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第一古道驛站―――順頭嶺
順頭嶺位於廣東省清遠連州市大路邊鎮(原山塘鎮政府所在地),S114線貫通全村,距離湖南郴州臨武縣約40公里,距離廣東連州市區約60公里。學校有山塘中學和山塘中心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順頭嶺
- 地位:嶺南第一古道驛站
- 地址:廣東省清遠連州市大路邊鎮
- 學校:山塘中學和山塘中心國小
順頭嶺位置,古道,懷清亭,順頭嶺村,
順頭嶺位置
楚越雄關秦漢古道騎田嶺是五嶺山脈之一,漢晉以來又曾稱為:臘嶺、折嶺、黃岑嶺,桂陽嶺等名。在明嘉靖四十年的《廣東通志》上是這樣記載騎田嶺的“騎田……即黃岑山……是為楚越之關,與諸嶺相連,橫絕南北,氣候寒燠頃殊,……”騎田嶺不但是中原進入南越的關隘,而且還是中原與嶺南的分水嶺。海拔1500多米的高峰將嶺南嶺北截然分開,一過了騎田嶺連氣候冷暖立刻都不同了,可見騎田嶺在中國地理位置的顯要和險峻。順頭嶺就是位於騎田嶺南麓的一座大山。
古道
順頭嶺上有一條順著山勢蜿蜒逶迤的古道,古道寬約三米,在山岩上一級級開鑿出來,從山下到山上共有八千八百多級,這就是秦漢時期溝通五嶺南北的第一條古道。據史料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5年)派任囂、趙陀二尉分三路入嶺南。其中有一路就是“過騎嶺,下連江”直下番禺(廣州)。任囂的秦軍是順頭嶺古道的開山祖。後來趙陀遵照任囂的遺言,扼守“橫浦”、“陽山”、“湟溪”三關,自立為南越王。當年的“嶺南三關”除“橫浦關”外其餘兩關都在連州境內,“陽山關”就在順頭嶺。
東漢章帝時期(約公元76-82年),大司農鄭宏奉命將騎田嶺古道鋪設成了由嶺南通往京城的“康莊大道”。據史料載:“此路一開,中原之聲近矣,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順頭嶺古道正式成為了秦漢時期嶺南通往京城的第一要道。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反叛。漢武帝命伏波將軍路博德率十萬樓船水師,沿順頭嶺古道南下“出桂陽,下湟水”一舉平定了嶺南。
秦漢古道陡峭險峻,上山下嶺很艱難。唐朝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使時,走的也是這條古道。他帶著一家老小翻過騎田嶺後,不禁感嘆而歌:“桂陽嶺,下下復高高,人稀鳥獸駭,地遠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勞。”明清涼亭驛站客棧
當地人把騎田嶺上的這座大山叫作“順頭嶺”,是希望取個好兆頭,過往行人都能順順利利地登上山頭的意思。順頭嶺上有一個古老的村子就叫順頭嶺村,順頭嶺自古就是這條古道上的驛站。順頭嶺村前有座涼亭,涼亭始建於何時,難以考證,重修時間是清代乾隆年間。涼亭用厚厚的青石條砌約1.5米的基地。基地以上是加厚的磚牆。涼亭的兩個大門是用青石條架成的拱門,拱門上各有一塊題寫亭名的石匾額。北門的石匾上刻著“廣蔭亭”三個楷體大字。“廣蔭亭”亭名有二層含意:一是過了涼亭就是廣東,廣東會給商旅帶來“福蔭”;另一層意思是這座涼亭能“蔭庇”過往大眾。涼亭南門的石匾額上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意思是登上了這座涼亭就如登上了天界之門,也告訴行人,到了涼亭就已經登上了山頂。
懷清亭
順頭嶺的半山腰還有一座涼亭,叫“懷清亭”,懷清亭內的碑文記載著建亭的歷史。這座涼亭始建於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修於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涼亭為木石結構,四面牆和門楣全部都是用青石條砌成,瓦瓴上也壓著青石條,石頭上雕刻著寶葫蘆裝飾,整座涼亭既美觀又堅固,歷經數百年,至今還非常完好。涼亭內四周擺放著大塊的青石方條,石方條已被行人坐得光滑如鏡,石亭內的南北大門旁還擺兩個蓄水槽。古時候涼亭有專司桃水的水工,水工每天將石槽注滿清水,供行人和騾馬飲用。
順頭嶺村
順頭嶺村始建於何時已無從考證。村民大都是來自湖南一帶,他們在順頭嶺村的職業都是開客棧。順頭嶺村的房子全建在古道兩旁,依著石板古道彎彎曲曲的,光滑的石板路既是巷道也是通衢。村裡的老房子都是鋪面格式的建築,每間房子的門面不寬,進深卻很深,當地人稱為“竹筒屋”,建這種房子主要是便於做生意。房子的大門全是木板做的,卸下門板就成了鋪面,門板還可以做櫃檯用,鋪面後面的房子才是客人吃飯住宿的地方。據說,三十年代初,順頭嶺客棧還確實“火”了一陣子。那時街道兩旁的青石條上坐滿歇腳的客商,道中間走著絡繹不絕的挑夫,村里幾十傢伙鋪全部“爆棚”,連主人家的床位也要讓出來給客商住。
隨著時代的變遷,順頭嶺這段石板古已淹沒在萋萋芳草之中。順頭嶺村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只有雄踞于山巔的“南天門”涼亭,仍然靜靜地向世人顯示當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