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說

基本解釋

1. 只憑個人想像的說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說,迷大聖之妙旨。” 唐 劉知幾 《史通·曲筆》:“用舍由乎臆說,威福行乎筆端,斯乃作者之醜行,人倫所同疾也。” 宋 葉適 《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詔有司,凡私意臆說盡黜之。” 清 徐士鑾 《宋艷·奇異》:“余不喜駁證古人,好逞臆說。” 郁達夫 《臨平登山記》:“這是從風景上來說的話,與什麼 臨平 湖塞則天下治,湖開則天下亂等倒果為因的妄揣臆說,卻不一樣。” 王力 《中國語言學史》第一章第二節:“這樣就讓曲解古書的人們能利用這一材料來助成臆說。”

2. 主觀地毫無根據地敘說。

南朝 宋 裴駰 《序》:“未詳則闕,弗敢臆說。” 唐 孫樵 《與友人論文書》:“其所聞者,如前所述,豈 樵 所能臆說乎?” 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蜀本》:“既不知所出,未敢臆說。” 明 徐渭 《又奉師季先生書》:“而事跡已亡,典故無考,彼為臆說,而我亦未嘗身經者,則姑闕其疑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臆說
  • 拼音:yì shūo
  • 解釋:只憑個人想像的說法;主觀地毫無根據地敘說
  • 出處:《顏氏家訓·歸心》
詞目:臆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