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鼓,因於每年臘月祭儺驅疫時敲奏,故稱。在民間有兩種形制,南北朝時,多為細腰型鼓。此風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至宋代,臘鼓也成為乞錢者用鼓。
相關詞條
- 答臘鼓
以指揩之,其聲甚震,俗謂之揩鼓。”元·吳萊《題唐明皇羯鼓錄後賦歌》:“大聲嘈嘈忽放肆,都曇答臘矧敢前。”清·翟灝《通俗編·聲音》:“都曇答臘,本外蕃樂部,都曇似腰鼓而小,答臘即臘鼓,肖其聲也。”
- 西固太平鼓
不過從史料來看,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臘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於驅逐瘟疫,祈求平安。《呂氏春秋.季冬記》說:"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注釋:"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是也。"這說明,新春打太平鼓的習俗,...
- 挎鼓
挎鼓:此會源於在天津老城北門內戶部街由浙江籍商人出資建造的浙紹鄉祠,當時祠中有四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守祠人每到春節來臨,便將鼓挎在身上,敲鼓作樂,稱之“臘鼓”。演奏時沒有其它樂器相配,故隨意性強,不受曲樂...
- 獅舞(小相獅舞)
臘鼓傳承:古詩文中常提到臘鼓,臘鼓即農曆臘月的鼓聲。在鞏偃一帶臘鼓習俗一直保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冬季是傳統農閒季節,一入臘月外出的人都陸續回家,這是練習和傳教社火的好時候,所以各村都把大鼓和器械拿出來,集中一處...
- 打斷
4. 敲鼓驅疫的風俗。敲的鼓即“太平鼓”。唐宋時期,民間稱大儺逐疫為“打夜胡”。“打斷”一詞可能源於“打夜胡”。宋政年初,臘鼓被禁,稱為打斷,民間改稱太平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自入此月(臘月),即有貧...
- 監軍戰鼓
監軍戰鼓代遠年深,歷史悠久,每年臘月、正月、農閒時節,自冬至過後,各村開始練鼓,故有“臘鼓催春”之說。春節一過,練演結合,元宵節前從不間斷。傳承方法是新老共敲,口援手練,以老帶新,世代延息。監軍戰鼓演奏藝人頗多,較...
- 陳世驥
自創曲目:《桂宮梯》《雪夜吟》《雨中秋》《臘鼓引》,這四首琴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陳世驥的境遇和曲意風格。主要成就 陳世驥的琴學著作《琴學初津》,收錄於現代古琴藝術遺產的大型資料彙編集《琴曲集成》中,流傳於世。個人理論...
- 歲華晴影(周汝昌著散文集)
《黃葉村·小蒸食·蒲包》《臘鼓催年 人天同慶》等文章如行雲流水,好處就在一個“真”字上;《隨筆與掉書袋》《讀書與治學》《多少樓台煙雨中》等散文則濃縮了周汝昌的人生經歷。作品目錄 作品鑑賞 據周汝昌的小女兒周倫玲回憶,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