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理淮陽

臥理淮陽,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西漢時汲黯被漢武帝召為淮陽太守,不受。武帝說:“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後用“臥理淮陽”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亦簡稱“臥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臥理淮陽
  • 拼音::wò lǐ huái yáng
  • 解釋::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
  • 出處:《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臥理淮陽
拼音:wò lǐ huái yáng
解釋: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
黯隱於田園。居數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後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願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上曰:“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湯,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後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歲而卒。

典源譯文

於是汲黯歸隱於田園。過了幾年,遇上國家改鑄五銖錢,老百姓很多人私鑄錢幣,楚地尤其嚴重。皇上認為淮陽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徵召汲黯任他為淮陽郡太守。汲黯拜伏於地辭謝聖旨,不肯接印,皇上屢下詔令強迫給他,他才領命。皇上下詔召見汲黯,汲黯哭著對皇上說:“我自以為死後屍骨將被棄置溝壑,再也見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收納任用我。我常有狗病馬病的,體力難以勝任太守之職的煩勞。我希望當中郎,出入宮禁之門,為您糾正過失,補救缺漏。這就是我的願望。”皇上說:“你看不上淮陽郡太守這個職位嗎?過些時候我會召你回來的。只因淮陽地方官民關係緊張,我只好藉助你的威望,請你躺在家中去治理吧。”汲黯向皇上告別後,又去探望大行令李息,他說:“我被棄置於外郡,不能參與朝廷的議政了。可是,御史大夫張湯他的智巧足以阻撓他人的批評,奸詐足以文飾自己的過失,他專用機巧諂媚之語,強辯挑剔之詞,不肯常常正正地替天下人說話,而一心去迎合主上的心思。皇上不想要的,他就順其心意詆毀;皇上想要的,他就跟著誇讚。他喜歡無事生非,搬弄法令條文,在朝中他深懷奸詐以逢迎皇上的旨意,在朝外挾制為害社會的官吏來加強自己的威勢。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皇上進言,您和他都會被誅殺的。”李息害怕張湯,始終不敢向皇上進諫。汲黯治理郡務,一如往昔作風,淮陽郡政治清明起來。後來,張湯果然身敗名裂。皇上得知汲黯當初對李息說的那番話後,判李息有罪,詔令汲黯享受諸侯國相的俸祿待遇,依舊掌管淮陽郡。七年後汲黯逝世。

釋義

西漢時汲黯為東海太守,“多病,臥閨閤內不出,歲餘,東海大治。”後召為淮陽太守,不受。武帝曰:“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後用“臥理淮陽”喻指官吏治理有方或聲望高,能做到無為而治。亦簡稱“臥理”等。

同源典故

汲黯臥理 淮南臥 淮陽多病 淮陽效理 淮陽病 淮陽績 淮陽臥 淮陽薄 淮陽高臥 病太守 臥治 臥淮陽 臥理 薄淮陽

用典示例

《南史·劉善明傳》:“淮南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與我臥理之。”
范仲淹 《祭韓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臥理,不廢清言。”
李漁 《玉搔頭·講武》:“自從到任以來,且喜刑清政肅,吏輯民安,官舍清閒,可稱臥理。”
劉敞 《睡起》詩:“媿無淮陽績,高臥亦終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