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診斷要點,辨證論治,
簡介
膿耳失治,邪毒流竄內耳引起的眩暈。可反覆發作,病情輕重不一。西醫學的化膿性中耳乳突炎並發迷路炎可參考本篇進行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1.肝膽火熱,上擾耳竅 肝膽火熱熾盛上犯,熱盛生風,風火相煽,擾亂清竅而為病。
2.脾腎兩虛,耳竅失養 膿耳病久,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困於耳,耳竅失養發為眩暈,病久腎精虧虛,不司主骨,邪毒日久蝕損耳竅,以致眩暈頻發。
診斷要點
1.病史 有膿耳病史。
2.臨床症狀 眩暈陣發,視物旋轉,噁心嘔吐,喜閉目靜臥,活動時眩暈加重;眩暈可由轉身、行車、低頭屈體、挖耳、壓耳屏等動作時激發;耳內流膿增多時症狀加重。
3.局部檢查 鼓膜穿孔多位於鬆弛部或邊緣,有污穢黏膿味臭及豆腐渣樣物或肉芽。
4.其他 聽力檢查為傳導性或混合性耳聾。瘺管試驗陽性。眩暈發作時可見自發性水平性眼震,早期快相向患側,後期快相轉為向健側。
辨證論治
辨治思路:根據膿耳眩暈發病原因,以清瀉肝膽、健脾祛濕、補腎培元為內治法;必要時配合手術治療。
一、內治法
1.肝膽火熱,上擾耳竅
臨床表現:劇烈眩暈,噁心嘔吐,體位變換時眩暈加重,多見於耳內流膿黃稠、耳痛、耳鳴耳聾;口苦咽乾,急躁易怒,便秘尿赤,或有發熱頭痛目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證候分析:火熱之邪引動肝風,故見眩暈劇烈、噁心嘔吐;熱毒熾盛,灼腐耳竅,故耳痛流膿黃稠;肝膽熱盛,傷陰耗津,故口苦咽乾;耳鳴耳聾、急躁易怒、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為肝膽熱盛的表現。
治法:清瀉肝膽,息風定眩。
方藥:當歸龍薈丸合天麻鉤藤飲。方中以龍膽、青黛直入肝經以折火勢,而以大黃、黃芩、黃連、梔子、黃柏通平上下三焦之火也。蘆薈大苦大寒,氣躁入肝,能引諸藥同入厥陰,諸藥苦寒已甚,當歸辛溫,能入厥陰,和血而補陰,故以為。少佐木香、麝香,取其行氣通竅也;天麻鉤藤飲清火息風。
2.脾腎兩虛,耳竅失養
臨床表現:耳內流膿日久,膿液腐臭,經久不愈,眩暈時發,耳鳴耳聾;可伴胸悶痰涎增多,倦怠無力,納少便溏。伴脾虛者可見脈緩弱或濡滑,腎虛者可見脈細弱或細數。
證候分析:濕濁膿毒停留,蒙蔽耳竅,故眩暈反覆發作、耳鳴耳聾;脾虛則濕濁相困,故胸悶泛惡、痰涎增多;倦怠無力、納少便溏及脈緩弱或濡滑;腎虛則精神委靡,腰膝酸軟,健忘多夢,脈細弱或細數。
治法:健脾益腎,排膿通竅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脾虛濕盛者可加澤瀉、薏苡仁、石菖蒲以加強利濕化濁。腎陰虛者加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加用腎氣丸。
二、外治法
1.耳局部處理
2.其他 膿耳眩暈發作症狀控制後應行中耳乳突手術清理病灶。
【預防及調護】
(1)徹底治療膿耳,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
(2)膿耳眩暈發作期,應臥床靜養,注意觀察病情變化,以防發生黃耳傷寒。
【預後及轉歸】
本病若及時治療,並進行手術根治,預後良好。若失治誤治,邪毒侵入顱內,可引起黃耳傷寒,甚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