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木板村隸屬於苴力鎮五台村,屬於山區,位於苴力鎮東邊,距離五台村委會七公里,距離苴力鎮三十一公里。全村總面積有0.63 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49人(200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臘木板村
- 外文名:La Boobang Village
- 面積:0.63 km
- 人口數量:49人(2007年)
- 年平均氣溫:13.6℃
- 年降水量:765毫米
臘木板村隸屬於苴力鎮五台村,屬於山區,位於苴力鎮東邊,距離五台村委會七公里,距離苴力鎮三十一公里。全村總面積有0.63 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49人(2007年)。
臘木板村隸屬於苴力鎮五台村,屬於山區,位於苴力鎮東邊,距離五台村委會七公里,距離苴力鎮三十一公里。全村總面積有0.63 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49人(2007年)。村情概況該村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3.6℃,年降水量...
該行政村隸屬彌渡縣苴力鎮,地處苴力鎮東邊,距 苴力鎮政府所在地24.00公里,到苴力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44公里。東鄰祥雲,南鄰德苴,西鄰先鋒,北鄰栗子園。轄秧草塘、臘木板、等22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559 戶,有鄉村人口1909 人,其中農業人口 1909 人,勞動力 1233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
畝臘低 【畝臘低】水族葬俗。一般十五歲以下夭折的小孩,每個村寨都有一片公有墓地“畝膳觚”專門安莽。一般不用棺木,多以木板拼成方盒入殮,不擇日時方虛,出殯多為凌晨或夜幕;不祭奠、不掃墓。墓地多植有楓木和翠竹。
壩美村房屋以落地和半樓居兩種桿欄式風格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樹枝圍攏,再敷上泥巴、牛糞攔合成的粘土,非常通風、保暖,上蓋瓦頂、抱廂、前置涼吧或圍欄,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堆雜物、當地壯族稱麻欄樓,也有人稱吊腳樓。這些老式的麻欄樓等家居建築,顯現著歷史的風貌,是壯族傳統建築的活化石。特色...
建築以木為柱,以扎編後的竹子或木板為牆,以茅草片蓋頂,屋頂大多設有丫叉形的搏風板,用整木製作樓梯。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樑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為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經...
正臥室里寬大鏤雕木床陳於木板隔牆一側,桌架上擺放著一些印刷或線裝書籍,室內光線稍暗但儒雅書香之氣卻瀰漫濃悠。過道閣樓上放著犁耙、手推水車等農具。讓人仿佛置身於明清時代。黃陂區旅遊局負責旅遊規劃工作的同志向我們介紹:黃陂將抓住大余灣民俗村喜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一契機,以保護這片具文化價值的人文景觀...
村口有石木寨門,連通入村石板台階,台階兩側與植被之間有當地毛石及片石砌築的隔牆。另外民居的牆體多採用當地石片壘砌而成,保留有當地特色的竹編泥牆構造,是研究農村聚落建築材料和細緻工藝的典型實例。門窗為精美的花格窗與木板門,並處處體現出苗族建築所特有的細節特徵,傳統民居屋頂為小青瓦,整體建築風貌以灰白...
埋葬完畢,回來後眾人都要到死者的家中用冷水泡飯洗手,虛吃米飯,以辟邪洗去晦氣。如果死的是小孩(通常是意外死亡),不告訴鄰居,鄰居也不可以來,只告訴親戚。用木板釘成小木匣,將孩子的屍體放入其中。在當天日落之時埋葬。若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不舉行葬禮,在家中停屍兩天,由親戚,家人埋葬。
木屋選用的建築材料全部是山林中的木材,建造方法是根據建造的房屋大小,將原木兩端鑿刻成凹槽,然後相互咬合疊摞在一起,搭成房屋四壁的“木牆”,再將松木鋸成“木段”,加工成“木板瓦”,也叫“苫房板”,覆蓋於房頂擋雨,再用一根完整倒木掏空成筒狀立在屋外做煙囪。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1年11月中國傳統...
民國初年全面維修時,換椽皮、檁子和換蓋木板,取掉一層寶頂。1984年再次維修,換蓋小青瓦並加以裝飾。銀潭的古井,多建在清代乾、嘉年間。其中最有名的三口古水井。方井一,圓井二。方井以石為柱,石板作壁和底。底中部鐫刻有一隻螃蟹。柱上部為圓形。造形好象是人頭,刻有眼、鼻,無嘴、耳;下部為方形...
搭上“孤棚”,即用木柱、木板搭成高棚(有的長几丈、十幾丈),上面陳列各種祭品,有麵包山(即用竹紮成高塔形,糊上紙,外面掛滿麵包)、棵山(即用竹紮成錐形,約一米高,糊上紙,外面貼上紅棵)、飯包、米糖方等等。主持庵寺則請來一班法師,設座禱祝。即用幾張方桌聯成大祭桌,主要法師披架裟、戴...
永安橋位於東村鎮小松園村,橫跨於木板河上,東西走向。始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原為木板橋,清鹹豐元年(1851年)重建為石拱橋,更名為“永安橋”。1987年,在舊石橋上空新建了一座新橋,形成“橋上橋”的景觀。1936年,紅軍長征歷史上的小松園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為紀念此次戰役緬懷先烈,昭示後人,1996年,...
遼闊的公園裡大樹參天,聖克魯斯的“木板路”有著悠久的歷史。渡輪穿梭于海灣中,駛向阿爾卡特拉斯島。有軌纜車在山間蜿蜒行駛,背景則是濃霧繚繞的金門大橋。穿過令人精神一振的大橋,再向南駛上1號公路,加州的紅杉林就映入了眼帘。 舊金山海灣大橋 [40]景點列表:金門大橋、海灣大橋、纜車、泛美金字塔(又譯“傳斯美國...
歷史的土家山寨,都為木屋,木材全是就地而取。黔東這塊地方,氣候適宜、空氣滋潤,生長的樹木材種很多。但在土家人眼裡,可用於立房子的只有柏木、松木、杉木等少數品種。柏木,質地細膩堅硬,防水性好,經得住風蝕水浸,多用用於山牆曬壁的柱頭和地腳方。杉木,質地疏鬆輕巧不易變形,則多用於椽條檁角。松木,質地...
農區聚居在山寨,山寨樓房高達10米左右。以石木結構為主,內用木板隔間。房屋一般為3層,下層關牲畜,堆燃料;中層住人,作庫房、客廳;上層多堆放雜物或草料,也有設經堂或小巧的臥室。木屋舒適、通風、不潮濕、寬敵明亮,並具有防震抗震性能。廁所設在房屋外牆側,以木臂挑出,與內室相通。服飾 壤塘藏民,多穿...
500米處,花橋橫跨在22米寬的溪面上,為懸掛山頂兩面垂檐式、木質建築。花橋全長48米,寬4米,高4米,總計十八間,兩頭為垂檐屋頂八字六角組合體連線。橋中間向上穿出六角垂檐閣約3米,攢尖頂;風雨橋正中式一條筆直的長廊,兩兩側為半腰欄桿,僑上鋪有厚木板(杉木板)作為來往行人跨溪交通道。
防盜監聽缸所在的住宅是明早期建築,原房主是當地首富之一,為防盜竊,在其廚房裡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徑六十厘米,深五十五厘米,缸口與地面持平,平時蓋上木板,並有一碗櫥遮掩,不易被人發現,需用時取掉木蓋板,可監聽到五十米外的腳步聲。據考證,該裝置為國內最早的監聽裝置。旅遊信息 自然景色 遠遠看去,高椅...
脫掉鞋子,你可以在遺蹟周圍一條地勢較高的木板路上漫步。朝聖者最看重的是一塊雕刻著佛祖誕生場景的砂岩,那可能是里普·馬拉國王在14世紀留下的,當時摩耶夫人被當做印度教天后而受到供奉。數世紀的風吹雨淋使這塊砂岩幾乎磨平了,但你還是能隱約辨出摩耶夫人在因陀羅和梵天的注視下,緊緊抓住婆羅樹枝生下佛祖的...
阿克布拉克草原位於黑英山鄉政府駐地以北,直線距離縣城60.9千米。山上終年積雪,山下雲杉疊翠,溝谷中牧草豐美。有羊圈20餘處,修建有多處木板房,放牧有牛、羊、馬、驢、駱駝等牲畜3萬餘頭(只)。卡普斯浪河石腳印 卡普斯浪河石腳印位於新疆拜城縣鐵熱克鎮境內,海拔1670米。在一橢圓形的深褐色火岩石上印...
2.火爐,形狀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圍用木板蓋好,四周用磚、石砌好,中間圍成正方形火塘,用來燒火做飯,周圍下層為空間,用以關雞、鴨。天冷時,主、客人都坐在火爐上,說笑、談論家事和休息。火爐上吊有一個不同形狀的木架,將種子、茶葉簍、草鞋等掛在上面。節日信仰 節日 萬溶江村苗族有自己的...
住屋為平房,有草頂、瓦頂、木板頂,內部結構多為三間式,正中設火塘三角架,另建畜欄。男女都穿麻布衣服,青布包頭。民國後期穿棉布者漸多;男女外披羊皮背心,女子穿麻布裙,也有改穿褲子的。節期禮俗特殊的是過年插松枝、開靈盒、祭祖,農曆二月八日土主廟會、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他留人過粑粑節,族群...
這個戲台在祁陽很有名氣,它風格優雅,結構複雜獨特,各種動物造型的襯手,或魚、或鰲、或獅、或龍、或麒麟,或托起台頂、或撐住台沿、或扶持棟樑,舞台幾根大柱頂天立地,戲台20多平方米,戲台兩側是演員化妝室和候場區,它們都是用杉木作的橫樑和杉木板鋪的樓面。這個古戲台是建國前後近百年上演古裝戲的地方...
溫布壕村是將軍堯鄉一個自然村,毗連水圪兔堯村,臘卜村,水光山色,花團錦簇,依山傍水,空氣好。村內企業:木器廠,木板廠,路面磚廠。主要農產品:大蔥,玉米,酸莓,番石榴,火龍果,苦瓜,大蒜,紫色包心菜,奇異果。村內資源:綠石,鎂鹽,銀,黑雲母,黑鎢礦。村里單位:溫布壕村廣播站,溫布壕村...
"千隻腳落地"房屋有木板房和竹篾笆房兩種,僳僳、怒族傳統的住宅建築,用粗竹或圓木為柱樑,用竹篾或木板為牆欄,用草排或木板(現基本上都採用石棉瓦)蓋房頂搭成樓房。樓房上層住人,下層養牲畜和放雜物。這種住宅建築在中國古書中稱為"乾欄式",日本學者稱為"高床式"。"千隻腳落地"房屋的建築特點,很好...
竹篾房又稱“千腳落地房”,建築時先在斜坡上豎立幾十根木樁,在木樁上面鋪蓋木板,四周圍以竹篾籬笆,上覆茅草或木板。屋內一般分為兩間,進門第一間為客室,屋中央設一大火塘,上面置鐵三角或3塊石頭,作為燒飯時的支撐,客至都是圍火塘而坐。第二間為男女臥室,一般不允許外人進入。若子女結婚,有的另蓋新房...
“千隻腳落地”房屋有木板房和竹篾笆房兩種,傈僳、怒族傳統的住宅建築,用粗竹或圓木為柱樑,用竹篾或木板為牆欄,用草排或木板蓋房頂搭成樓房。樓房上層住人,下層養牲畜和放雜物。這種住宅建築在中國古書中稱為“乾欄式”,日本學者稱為“高床式”。“千隻腳落地”房屋的建築特點,很好地適應了這裡橫斷山脈...
村民大都是來自湖南一帶,他們在順頭嶺村的職業都是開客棧。順頭嶺村的房子全建在古道兩旁,依著石板古道彎彎曲曲的,光滑的石板路既是巷道也是通衢。村裡的老房子都是鋪面格式的建築,每間房子的門面不寬,進深卻很深,當地人稱為“竹筒屋”,建這種房子主要是便於做生意。房子的大門全是木板做的,卸下門板就...
大橋頭、東埠社橋頭,都是木板橋面,現在古風朴朴,矍鑠猶存。石橋頭,原是白條石橋面;高橋頭,原是木板橋面,現在改建成混凝土橋面,它們今天還起著橋樑作用。凼頭橋頭,1971年拆掉。六路相通 長石路,是從洙泗里通往疊滘渡頭的路;茶基路,是從洙泗里口,經茶基坊側往文昌沙的路;雲梯路(青雲路),即江夏通...
與此同時,村里還發動村民到山上割酸棗枝,在村子四角壘成四個巨大的垛子,垛子之間則以酸棗枝編成的柵欄相連,將村莊緊緊包圍住。村內的院子、房屋和圍牆也都進行了改造。“衝著街口的院牆都留了射擊孔。牆內搭設上木板,上邊壘滿了裝滿石灰的砂盬子,類似於古代滾木壘石的作用。這些木板也把各家各戶都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