地。在臨岐鎮溪口村(昌文公路邊),規劃開發淳北千畝工業功能區塊。一期一區100畝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水、電、通訊等基礎
配套設施建設,正在全面招商。一期二區400畝即將開工建設。
旅遊資源
紫龍山寨
臨岐生態環境優美,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浙江省生態鎮”和“浙江省衛生鎮”。境內青山環抱,綠樹成蔭,溪流潺潺。臨岐森林資源豐富,有生態公益林6.8萬畝。進賢溪瑤山支流和秋源支流在臨岐村交匯,是千島湖在淳北地區的主要源頭。依託生態優勢,開發了屏溪漂流、
紫龍山寨兩個旅遊景點,臨岐、梅口兩個鄉村旅遊專業村。
紫龍山寨旅遊景點於2001年開發,地處海拔680的高山上,與臨安市
湍口鎮相鄰,有綠化銀杏1萬餘株,小木屋70餘個,大小餐廳2個和活動廳2個,可一次接待遊客150餘人;娛樂項目有攀岩、盪千秋、踢足球、篝火曉會,射獵等。隨著鄉村旅遊活動的興起,山寨的生態觀光游也逐漸火了起來。特別是號稱“天下第一秋”的
鞦韆建在臨安與淳安兩縣交界的高山之顛,兩面懸崖絕壁,萬丈深淵。山寨還將與審峰、菖蒲等村
農家樂鄉村游結合起來,同時計畫恢復重建原有的龍嶺寺寺廟,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
屏溪漂流
屏溪漂流位於淳安縣臨岐鎮,是利用獨特的水流資源優勢開闢出來的一個休閒項目。千島湖屏溪漂流河段起點為居秋源溪和瑤山溪的交匯處,臨歧鎮公路大橋下的雙溪口,終點為江家村前的大灣頭,全長5200米,有“十里長屏”之美譽。上游為峽谷地貌,下游為深水灣道。水流不是很急,點篙而下,輕鬆自如。
臨岐歷史淵源悠久,“臨岐”之名始於唐代貞觀年間,是千島湖形成後唯一未被淹沒的古鎮,有孝節牌坊、白佛橋等多處明清時期的古蹟,但鎮政府現駐地系水患後遷建的。臨岐文化底蘊深厚,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人才輩出,是“浙江省教育強鎮”,元至正年間進士、浙江儒學提舉“岐山先生”
魯淵,就是現臨岐村人,他的詩作《重九》廣為傳誦。
所獲榮譽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臨岐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其中個私經濟銷售產值6825萬元,銷售收入6039萬元,利稅339萬元。全鎮村辦企業59家。銷售產值50萬元以上私營企業5家,50萬元以下個體加工戶29家。新辦私營企業4家,新增個體工商戶92家。全鎮私營企業固定資產總值871萬元。?
【前街個私園區】鎮人民政府為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企業發展,1998年,開闢長1119米的前街興建個私園區。前街個私園區面積5288.16平方米。園區內輸電線路及路燈架設完成,農貿市場於1998年10月9日建成交付使用,鎮老幹部宿舍樓、中心衛生院門診大樓、鎮中心國小、人保公司辦公大樓於年底竣工,停車場開始興建,各類建築面積達9518平方米,總投資450餘萬元。
有29家個體戶前來前街買房,拍賣出讓建設用地39宗2827平方米,收取開發資金86.67萬元。
名優特產
臨岐鎮特產豐富、資源充足,盛產山茱萸、山核桃、茶葉、貢菊等多種農特產品,有浙江省“山茱萸之鄉”的美譽,也是淳安縣山核桃加工的集散地。“常香果”“高峰”“山之子”等品牌農特產品已成功打入上海、杭州等大都市,並負有盛名,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臨岐鎮是淳萸肉主產地之一。淳萸肉又稱紅棗皮,以山茱萸果實去籽曬乾後製成。淳產萸肉色暗紅有光澤、果大肉厚味酸,富有彈性,糖分飽蓄,品質之佳居全國之冠,中醫界均以“淳萸肉”代稱,暢銷國內外。萸肉性酸微溫,藥用功能較廣,距今1500多年的《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具有補腎、澀精斂汗、活血、抗癌、抗愛滋病、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增強免疫功能等多種功效,鮮果中總甙、皂甙含量豐富,果肉含16種胺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特別是兒童必須的組氨酸含量十分豐富。全鎮有山茱萸面積8200餘畝,年產量30~50噸,是農民一項重要經濟作物。
大事記載
1982年,臨岐村徐金德養蜂56箱,收入1.24萬元,成為萬元戶。
1986~1987年,卸嶺、臨岐絲織廠先後創辦。
1990年,全鎮蘑菇面積達25萬平方尺;11月17日,美國FDA食品衛生檢查組來臨岐檢查蘑菇生產基地。1991年自來水廠建成,日供水量3500噸。
1992年,籌建有線電視台,並於1995年與縣聯網。
1993年,舉辦為期3天的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
1995年,葉家畈村建成全縣首家農民文化宮。
1997年,全長14公里的梅源公路建成通車,前街個私園區工程啟動,首次通過縣衛生城鎮考核驗收,臨岐、夏中、卸嶺國中3校合併為臨岐中學。
1998年,全鎮工業經濟首次突破億元關,“高峰”牌山核桃商標註冊,家庭織機達175台,成為工業主導產業,體育工作硬體設施和體育競賽水平達到省級先進體育鄉鎮標準,新建農貿市場開業。
農業發展
山茱萸種植基地
臨岐鎮是“浙江省山茱萸之鄉”,年產山茱萸1000噸,開發的山茱萸養生酒“秀水春”深受歡迎。也是全縣山核桃加工集散中心,年加工山核桃1100噸,超過全縣總量的50%,有“常香果”、“高峰”和“猴寶寶”等多個知名品牌。還是是淳安縣的
茶葉、蠶桑和
中藥材“強鄉鎮”,三項農業產業年產值均超過1000萬元,農特資源比較豐富。
同時已探明
閃長岩、
頁岩等礦產資源,儲量頗豐。 鎮黨委、政府按照“環境立鎮、工業興鎮、農業強鎮、城建活鎮”的總體工作思路,加快實施打造“
生態旅遊度假中心、農副產品加工中心”兩中心,積極謀劃“接軌發展、聚集發展、舉牌發展”的三位發展新局面,通過全力以赴抓好
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積極穩步健康發展農業特色經濟、加大力度打造“平安臨岐”、推進環境和社會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建設,使臨岐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新進展。2004年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76元,
來料加工成為工業新特色。
臨岐鎮立足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發揮良好的
生態環境優勢,積極打造生態農產品加工中心,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全鎮已有
山核桃和山萸肉加工企業10家,年加工山核桃能力達1500噸,占全縣生產量的75%,年產值可達8000餘萬元,增加附加值2000餘萬元;茶葉加工企業(大戶)30餘家,生產各類名茶148.5噸,年產值達1500餘萬元;除山核桃、茶葉、山茱英以外,農產品加工已涵蓋小竹筍、
野菊花、野雜魚等近十個品種。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有力的推動了全鎮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年農業總產值可實現6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4710餘元,分別增長10.9%、9.5%。
在發展
生態農業和生態農產品加工業過程中,臨岐鎮著重抓好茶葉、山核桃、畜禽養殖、蠶桑、中藥材五大主導產業,並重點扶持具有一定優勢和規模的農業
龍頭企業,以此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和
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山核桃、山茱萸、茶葉”並稱臨岐“三寶”,是該鎮三個主要特色農產品。這三項在臨岐農業經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先後有“高峰”、“山之子”兩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被命名為縣級農業龍頭企業。
通過積極引導開發新的加工農產品,這兩家已有較高的知名度,企業加工產品已從原來單一的山核桃向茶葉、山萸肉、野雜魚、小竹筍等多種生態農產品延伸,其中高峰實業的“山萸肉”休閒食品實現了由純中藥材向
保健食品的轉變,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他們的帶動,一批生態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始發展壯大。
2002年成立了千島湖峰業協會,在技術上、產,中、後保障上為蜂農提供良好的服務,協會會員不斷壯大,會員已由成立初的55名發展到112名,已幫助蜂農銷售蜂產品94噸,銷售產值達126萬元。臨岐中藥材協會以“協會+基地”模式,實現了協會實體化運作,與廣大農戶結成緊密型共存共依關係。
工業經濟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332家,其中規模上企業2家(美麗華塑膠、新安炭業),農特產品加工企業7家。2007年實現工業銷售產值 3.58億元,完成入庫稅金389萬元。全鎮有來料加工企業11家,固定從業人數3200人,2007年發放加工費1704萬元,位居全縣第二位。 臨岐鎮立足特色,培育
塊狀經濟,一是發展農特產品深加工業。已有山核桃加工企業7家,山茱萸、野菊花、中藥材等加工企業4家,逐步形成淳北地區農特產品加工中心。
2家木材深加工企業被列入縣規模企業培植計畫。二是發展
手套、針織服裝、套筆等來料加工業。臨岐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來料加工業。全鎮已發展來料加工業10餘家,發放來料加工費392萬元。來料加工已輻射到20餘個行政村,來料加工從業已達2100餘人。三是發展飲用水加工產業。
以現有3家飲用水企業為龍頭,建立和完善
行銷網路,努力培育水業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四是發展
生態旅遊休閒產業。以省級衛生城鎮、省山茱萸之鄉和省級生態鎮三塊含金量較高的品牌優勢為依託,大力發展農家生態休閒遊和農業觀光旅遊,逐步壯大鄉村旅遊產業。
臨岐鎮將以溪口千畝工業區塊為主平台,把來料加工與招商引資相結合,進一步強化“一鎮一品”的效應,積極打造來料加工基地。在臨岐鎮溪口村(昌文公路邊),規劃開發淳北千畝工業功能區塊。一期一區100畝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水、電、通訊等基礎
配套設施建設,正在全面招商。一期二區400畝即將開工建設。
旅遊資源
紫龍山寨
臨岐生態環境優美,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浙江省生態鎮”和“浙江省衛生鎮”。境內青山環抱,綠樹成蔭,溪流潺潺。臨岐森林資源豐富,有生態公益林6.8萬畝。進賢溪瑤山支流和秋源支流在臨岐村交匯,是千島湖在淳北地區的主要源頭。依託生態優勢,開發了屏溪漂流、
紫龍山寨兩個旅遊景點,臨岐、梅口兩個鄉村旅遊專業村。
紫龍山寨旅遊景點於2001年開發,地處海拔680的高山上,與臨安市
湍口鎮相鄰,有綠化銀杏1萬餘株,小木屋70餘個,大小餐廳2個和活動廳2個,可一次接待遊客150餘人;娛樂項目有攀岩、盪千秋、踢足球、篝火曉會,射獵等。隨著鄉村旅遊活動的興起,山寨的生態觀光游也逐漸火了起來。特別是號稱“天下第一秋”的
鞦韆建在臨安與淳安兩縣交界的高山之顛,兩面懸崖絕壁,萬丈深淵。山寨還將與審峰、菖蒲等村
農家樂鄉村游結合起來,同時計畫恢復重建原有的龍嶺寺寺廟,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
屏溪漂流
屏溪漂流位於淳安縣臨岐鎮,是利用獨特的水流資源優勢開闢出來的一個休閒項目。千島湖屏溪漂流河段起點為居秋源溪和瑤山溪的交匯處,臨歧鎮公路大橋下的雙溪口,終點為江家村前的大灣頭,全長5200米,有“十里長屏”之美譽。上游為峽谷地貌,下游為深水灣道。水流不是很急,點篙而下,輕鬆自如。
臨岐歷史淵源悠久,“臨岐”之名始於唐代貞觀年間,是千島湖形成後唯一未被淹沒的古鎮,有孝節牌坊、白佛橋等多處明清時期的古蹟,但鎮政府現駐地系水患後遷建的。臨岐文化底蘊深厚,歷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人才輩出,是“浙江省教育強鎮”,元至正年間進士、浙江儒學提舉“岐山先生”
魯淵,就是現臨岐村人,他的詩作《重九》廣為傳誦。
所獲榮譽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臨岐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地圖信息
位置:杭州市淳安縣魚市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