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河流簡介,文化故事,成吉思汗故鄉,元朝帝陵,
河流簡介
克魯倫河曾稱弓盧水、盧朐河、廬朐河、臚朐河、飲馬河、怯綠連河,清朝至今,稱為克魯倫河。“克魯倫”在蒙古語中譯為“光潤”之意,取其轉意“發揚光大”而命此河名。克魯倫河是亞洲中部河流,發源於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山東麓。在中游烏蘭恩格爾西端進人中國境內。流經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右旗,東流注入呼倫湖,全長1264公里,在我國境內206公里。流域面積7153平方公里,兩岸為半荒漠的低山圍繞,地表徑流不發育,河谷寬約35公里,河寬40一90米,水深2米左右。兩岸沼澤濕地多,較高的階地上生長著優良牧草,牧業發達。克魯倫河(Хэрулэнгол)發源於蒙古國的肯特山中部,克魯倫河從肯特山向南流出後折向東,經過肯特省和東方省的廣闊草原地帶進入中國境內內蒙古的呼倫貝爾盟,注入呼倫湖,成為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水系最西的源頭。
克魯倫河是典型的草原河流,一年中有較多時間斷流,河水流量亦不大。
克魯倫河流域是蒙古草原歷史上眾多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包括匈奴鮮卑和蒙古等民族。成吉思汗早期活動的地域基本上在克魯倫河兩岸,稱汗在克魯倫河,傳說中的埋葬地之一也在克魯倫河,克魯倫河成為蒙古民族形成的核心地帶。
文化故事
成吉思汗故鄉
克魯倫河流域是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優良的牧場,許多遊牧民族在這一流域放牧。古時的蒙古塔塔兒部在這裡遊牧過,蒙古乞顏部也在這裡放牧,乞顏部的首領也速該在克魯倫河畔被塔塔兒人毒死,也速該的兒子鐵木真在這裡艱難的成長,開始了“一代天驕”的漫漫長路。
公元十二世紀,弘吉拉部落生活在克魯倫河下游至呼倫湖一帶。這裡水草豐茂,是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據說,弘吉拉部是一個十分奇特的部落,部落沒有勇士,但有數不盡的美人和智者。在戰亂紛飛的草原上,弘吉拉部不斷將美若天仙的女子嫁給有實力部落的首領,密切的聯姻關係,使得弘吉拉氏族保持著一種不可思議的超然態度。就在鐵木真9歲的時候,在其父也速該的帶領下到弘吉拉部與德薛禪的女兒孛兒帖定下了婚約。
公元1179年,17歲的鐵木真備上了一峰佩戴銀鼻圈兒和系有整套纓穗的白駝做領頭,9匹配上玉轡和嵌有寶石鞍子的寶馬,還有閒馬(途中備換乘的馬)二九,牛羊三九,這些禮品稱為九九彩禮。順怯綠漣河而下,經3天3夜來到了弘吉拉部德薛禪家與孛兒帖完婚。德薛禪當即就在克魯倫特地為新婚燕爾的鐵木真夫婦修建了一座達翰爾朵。
每當鐵木真要有一次大的行動,他都要帶上孛兒帖順怯綠漣河而下,到草肥水美的克魯倫,在達翰爾朵住上一段時間,在孛兒帖的精心服侍下,靜下心來思謀良策。這裡不但是他們的行宮,而且成了籌謀劃策的風水寶地。
關於鐵木真與札木合在呼倫湖東南的這場戰鬥,史料中曾這樣記載:“十二部聯軍中乃蠻部多有擅長‘札答術’(巫術)之人,可呼風喚雨。”兩軍交戰確實是在風雨中展開的。就在孛兒帖摯誠祈禱時,兩軍鏖戰正急。鐵木真憑著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巧妙地利用了地利人和諸因素,在不利的條件下以少勝多,一舉擊敗札木合的聯軍。在鐵木真其後“以戰止殺”的征戰中,孛兒帖成了他時刻不離的賢內助。清代將怯綠漣河改為克魯倫河。
元朝帝陵
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項目組專家、遼寧師範大學教授田廣林帶領團隊,歷時3年,蒐集了近百年來、約400萬字的中外考古文獻和研究論著,通過系統性的整理、勘誤,澄清了圍繞在蒙元帝陵的眾多爭議,特別是“起輦谷”之謎。“起輦谷”是今本《元史》記載安葬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及元朝諸帝的地方。由於秘葬習俗,“起輦谷”具體在哪裡,中外文獻共有克魯倫河、不兒罕合勒敦山、阿爾泰山三種說法。此次研究成果將其位置“鎖定”在克魯倫河。受“歸葬祖塋”之俗的影響,蒙元王朝歷代帝王的陵墓應在克魯倫河流域。
田廣林說,“起輦谷”很可能位於克魯倫河上游地區,而不在傳說的中國甘肅、新疆和四川。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園,也不是真正的陵寢,而是其“靈廟”。
但他也指出,日本、美國等考古學家曾對蒙古國境內的三河源地區,以及克魯倫河中上游一帶進行過“拉網式”調查,但一無所獲。這意味著,中國境內的克魯倫河下游至呼倫湖一帶,“也有進一步排查的必要”。
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比起找到蒙元帝陵的所在,理解“秘葬”文化背後蒙古民族文化的產生、變化及內涵更為重要。
著名蒙古學家齊木德道爾吉記得,他的家鄉有祖先留下的葬地,在大沙窩中,但平時少有人至。族人風葬、遙祭,以保持那裡的安寧。他認為,蒙古人薄葬,但對其英靈的祭祀非常看重。帝王與平民等級不同,但是對其靈魂的尊重及崇拜,是傳至今天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