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辨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轉歸預後,預防調護,臨證備要,文獻摘要,醫案選讀,
名詞解釋
鼓脹是指腹部脹大如鼓的一類病證,臨床以腹大脹滿,繃急如鼓,皮色蒼黃,脈絡顯露為特徵,故名鼓脹。
歷史沿革
1、鼓脹病名最早見於《內經》。有關本病的病因病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是“濁氣在上”。
2、《金匱要略》之肝水、脾水、腎水,均以腹大脹滿為主要表現,亦與鼓脹類似。
3、 《諸病源候論》認為本病發病與感受“水毒”有關,將“水毒氣結於內,令腹漸大,動搖有聲”者,稱為“水蠱”,並提出鼓脹的病機是“經絡否澀,水氣停聚,在於腹內”。
4、《丹溪心法》指出:“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郁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
5、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說:“在病名有鼓脹與蠱脹之殊。鼓脹者,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也。蠱脹者,中實有物,腹形充大,非蟲即血也。”
6、 明·戴思恭稱本病為“蠱脹”、“膨脖”、“蜘蛛蠱”。
7、《證治要訣》日:“蓋蠱與鼓同,以言其急實如鼓……俗稱之為膨脖,又謂之蜘蛛病”。
8、張景岳將鼓脹又稱為“單腹脹”,他認為鼓脹的形成,與情志、勞欲、飲食等有關,指出“少年縱酒無節,多成水鼓”,並提出“治脹當辨虛實”。
9、李梃提出本病的治療法則,《醫學入門》說:“凡脹初起是氣,久則成水……治脹必補中行濕,兼以消積,更斷鹽醬”。
10、 喻嘉言《醫門法律》認識到症積日久可致鼓脹,“凡有症瘕、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
11、 清·唐容川《血證論》認為“血臌”的發病與接觸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關。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類似西醫學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蟲病、膽汁性、營養不良性等多種原因導致的肝硬化腹水。至於其他疾病出現的腹水,如結核性腹膜炎腹水、絲蟲病乳糜性腹水、腹腔內晚期惡性腫瘤、慢性縮窄性心包炎、腎病綜合徵等,符合臌脹特徵者,亦可參照本節內容辯證論治,同時結合病情辨病處理。
病因
1、酒食不節 如嗜酒過度,或恣食肥甘厚味。釀濕生熱,蘊聚中焦,清濁相混,壅阻氣機,水谷精微失於輸布,濕濁內聚,遂成鼓脹。
2、 情志刺激 憂思郁怒,傷及肝脾。肝失疏泄,氣機壅滯,日久由氣及血,絡脈瘀阻。肝氣橫逆,克伐脾胃,脾運失健,則水濕內停,氣、血、水壅結而成鼓脹。
3、蟲毒感染 多因血吸蟲感染,蟲毒阻塞經隧,脈道不通,久延失治,肝脾兩傷,形成症積,氣滯絡阻,清濁相混,水液停聚,遂成鼓脹。
4、病後續發 凡因它病損傷肝脾,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者,均有續發鼓脹的可能。如黃疸日久,濕邪蘊阻,肝脾受損,氣滯血瘀,或症積不愈,氣滯血結,脈絡壅塞,正氣耗傷,痰瘀留著,水濕不化;或久瀉久痢,氣陰耗傷,肝脾受損,生化乏源,氣血滯澀,水濕停留等,均可形成鼓脹。
病機
鼓脹的病位主要在於肝脾,久則及腎。基本病機為肝脾腎受損,氣滯、血瘀、水停腹中。病理性質屬本虛標實。病理因素為氣滯、血瘀、水濕,水液停留不去,腹部日益脹大成鼓脹。病理演變:初起,肝脾先傷,氣滯濕阻,此時以實為主;進而濕濁內蘊中焦,既可郁而化熱,而致水熱蘊結,亦可因濕從寒化,出現水濕困脾之候;久則氣血凝滯,隧道壅塞,瘀結水留更甚。肝脾日虛,病延及腎,腎火虛衰,不但無力溫助脾陽,蒸化水濕,且開合失司,氣化不利,而致陽虛水盛;若陽傷及陰,或濕熱內盛,濕聚熱郁,熱耗陰津,則肝腎之陰虧虛,腎陰既損,陽無以化,則水津失布,陽虛水停,故後期以虛為主。
診斷依據
1、初起脘腹作脹,食後尤甚。繼而腹部脹滿如鼓,重者腹壁青筋顯露,臍孔突起。
2、常伴乏力、納差、尿少及齒衄、鼻衄、皮膚紫斑等出血現象,可見面色萎黃、黃疸、手掌殷紅、面頸胸部紅絲赤縷、血痣及蟹爪紋。
3、本病常有酒食不節、情志內傷、蟲毒感染或黃疸、脅痛、症積等病史。
病證鑑別
1、鼓脹與水腫
鼓脹主要為肝、脾、腎受損,氣血水互結於腹中。以腹部脹大為主,四肢腫不甚明顯。晚期方伴肢體浮腫,每兼見面色青晦,頸部有血痣赤縷,脅下症積堅硬,腹皮青筋顯露等。
水腫主要為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濕泛溢肌膚。其浮腫多從眼瞼開始,繼則延及頭面及肢體。或下肢先腫,後及全身,每見面色晄白、腰酸倦怠等,水腫較甚者亦可伴見腹水。
2、氣鼓、水鼓、血鼓
腹部膨隆,噯氣或矢氣則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為氣鼓,多屬於肝鬱氣滯;
腹部脹滿膨大,或狀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腫,是為水鼓,多屬於陽氣不振,水濕內停;脘腹堅滿,青筋暴露,腹內積塊痛如針刺,面部赤絲血縷,是為血鼓,多屬於肝脾血瘀水停。臨床上氣、血、水三者常相兼為患,但各有側重,掌握上述特點,有助於辯證。
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
鼓脹為腹內積水,可用超音波探測腹水,了解腹水量。腹腔穿刺液檢查有助於區分漏出液和滲出液。腹水的惡性腫瘤細胞學檢查、細胞培養、結合桿菌豚鼠接種酶、化學物質測定,均為輔助診斷手段。鼓脹與西醫學肝硬化失代償期關係最為密切,常由病毒肝炎所致,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關指標可顯示感染依據。血吸蟲性肝硬化患者糞檢可見蟲卵或卵化有毛蚴,皮內試驗,環卵沉澱反應、血清學檢查等可做為血吸蟲感染依據。肝功能、B超、CT、MRI、腹腔鏡、肝臟穿刺等檢查有助於腹水原因的鑑別。消化道鋇餐造影可顯示門靜脈高壓所致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情況。
辨證要點
本病多屬本虛標實之證。臨床首先應辨其虛實標本的主次,標實者當辨氣滯、血瘀、水濕的偏盛,本虛者當辨陰虛與陽虛的不同。
治療原則(要點)
標實為主者,當根據氣、血、水的偏盛,分別採用行氣、活血、祛濕利水或暫用攻逐之法,同時配以疏肝健脾;本虛為主者,當根據陰陽的不同,分別採取溫補脾腎或滋養肝腎法,同時配合行氣活血利水。由於本病總屬本虛標實錯雜,故治當攻補兼施,補虛不忘實,泄實不忘虛。
症治分類
證名:氣滯濕阻證
症狀:腹脹按之不堅,脅下脹滿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後脹甚,得噯氣、矢氣稍減,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膩,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運脾利濕。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加減。
常用中藥:柴胡、香附、鬱金、青皮、川芎、白芍、蒼朮、厚朴、陳皮、茯苓、豬苓。
加減:胸脘痞悶,腹脹,噫氣為快,氣滯偏甚者,可酌加佛手、沉香、木香調暢氣機;如尿少,腹脹,苔膩者,加砂仁、大腹皮、澤瀉、車前子以加強運脾利濕作用;若神倦,便溏,舌質淡者,宜酌加黨參、附片、乾薑、川椒以溫陽益氣,健脾化濕;如兼脅下刺痛,舌紫,脈澀者,可加延胡索、莪術、丹參等活血化瘀藥物。
證名:水濕困脾證
症狀: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甚則顏面微浮,下肢浮腫,脘腹痞脹,得熱則舒,精神睏倦,怯寒懶動,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膩,脈緩。
治法:溫中健脾,行氣利水。
代表方:實脾飲加減。
常用中藥:白朮、蒼朮、附子、乾薑、厚朴、木香、草果、陳皮、連皮、茯苓、澤瀉。
加減:浮腫較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豬苓、車前子溫陽化氣,利水消腫;如兼胸悶咳喘,可加葶藶子、蘇子、半夏等瀉肺行水,止咳平喘;如脅腹痛脹,可加鬱金、香附、青皮、砂仁等理氣和絡;如脘悶納呆,神疲,便溏,下肢浮腫,可加黨參、黃芪、山藥、澤瀉等健脾益氣利水。
證名:水熱蘊結證
症狀:腹大堅滿,脘腹脹急,煩熱口苦,渴不欲飲,或有面目皮膚發黃,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或溏垢,舌邊尖紅,苔黃膩或兼灰黑,脈象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攻下逐水。
代表方: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加減。
常用中藥:茵陳、金錢草、山梔、黃柏、蒼朮、厚朴、砂仁、大黃、豬苓、澤瀉、車前子、滑石。
加減:熱勢較重,常加連翹、龍膽草、半邊蓮清熱解毒;小便赤澀不利者,加陳葫蘆、蟋蟀粉(另吞服)行水利竅;如腹部脹急殊甚,大便乾結,可用舟車丸行氣逐水,但其作用峻烈,不可過用。
證名:瘀結水留證
症狀:脘腹堅滿,青筋顯露,脅下癥結痛如針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見赤絲血縷,面頸胸臂出現血痣或蟹爪紋,口乾不欲飲水,或見大便色黑,舌質紫黯,或有紫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利水。
代表方:調營飲加減。
常用中藥:當歸、赤芍、桃仁、三棱、莪術、鱉甲、大腹皮、馬鞭草、益母草、澤蘭、澤瀉、赤茯苓。
加減:脅下症積腫大明顯,可選加穿山甲、地鰵蟲、牡蠣,或配合鱉甲煎丸內服,以化瘀消症;如病久體虛,氣血不足,或攻逐之後,正氣受損,宜用八珍湯或人參養營丸等補養氣血;如大便色黑,可加參三七、茜草、側柏葉等化瘀止血;如病勢惡化,大量吐血、下血,或出現神志昏迷等危象,當辨陰陽之衰脫而急救之。
證名:陽虛水盛證
症狀:腹大脹滿,形似蛙腹,朝寬暮急,面色蒼黃,或呈晄白,脘悶納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腫,小便短少不利,舌體胖、質紫、苔淡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脾腎,化氣利水。
代表方:附子理苓湯或濟生腎氣丸加減。
常用中藥:附子、乾薑、人參、白朮、鹿角片、葫蘆巴、茯苓、澤瀉、陳葫蘆、車前子。
加減:偏於脾陽虛弱,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納少,便溏者,可加黃芪、山藥、苡仁、扁豆益氣健脾;偏於腎陽虛衰,面色蒼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者,酌加肉桂、仙茅、仙靈脾等,以溫補腎陽。
證名:陰虛水停證
症狀:腹大脹滿,或見青筋暴露,面色晦滯,唇紫,口乾而燥,心煩失眠,時或鼻衄,牙齦出血,小便短少,舌質紅絳少津、苔少或光剝,脈弦細數。
治法:滋腎柔肝,養陰利水。
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合一貫煎加減。
常用中藥:沙參、麥冬、生地、山萸肉、枸杞子、楮實子、豬苓、茯苓、澤瀉、玉米須。
加減:津傷口乾明顯,可酌加石斛、玄參、蘆根等養陰生津;如青筋顯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參、益母草、澤蘭、馬鞭草等化瘀利水;如腹脹甚,加枳殼、大腹皮以行氣消脹;兼有潮熱,煩躁,酌加地骨皮、白薇、梔子以清虛熱;齒鼻衂血,加鮮茅根、藕節、仙鶴草之類以涼血止血;如陰虛陽浮,症見耳鳴,面赤,顴紅,宜加龜板、鱉甲、牡蠣等滋陰潛陽;濕熱留戀不清,溲赤澀少,酌加知母、黃柏、六一散、金錢草等清熱利濕。
轉歸預後
由於鼓脹病情容易反覆,預後一般較差。若病在早期,正虛不著,經適當調治,腹水可以消失,病情可趨緩解。如延至晚期,邪實正虛,則預後較差,腹水反覆發生,病情不易穩定。若飲食不節,或服藥不當,或勞倦過度,或正虛感邪,可致病情惡化。如陰虛血熱,絡脈瘀損,可致鼻衄、齒衄,甚或大量嘔血、便血;或肝腎陰虛,邪從熱化,蒸液生痰,內蒙心竅,引動肝風,則見神昏譫語、痙厥等嚴重證候;如脾腎陽虛,濕濁內蒙,蒙蔽心竅,亦可導致神糊昏厥之變,終至邪陷正虛,氣陰耗竭,由閉轉脫,病情極為險惡。
預防調護
1、宜進清淡、富有營養而且易於消化之食物。生冷寒涼不潔食物易損傷脾陽,辛辣油膩食物易蘊生濕熱,粗硬食物易損絡動血,故應禁止食用。食鹽有凝澀水濕之弊,一般鼓脹患者宜進低鹽飲食;下肢腫甚,小便量少時,則應忌鹽。
2、抑鬱忿怒,情志失調,易於損肝礙脾,加重病情。氣火傷絡,甚則引起嘔血、便血等危重症。因此,本病患者宜調節情志,怡情養性,安心休養,避免過勞。
3、加強護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虛邪襲。如感受外邪,應及時治療。前人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中說:“先令卻鹽味,厚衣裳,斷妄想,禁憤怒。”強調了生活調攝與療效及預後的密切關係。
臨證備要
1、關於逐水法的套用:鼓脹患者病程較短,正氣尚未過度消耗,而腹脹殊甚,腹水不退,尿少便秘,脈實有力者,可遵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滿者,瀉之於內”的原則,酌情使用逐水之法,以緩其苦急,主要適用於水熱蘊結和水濕困脾證。常用逐水方藥如牽牛子粉,每次吞服1.5-3g,每天1-2次。或舟車丸、控誕丹、十賽湯等選用一種。舟車丸每服3-6g,每日1次,清晨空腹溫開水送下。控涎丹3-5g,清晨空腹頓服。十棗湯可改為藥末,芫花、甘遂、大戟等份,裝膠囊,每服1.5 -3g,用大棗煎湯調服,每曰1次,清晨空腹服。以上攻逐藥物,一般以2-3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停3-5天后再用。臨床使用注意事項:①中病即止:在使用過程中,藥物劑量不可過大,攻逐時間不可過久,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以免損傷脾胃,引起昏迷、出血之變。②嚴密觀察:服藥時必須嚴密觀察病情,注意藥後反應,加強調護。一旦發現有嚴重嘔吐、腹痛、腹瀉者,即應停藥,並做相應處理。③明確禁忌證:鼓脹日久,正虛體弱,或發熱,黃疸日漸加深,或有消化道潰瘍,曾並發消化道出血,或見出血傾向者,均不宜使用。
2、注意祛邪與扶正藥物的配合:本病患者腹脹腹大,氣、血、水壅塞,治療每用祛邪消脹諸法。若邪實而正虛,在使用行氣、活血、利水、攻逐等法時,又常需配合扶正藥物。臨證還可根據病情採用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攻補兼施等方法,扶助正氣,調理脾胃,減少副作用,增強療效。
3、鼓脹“陽虛易治,陰虛難調”:水為陰邪,得陽則化,故陽虛患者使用溫陽利水藥物,腹水較易消退。若是陰虛型鼓脹,溫陽易傷陰,滋陰又助濕,治療頗為棘手。臨證可選用甘寒淡滲之品,如沙參、麥冬、楮實子、乾地黃、蘆根、白茅根、豬苓、茯苓、澤瀉、車前草等,以達到滋陰生津而不黏膩助濕的效果。此外,在滋陰藥中少佐溫化之品(如小量桂枝或附子),既有助於通陽化氣,又可防止滋膩太過。
4、腹水消退後仍須調治:本病經過治療,腹水可能消退,但肝脾腎正氣未復,氣滯血絡不暢,腹水仍然可能再起,此時必須抓緊時機,疏肝健脾,活血利水,培補正氣,進行善後調理,以鞏固療效。
5、鼓脹危重症宜中西醫結合及時處理:肝硬化後期腹水明顯,伴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重度黃疸或伴有感染,甚則肝性腦病者,病勢重篤,應審察病情,配合有關西醫搶救方法及時處理。
文獻摘要
1、《素問·腹中論篇》:“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2、《靈樞·水脹》:“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3、《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能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4、《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此由水毒氣結聚於內,令腹漸大,動搖有聲,常欲飲水,皮膚粗黑,如似腫狀,名水蠱也。”
5、《格致餘論·鼓脹論》:“今令七情內傷,六淫外侵,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於斯時也清濁相混,隧道壅塞,氣化濁血瘀郁而為熱。熱留而久,氣化成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餘年,根深矣,勢篤矣,欲求速效,自求禍耳。”“醫不察病起於虛,急於作效,街能希賞。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制肝補脾,殊為切當。”
6、《丹溪心法·鼓脹》:“朝寬暮急,血虛;暮寬朝急,氣虛;終日急,氣血皆虛。”
7、《景岳全書·腫脹》:“少年縱酒無節,多成水鼓。蓋酒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人中焦,必求同類,故直走血分。……故飲酒者身面皆赤,此人血之徵,亦散血之徵,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耗損者,未之有也。第年當少壯,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血氣漸衰,則所生不償所耗,而且積傷並至,病斯見矣……。其有積漸日久,而成水鼓者,則尤多也。”
8、《醫門法律·脹病論》:“凡有症瘕、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日積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單腹脹。”
醫案選讀
病案一
某。停飲吐水,水濕由脾而至胃,胃不降則便溲不行,水由內腑泛濫肌膚,腹膨足腫,臍突青筋。決水之後,消而復腫,又加喘急,谷少神疲,小便不利,症勢極重。姑擬肅肺分消。
東洋參、半夏、黑醜、琥珀、茯苓、炒乾薑、赤小豆、陳皮、澤瀉、椒目、鎊沉香、冬瓜皮
二診:胸腹內脹較松,已能納谷,小溲稍利,喘疾亦平,似有轉機。宗前法進治,不再反覆乃佳。
東洋參、半夏、澤瀉、陳皮、川萆蘚、西琥珀、沉香、牛膝、赤小豆、椒目、冬瓜、皮子、生薑、皮黑醜
三診:胸腹腰脅脹勢稍松,少腹依然膨硬,脅痛足酸,二便不暢,幸內腑脹松,飲食漸增。還宜分消主治。
歸須、冬葵子、黑醜、郁李仁、防己、赤小豆、青皮、牛膝、延胡索、大腹皮、桃仁、江枳殼、陳瓢子
(單書健等編.古今名醫臨證金鑒.黃疸脅痛鼓脹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病案二
汪某,男,44歲。發熱歷半月始退,而腹部亦隨之逐漸脹大。近來自汗多,納谷不香,尿少,腹脹,頭昏,大便秘結,每周僅2-3次,睡眠差,脈細弦,苔光剝,舌紫紅,舌上和口腔滿布糜點。診為陰虛濕稽,浮火上炎。遂予生地12g,玄參15g,北沙參10g,麥冬6g,木通3g,玉米須15g,路路通10g,車前子15g (包煎),淡竹葉15g,白茅根30g。5劑後,小便量增多,腹脹減輕,但仍有肝區疼痛,納谷欠香,頭昏,乏力,睡眠不熟,大便轉為日行一次,自汗尚多,手足心熱,脈弦細而數,口舌糜點已脫,舌質紫紅,有瘀斑。診為陰傷未復,水濕稽留。從原方去玄參,加五味子3g,黑料豆30g,楮實子12g,澤蘭10g。10劑後一直以上方稍作加減進治,患者服藥並無間斷,3月後症狀已近消失。
(朱世楷等整理.鄒良材肝病診療經驗.醫案醫話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病案三
丁某,男,43歲。脅痛3年,腹鼓脹而滿3月,屢用利水諸法不效。就診時見:腹大如鼓,短氣撐急,腸鳴轆轆,肢冷便溏,小便短少,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診為陽虛氣滯,血瘀水停。
處方:桂枝10g,生麻黃6g,生薑10g,甘草6g,大棗6枚,細辛6g,熟附子10g,丹參30g,白朮10g,三棱6g
服藥30劑,腹水消退,諸症隨之而減,後以疏肝健脾之法,做丸善後。
(陳明等編.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鼓脹.學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