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洞村(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茅貢鄉下轄村)

臘洞村(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茅貢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臘洞村是侗戲的發祥地,侗戲鼻祖吳文彩的故鄉。地處黎平縣茅貢鄉西北部,東連地捫,西接猛洞,北接樟洞,南與羅伍、大榕接壤,海拔960米,村寨坐落於四面環山的“小臉盆”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臘洞村
  • 別名:“臘”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茅貢鎮
  • 郵政區碼:557303
  • 人口:1400
  • 方言:侗語
  • 著名景點:吳文彩墓,臘洞倉群,吳文彩住宅
臘洞之名的由來,侗戲的發源地,民風名俗,自然景色,人文景觀,地圖信息,

臘洞之名的由來

海拔960米,村寨坐落於四面環山的“小臉盆”內,“臉盆”的兩個缺口為村頭寨尾,公路由此穿過,早些年村民在進出村口個建造了一座花橋。“臘洞”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個不同的說法,一說為“臘”是指寒冬臘月,“洞”代指“凍”體現出臘洞村海拔高,比較寒冷。另一說為臘洞村的侗語叫發為“臘”,再加上是侗寨,所以取名為臘洞。
臘洞村

侗戲的發源地

臘洞全村1400餘人均為侗族,民風淳樸,民族文化氣息濃厚,村內人人會說侗語,個個會哼侗歌。因是侗戲鼻祖的故鄉,所以這裡保留了最為原始的侗戲《李旦鳳嬌》、《梅良玉》。20世紀八、九十年代寨內的侗戲班子達十餘隊,每逢節日都會受到其他侗寨的邀請到外面表演,1994年,茅貢鄉被評為“侗戲之鄉”的稱號。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中社會青年大多數都前往浙江、廣東等東部發達省份“打工”,致使侗戲逐漸走向沒落。值得稱讚是每夢逢年過節,由村民兩委支持,村民自願的臨時組成戲班子,繼續為傳承文化遺產而表演著。
臘洞村

民風名俗

交通的不便造就了獨特的民風名俗,尤為突出的節日慶祝為春節與吃新節,當這兩個盛大的節日到來時,村民會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舉行慶祝,並且會舉辦“鬥牛賽”、“長桌飯”、籃球比賽、拔河賽等一系列的活動。如果有貴賓前來,還會舉行攔路敬酒對歌活動來表達對來賓的歡迎。
臘洞村

自然景色

地處深山老林的臘洞村自然風光獨特,村子周圍的樹齡達千年以上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有兩顆,素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銀杏樹數十顆,還有其他類樹種不甚枚舉,古有外來客人步行尋村至村口見大樹參天誤以走錯了路,竟在至寨門200米不到的地方席地過夜。第二日忽聞雞鳴聲再出發才發現臘洞就在這深山老林之中。
臘洞村

人文景觀

獨特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情造就了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人文景觀。村內建有風雨橋兩座,涼亭一座,糧倉100餘棟,侗族特色木質樓房240餘棟,古井11口,古石板路十餘巷。村民以種植水稻為主,在水田裡面養殖青魚草魚,因食稻花所以稱之為稻花魚或禾花魚,味道與口感上佳,是村民接待好友的必做之菜,也是做醃魚的主要食材。臘洞村保留著最為原始的牛耕文明,因為在山區機械化生產是行不通的。
臘洞村
臘洞村究竟有多少年歷史以無從考證,但是生長在這裡的侗族兒女用自己的雙手譜寫出了侗族文明的歷史,又似乎在述頌這他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成果,毫無疑問,這裡便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一片淨土。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