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木屋村

錦江木屋村

錦江木屋村,因此村靠近錦江,得名為錦江村,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漫江鎮西北約5千米處錦江西岸的密林中,村域面積5平方千米。

錦江村村落形態成帶狀分布,坐北朝南,村內只有一條主要道路,直通村南的蛤蟆灣。地形獨特一面坡,四面環樹南北一條街道,南面有一條錦江河。木屋格局屬民居平房,約有五十多棟。整體房屋全是用圓木構建,只是用鋸、鎊、斧簡單修理,壘垛形成,木牆、木瓦、木煙筒,所以形成獨特的木屋木質風貌。有長白山、錦江大峽谷、天池等景觀。

2013年,錦江木屋村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26日,錦江木屋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錦江木屋村
  • 村落屬性:自然村
  • 所屬政區: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
  • 村域面積:5平方千米
  • 形成年代:清代
  • 主要產業:種植業、山林採摘業
  • 保護級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 批准時間:2013年8月26日
村落歷史,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村落格局,空間布局,建築特色,經濟社會,人口,經濟,主要景點,長白山,錦江大峽谷,天池,炭窯,歷史文化,地名由來,傳統民俗,非遺項目,物產美食,物產,美食,榮譽稱號,旅遊信息,

村落歷史

康熙十六年(1677年),由武默訥護衛兵和獵戶始建。
清朝末期,長白山解禁,關內流民進入長白山區,有部分在此落戶。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侵占東北,實行並屯管理政策,把周邊幾個村屯併到此處,形成了錦江漏精立重木屋村落的聚居雛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建國初期,一些山東移民流入,他們“入鄉隨俗”,延用當地傳統的建築樣式和建築技藝,形成了現在地域性文化傳承與延續的錦江木屋村落。
1956年,孤頂子成立合作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孤頂子成為管理區。
1963年,孤頂子為生產大隊,設兩個生產小隊。
“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立四新,因此村靠近錦江,所以將孤頂子改名為錦江村。
1982年,合併為一個生產隊。
2003年,撤鄉並鎮,錦江村合併到漫江村稱錦江碑灑刪社。
2012年10月,歸漫江鎮政府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錦江木屋村位於漫江鎮西北約5千米處錦江西岸的密林中,距環長白山旅遊公路和S302省道約0.8千米,村域面積5平方千米。
長白山錦江木屋村民宿

地形地貌

地埋遙屑形地貌特徵為山地丘陵,海拔845~890米。

村落格局

空間布局

錦江村坐落在長白山腹地,錦江流經到此匯入松花江,整個村莊依山傍水。錦江村村落形局永旬態成帶狀分布,坐北朝南,村內只有一條主要道路,直通村南的蛤蟆灣。地形獨特一面坡,四面環樹南北一條街道,南面有一條錦江河。北是長撫—級公路和通往長白山、大峽谷的公路。木屋格局屬民居平房,約有五十多棟。整體房屋全是用圓木構建,只是用鋸、鎊、斧簡單修理,壘垛形成,木牆、木瓦、木煙筒,所以形成獨特的木屋木質風貌。
錦江木屋村
晉江木屋村空間位置

建築特色

木屋選用的建築材料全部是山林中的木材,建造方法是根據建造的房屋大小,將原木兩端鑿刻成凹槽,然後相互咬合疊摞在一起,搭成房屋四壁的“木牆”,再將松木鋸成“木段”,加工成“木板瓦”,也叫“苫房板”,覆蓋於房頂擋雨,再用一根完整倒木掏空成筒狀立在屋外做煙囪。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1年11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錦江木屋村有戶籍人口284人。

經濟

據2021年11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錦江木屋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山林採摘業,村集體年收入1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600元。

主要景點

長白山

長白山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地處吉林省東南部,位鄰中國與朝鮮邊界。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積雪而得名,長白山區域總面積19.64萬公頃,核心區7.58萬公頃,長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鮮境內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最高峰白雲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北的最高峰。
錦江木屋村
長白山

錦江大峽谷

錦江大峽谷,又稱長白山大峽谷,位於長白山西景區。以前是緊張的“緊”,滿語譯為水流湍急之意,後來改為錦繡乃愚中華的“錦”。它距天池20千米處,是由於火山噴發時火山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沖刷而成的,這條峽谷還在變化和擴大之中。它由南錦江峽谷和北錦江峽谷最後匯成一條峽谷。總長度70千米,在衛星上看呈“人”字形。最深處達100米,平均深度80米,寬度200~300米,被譽為“中國的克羅拉多”、“中國的熔岩盆景”。
錦江木屋村
錦江大峽谷

天池

長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中國最大、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湖。
錦江木屋村
天池

炭窯

炭窯建造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以泥土和磚為材料混合砌成的。炭化室長4米,闊3米,高1.8米,為了保溫,四周填以厚厚的泥土,外再圍以石駁。頂築成圓穹狀。木屋村炭窯是七窯連在一起,提高效率,已經廢棄。
錦江木屋村
炭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錦江村原名“孤頂子”,因孤頂子村後有一個孤立的山頂,所以取名“孤頂子”村。“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立四新,墊霸頌鴉因此村靠近錦江,所以將孤頂子改名為錦江村。

傳統民俗

東北的節日大多由中原傳習過來,但受東北特殊氣候的影響,會根據生產時間對歲時節慶活動做了調整,遇到農忙季節的節日就淡化一些,而農閒時則節日氣氛會濃重些。
春節:時間上,從臘八開始就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正如民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家殺豬都要請親朋好友來家,設宴款待。各家包餃子、蒸饅頭、炸酥角,忙著過年的準備,親戚鄰居相互幫忙,進而溝通信息,增進友情親情。當然,過春節,還有很多延續中原的習俗,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鴉才凝守歲、放鞭炮、祭祖等活動。
秧歌:“秧歌”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
修房節:在每年的五六月間,長白山的雨季來臨之前,村民對房屋要進行修繕,主要內容是抹牆和串瓦。修房串瓦是一種集體勞動,不論修那家的房子都要大家一起來忙活,俗稱“落忙”。修房串瓦,要有人剁草、插泥、上泥、上瓦。修房節的時候,主人會將“串”下來的瓦贈送給客人,這種老瓦作為森林和木屋的符號,帶著久遠歲月的滄桑感,讓人們懷著深深的敬意去收藏。
祭灶:又名辭灶或送灶,是一項在民間流傳極廣的民俗活動,一般在小年這天的黃昏舉行,以麻糖、糖瓜、餃子等飲食做貢品,祈求灶君保佑全家的平安。儀式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餵牲口的草料。送灶君時,尚有乞丐數名習俗,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祭拜山神:每年放山之前,都由村裡的年長老人選黃道吉日,有老把頭帶領村民設壇,擺上酒肉祭拜山神,以求山神保佑,放山能有好的收穫。在長白山地區,祭拜山神是比過年還要盛大和隆重的,因為山是村民生存之本。
結婚風俗:
擇正日:結婚當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選擇,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則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當天準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親朋好友。
迎親:新郎來接親的人也必須是單數,因為娶回老婆就湊成了雙數,而人數最好是控制在十幾人,當中必須有一對小男娃小女娃。
離娘肉:新郎迎親時需要帶上裡脊肉給丈母娘吃,寓意為“離娘肉”,還要帶上紅線捆著的大蔥(寓意生活充實)和“聚寶盆”(其實就是一個裝滿生活用品的紅臉盆)。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張新被子上,俗稱“坐福”。進了新房,新娘就要開始吃花生和紅棗寓意著早生貴子。而新房內的所有箱子和柜子都會堆上硬幣,寓意著富貴。
喪葬風俗:
停靈:一般人家老人死後,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屍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要頭朝西,腳朝東。死者的嘴裡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
出殯:出殯的時候,長子手舉“靈頭幡”,走在靈車前頭。靈車後,其他子女們打著“銘旌”,就是細長的布條,像旗幟一樣,結在一根長棍上。布條的周圍鑲著狼牙邊。
剪紙錢:找幾個善盤腿的老太太,,各執一把小剪,上炕剪紙錢,燒給逝者。
摔盆:給逝者燒的紙,都要放在一個花盆裡,出靈前,孝子們跪成一排,長子則高高舉起那個盆,一下子摔下去。
喪葬:棺材不能白茬,要著色,一般是紅土色。兩邊棺材幫,要畫上山水花紋、雲子捲兒,俗稱“韃子荷包棺材”。棺材頭要畫雲子捲兒和仙鶴等,也有的畫上各種花卉,俗稱“花頭棺材”。棺材頭的橫批,一般是“駕鶴西去”。棺材後頭,要畫上蓮花,叫做“腳踩蓮花上西天”。
東北的剪紙多受滿族文化影響,是依附於滿族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在藝術上具有自己特定語言和風格的剪紙藝術,這是一種承載著長白山一帶燦爛而厚重文化的民間藝術,它記錄了自然風貌、生產習俗、節令習俗、婚喪習俗及民間傳說。經過數百年發展,滿族民間剪紙已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民間藝術。
嘎拉哈的滿文音譯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漢文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稱距骨,接近四方形,奇蹄和偶蹄動物都有。一般遊戲時只玩四個比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對各個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針/支”,“輪/背/拐”,“殼/坑”,“肚”。在古代,嘎拉哈成為鮮卑、契丹、女真、蒙古軍事戰術上模擬演習的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類別不同、顏色不同,以不同的種類代表不同軍事名類,通常是山、林、河、泡,布兵設陣,士兵頭領,包抄堵截,兵器隊別等用嘎拉哈來代表,成為戰局中沙盤的棋子。嘎啦哈遊戲開始流行,是因為農村有講究是正月里姑娘不許動針線,而正月里的姑娘也不適合外面活動,因此姑娘們就時興起了這在屋裡炕上玩的嘎啦哈遊戲。

非遺項目

薩滿舞是一種滿族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儀式。現在"跳大神"大多數是封建迷信活動,也有流傳下來的民族藝術,如"薩滿舞"等。滿族稱薩滿舞為"跳家神"或"燒旗香",表演時,薩滿腰間繫著長鈴,手持抓鼓或單鼓,在擊鼓擺鈴聲中,請各路神靈。請來神靈後(俗稱"神附體"),即模擬所請之神的特徵,作為各路神靈的表演。比如:請來"鷹神",要擬鷹飛舞,啄食供品;請來"虎神",要竄跳、撲抓;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氣氛中舞耍點燃的香火,這就表示已請來"金蒼之神"。蒙古族稱薩滿舞為"博"、"博舞"。薩滿的神帽上有鷹的飾物,身穿帶有飄帶的裙,腰裡繫著9面銅鏡,用以顯示其的神威、法力。表演的時候,法器用單面鼓,一名薩滿為主,另外兩名薩滿為他擊鼓伴奏。舞蹈多是模仿鳥獸與各種精靈的動作,最後表演"耍鼓旋轉"。這就是"薩滿舞",俗稱"跳大神""搬桿子"。

物產美食

物產

豆腐製作:當年的新黃豆經過一天一夜的浸泡,其皮殼軟化,肉質飽滿,富含水份,這個為粉碎磨漿做好了準備。粉碎磨漿的工具用的是傳統手工推攆的石磨,推出的豆渣也是製作豆渣餅的好材料。之後用鹽滷倒入漿缸攪拌,液態的豆漿漸漸變稠,形成塊狀。最後用紗布鋪好豆腐箱,將鹵化的豆漿舀入,鋪上木板,給豆腐定型。
燎煙囪:選擇空心樹作為材料,用古老的製作木煙囪的手法“燎”煙囪,把柴火塞進木頭的木洞中,點燃,催煙又叫“趕火”,使火進入木頭空心內,燒寬樹洞。

美食

汆白肉:把五花肉切成薄片。酸菜切成細絲洗淨。冬粉泡透後準備好。炒勺內放入鮮湯,燒開後把肉片、酸菜、粉條放入湯內,開鍋後移在小火上,撇淨浮沫,加上精鹽、味素,花椒水燉至成熟。成熟後調入少許的白醋、胡椒粉盛入湯骷子中,點綴香菜、香油即可成菜。因為酸菜醃製存入缸內可以長期保存,所以在交通不便山區,更是食物短缺的冬季,酸菜成了東北人家飯桌上最為常見的佳肴。
白菜豬肉燉粉條:五花肉洗淨用刀子刮淨肉皮,切大塊。大白菜洗淨切塊,土豆粉條提前用溫水泡軟,五花肉涼水下鍋,燒開,焯水祛除血末,撈出待用。鍋中做開水加入蔥姜蒜、八角、茴香、花椒、燒開。燒開後放入五花肉,大火燒開,烹入紹酒。燒開後蓋蓋,待湯汁變白。加入醬油鹽、白糖調味。撈去蔥姜蒜,待五花肉入味,撈出一些肉。放入粉條子燉數分鐘。再加入切好的白菜燉。放入撈出的肉攪拌將豬肉,粉條、白菜在鍋中拌勻即可裝碗出鍋。
小雞燉蘑菇:燉雞的蘑菇最好選用野生的榛蘑,細桿小薄傘的那種,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
玉米面餅子:先將玉米面用滾開的熱水燙過,再加入黃豆面和白面,活成很軟的麵團,用水把手沾濕,多揣幾下面,使麵團有粘性,這樣出來的餅子不容易散。平底鍋燒熱,刷少許油,拿一小塊麵團,放在手裡,滾圓,再拍成餅子,放入鍋內。蓋上鍋蓋,中火煎制數分鐘即可。
黏豆包:黏豆包是一種滿族食品,滿族人傳統上喜歡黏性的食品。目前仍是東北地區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天然冰櫃)中保存過冬。製作方法是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搗成豆沙醬,放入細砂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用揉好的黃米麵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波羅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鐘,即可出鍋。吃的時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榮譽稱號

2004年,在吉林省第三次長白山文化研討會上,錦江木屋被定為“長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
2006年,錦江村木屋群被列為縣級傳統民居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2008年,錦江村木屋群被白山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錦江木屋村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26日,錦江木屋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旅遊信息

長春→長營高速→營城子收費站→103省道→302省道→撫松→302省道→錦江木屋村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1年11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錦江木屋村有戶籍人口284人。

經濟

據2021年11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錦江木屋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山林採摘業,村集體年收入1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600元。

主要景點

長白山

長白山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地處吉林省東南部,位鄰中國與朝鮮邊界。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和積雪而得名,長白山區域總面積19.64萬公頃,核心區7.58萬公頃,長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鮮境內的將軍峰,海拔2749米。中國境內最高峰白雲峰,海拔2691米,是中國東北的最高峰。
錦江木屋村
長白山

錦江大峽谷

錦江大峽谷,又稱長白山大峽谷,位於長白山西景區。以前是緊張的“緊”,滿語譯為水流湍急之意,後來改為錦繡中華的“錦”。它距天池20千米處,是由於火山噴發時火山熔岩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和雨水沖刷而成的,這條峽谷還在變化和擴大之中。它由南錦江峽谷和北錦江峽谷最後匯成一條峽谷。總長度70千米,在衛星上看呈“人”字形。最深處達100米,平均深度80米,寬度200~300米,被譽為“中國的克羅拉多”、“中國的熔岩盆景”。
錦江木屋村
錦江大峽谷

天池

長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中國最大、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湖。
錦江木屋村
天池

炭窯

炭窯建造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以泥土和磚為材料混合砌成的。炭化室長4米,闊3米,高1.8米,為了保溫,四周填以厚厚的泥土,外再圍以石駁。頂築成圓穹狀。木屋村炭窯是七窯連在一起,提高效率,已經廢棄。
錦江木屋村
炭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錦江村原名“孤頂子”,因孤頂子村後有一個孤立的山頂,所以取名“孤頂子”村。“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立四新,因此村靠近錦江,所以將孤頂子改名為錦江村。

傳統民俗

東北的節日大多由中原傳習過來,但受東北特殊氣候的影響,會根據生產時間對歲時節慶活動做了調整,遇到農忙季節的節日就淡化一些,而農閒時則節日氣氛會濃重些。
春節:時間上,從臘八開始就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正如民謠:“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家殺豬都要請親朋好友來家,設宴款待。各家包餃子、蒸饅頭、炸酥角,忙著過年的準備,親戚鄰居相互幫忙,進而溝通信息,增進友情親情。當然,過春節,還有很多延續中原的習俗,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守歲、放鞭炮、祭祖等活動。
秧歌:“秧歌”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
修房節:在每年的五六月間,長白山的雨季來臨之前,村民對房屋要進行修繕,主要內容是抹牆和串瓦。修房串瓦是一種集體勞動,不論修那家的房子都要大家一起來忙活,俗稱“落忙”。修房串瓦,要有人剁草、插泥、上泥、上瓦。修房節的時候,主人會將“串”下來的瓦贈送給客人,這種老瓦作為森林和木屋的符號,帶著久遠歲月的滄桑感,讓人們懷著深深的敬意去收藏。
祭灶:又名辭灶或送灶,是一項在民間流傳極廣的民俗活動,一般在小年這天的黃昏舉行,以麻糖、糖瓜、餃子等飲食做貢品,祈求灶君保佑全家的平安。儀式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餵牲口的草料。送灶君時,尚有乞丐數名習俗,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祭拜山神:每年放山之前,都由村裡的年長老人選黃道吉日,有老把頭帶領村民設壇,擺上酒肉祭拜山神,以求山神保佑,放山能有好的收穫。在長白山地區,祭拜山神是比過年還要盛大和隆重的,因為山是村民生存之本。
結婚風俗:
擇正日:結婚當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選擇,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則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當天準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親朋好友。
迎親:新郎來接親的人也必須是單數,因為娶回老婆就湊成了雙數,而人數最好是控制在十幾人,當中必須有一對小男娃小女娃。
離娘肉:新郎迎親時需要帶上裡脊肉給丈母娘吃,寓意為“離娘肉”,還要帶上紅線捆著的大蔥(寓意生活充實)和“聚寶盆”(其實就是一個裝滿生活用品的紅臉盆)。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張新被子上,俗稱“坐福”。進了新房,新娘就要開始吃花生和紅棗寓意著早生貴子。而新房內的所有箱子和柜子都會堆上硬幣,寓意著富貴。
喪葬風俗:
停靈:一般人家老人死後,要順炕放三塊木頭,俗稱“停屍排子”,把死人放在上邊。要頭朝西,腳朝東。死者的嘴裡要放一個銅大錢,或者硬幣,叫“含殮”。
出殯:出殯的時候,長子手舉“靈頭幡”,走在靈車前頭。靈車後,其他子女們打著“銘旌”,就是細長的布條,像旗幟一樣,結在一根長棍上。布條的周圍鑲著狼牙邊。
剪紙錢:找幾個善盤腿的老太太,,各執一把小剪,上炕剪紙錢,燒給逝者。
摔盆:給逝者燒的紙,都要放在一個花盆裡,出靈前,孝子們跪成一排,長子則高高舉起那個盆,一下子摔下去。
喪葬:棺材不能白茬,要著色,一般是紅土色。兩邊棺材幫,要畫上山水花紋、雲子捲兒,俗稱“韃子荷包棺材”。棺材頭要畫雲子捲兒和仙鶴等,也有的畫上各種花卉,俗稱“花頭棺材”。棺材頭的橫批,一般是“駕鶴西去”。棺材後頭,要畫上蓮花,叫做“腳踩蓮花上西天”。
東北的剪紙多受滿族文化影響,是依附於滿族民間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在藝術上具有自己特定語言和風格的剪紙藝術,這是一種承載著長白山一帶燦爛而厚重文化的民間藝術,它記錄了自然風貌、生產習俗、節令習俗、婚喪習俗及民間傳說。經過數百年發展,滿族民間剪紙已成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民間藝術。
嘎拉哈的滿文音譯是gachuha,在清代的正式漢文寫法是“背式骨”,原指獸類後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塊獨立骨頭稱距骨,接近四方形,奇蹄和偶蹄動物都有。一般遊戲時只玩四個比較大的面。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對各個面的叫法不同,有“珍/針/支”,“輪/背/拐”,“殼/坑”,“肚”。在古代,嘎拉哈成為鮮卑、契丹、女真、蒙古軍事戰術上模擬演習的棋子。嘎拉哈大小不同、類別不同、顏色不同,以不同的種類代表不同軍事名類,通常是山、林、河、泡,布兵設陣,士兵頭領,包抄堵截,兵器隊別等用嘎拉哈來代表,成為戰局中沙盤的棋子。嘎啦哈遊戲開始流行,是因為農村有講究是正月里姑娘不許動針線,而正月里的姑娘也不適合外面活動,因此姑娘們就時興起了這在屋裡炕上玩的嘎啦哈遊戲。

非遺項目

薩滿舞是一種滿族流傳下來的民間活動儀式。現在"跳大神"大多數是封建迷信活動,也有流傳下來的民族藝術,如"薩滿舞"等。滿族稱薩滿舞為"跳家神"或"燒旗香",表演時,薩滿腰間繫著長鈴,手持抓鼓或單鼓,在擊鼓擺鈴聲中,請各路神靈。請來神靈後(俗稱"神附體"),即模擬所請之神的特徵,作為各路神靈的表演。比如:請來"鷹神",要擬鷹飛舞,啄食供品;請來"虎神",要竄跳、撲抓;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氣氛中舞耍點燃的香火,這就表示已請來"金蒼之神"。蒙古族稱薩滿舞為"博"、"博舞"。薩滿的神帽上有鷹的飾物,身穿帶有飄帶的裙,腰裡繫著9面銅鏡,用以顯示其的神威、法力。表演的時候,法器用單面鼓,一名薩滿為主,另外兩名薩滿為他擊鼓伴奏。舞蹈多是模仿鳥獸與各種精靈的動作,最後表演"耍鼓旋轉"。這就是"薩滿舞",俗稱"跳大神""搬桿子"。

物產美食

物產

豆腐製作:當年的新黃豆經過一天一夜的浸泡,其皮殼軟化,肉質飽滿,富含水份,這個為粉碎磨漿做好了準備。粉碎磨漿的工具用的是傳統手工推攆的石磨,推出的豆渣也是製作豆渣餅的好材料。之後用鹽滷倒入漿缸攪拌,液態的豆漿漸漸變稠,形成塊狀。最後用紗布鋪好豆腐箱,將鹵化的豆漿舀入,鋪上木板,給豆腐定型。
燎煙囪:選擇空心樹作為材料,用古老的製作木煙囪的手法“燎”煙囪,把柴火塞進木頭的木洞中,點燃,催煙又叫“趕火”,使火進入木頭空心內,燒寬樹洞。

美食

汆白肉:把五花肉切成薄片。酸菜切成細絲洗淨。冬粉泡透後準備好。炒勺內放入鮮湯,燒開後把肉片、酸菜、粉條放入湯內,開鍋後移在小火上,撇淨浮沫,加上精鹽、味素,花椒水燉至成熟。成熟後調入少許的白醋、胡椒粉盛入湯骷子中,點綴香菜、香油即可成菜。因為酸菜醃製存入缸內可以長期保存,所以在交通不便山區,更是食物短缺的冬季,酸菜成了東北人家飯桌上最為常見的佳肴。
白菜豬肉燉粉條:五花肉洗淨用刀子刮淨肉皮,切大塊。大白菜洗淨切塊,土豆粉條提前用溫水泡軟,五花肉涼水下鍋,燒開,焯水祛除血末,撈出待用。鍋中做開水加入蔥姜蒜、八角、茴香、花椒、燒開。燒開後放入五花肉,大火燒開,烹入紹酒。燒開後蓋蓋,待湯汁變白。加入醬油鹽、白糖調味。撈去蔥姜蒜,待五花肉入味,撈出一些肉。放入粉條子燉數分鐘。再加入切好的白菜燉。放入撈出的肉攪拌將豬肉,粉條、白菜在鍋中拌勻即可裝碗出鍋。
小雞燉蘑菇:燉雞的蘑菇最好選用野生的榛蘑,細桿小薄傘的那種,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
玉米面餅子:先將玉米面用滾開的熱水燙過,再加入黃豆面和白面,活成很軟的麵團,用水把手沾濕,多揣幾下面,使麵團有粘性,這樣出來的餅子不容易散。平底鍋燒熱,刷少許油,拿一小塊麵團,放在手裡,滾圓,再拍成餅子,放入鍋內。蓋上鍋蓋,中火煎制數分鐘即可。
黏豆包:黏豆包是一種滿族食品,滿族人傳統上喜歡黏性的食品。目前仍是東北地區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黏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天然冰櫃)中保存過冬。製作方法是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搗成豆沙醬,放入細砂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用揉好的黃米麵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波羅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蒸二十分鐘,即可出鍋。吃的時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圓餅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榮譽稱號

2004年,在吉林省第三次長白山文化研討會上,錦江木屋被定為“長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
2006年,錦江村木屋群被列為縣級傳統民居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2008年,錦江村木屋群被白山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錦江木屋村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26日,錦江木屋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旅遊信息

長春→長營高速→營城子收費站→103省道→302省道→撫松→302省道→錦江木屋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