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礦集區中生代金成礦系統形成的深部過程制約

《膠東礦集區中生代金成礦系統形成的深部過程制約》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楊立強、葛良勝、龔慶傑、王慶飛、高幫飛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東礦集區中生代金成礦系統形成的深部過程制約
  • 成果登記號:20170051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70051
項目名稱
膠東礦集區中生代金成礦系統形成的深部過程制約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主要完成人
楊立強、葛良勝、龔慶傑、王慶飛、高幫飛
研究起始日期
2007-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9-12-01
主題詞
構造-岩漿動力學環境;成礦流體演化;構造體制轉換;金礦成礦作用;成礦-勘查模型

成果摘要

項目立足於膠東地區的地域特色,採用多種方法與手段,進行了系統野外調查和室內測試分析及綜合對比研究,基本厘定了區域金礦成礦的構造-岩漿動力學環境,剖析了成礦流體來源、演化趨勢和成礦機制,探討了構造變形、流體流動與成礦作用之間的相互關係,構建了區域金礦成礦模式與勘查模型,為區域及礦山找礦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研究結果表明,晚侏羅世-早白堊世120Ma左右是膠東地區區域構造體制轉換的重要時期,區域構造應力場經歷了NW-NWW向擠壓向NWW-NW向伸展的轉換,這種區域伸展為板內水平純剪作用所引起,NW向伸展指示區域縮短方向為NE向;構造環境上由以俯衝為主的構造環境轉為板內走滑-拉張環境,拆沉作用從西向東發育,導致早白堊世中晚期大規模岩漿侵入-噴發活動和成礦作用從西向東年代越來越新,區域金成礦作用主期明顯集中於斷裂帶的韌-脆性變形轉換期(130~110Ma)。成礦流體早期以岩漿熱液為主,晚期大氣降水逐漸混入;金的搬運形式以金氯絡合物和金硫絡合物為主,成礦早期流體的少量沸騰作用及之後不同性質流體的混合疊加是金大規模沉澱成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成礦模式與勘查模型,為找礦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