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液

膏液

指半凝固態的液體。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膏液
  • 外文名:Cream liquid
  • 拼音:ɡāo yè
  • 注音:ㄍㄠ ㄧㄜ
  • 創詞年代:唐朝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膏注釋,相關典籍,膏液,作品注釋,原文翻譯,

基本信息

詞語:膏液
拼音:ɡāo yè
注音:ㄍㄠ ㄧㄜˋ

基本解釋

1. 猶膏血。脂膏與血液。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2. 引申為心血
袁宏道《慈谿錢君墓石銘》:“溫然而煦育耶,唯先公之膏液也。”
3. 猶膏雨
《文選·左思<蜀都賦>》:“雖星畢之滂沲,尚未齊其膏液。” 張銑 註:“凡月附於畢星則雨,雖其滂沲,終不可齊此之膏液。”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二:“膏液乍沾灑,草木生新香。”
4. 動植物體內或植物果實內的油脂
元 劉壎《隱居通議·古賦一》:“正猶菽粟之甘,太牢之肥,仁人之所先得,而古今之所同嗜,君子所以哺其膏液而鮮能知之者,所以為凡民之所歸也。”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膏液》:“草木之實,其中韞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憑藉木石,而後傾注而出焉。”
5.一般指粘度較大的非固態物體,如潔面膏,藥膏等等;則指流動性較大的物體。液體通過增稠可以變成膏狀,而相反膏狀物體要變成液體,難度相對較大,一般通過加熱等方式來實現物體的流變性能。

膏注釋

康熙字典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肥也。【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晉語】不能為膏,而祗離咎也。【注】膏,肥也。【又】夫膏幭之性,難正也。【注】膏,肉之肥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注】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心下為膏。
又【正韻】澤也。【博雅】膏,滑澤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又甘也。【禮·禮運】天降膏露。【注】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注】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注】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潤也。【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釋文】膏,古報反。【禮·內則】脂膏以膏之。【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鑒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

相關典籍

膏液

宋子曰:天道平分晝夜,而人工繼晷以襄事(1),豈好勞而惡逸哉!使織女燃薪、書生映雪,所濟成何事也(2)?草木之實,其中蘊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憑藉木石,而後傾注而出焉。此人巧聰明,不知於何稟度(3)也。
人間負重致遠,恃有舟車。乃車得一銖而轄轉(4),舟得一石而罅完(5),非此物之為功也不可行矣。至菹蔬之登釜也,莫或膏之,猶啼兒之失乳焉。斯其功用一端而已哉?選自《天工開物·膏液》

作品注釋

(1)人工繼晷以襄事:晷:此指時光。襄:幫助。
(2)織女燃薪、書生映雪,所濟成何事也:燃薪以織,映雪以讀,實際上是無濟於事的。意思是夜織夜讀,是不能沒有油燈的。
(3)於何稟度:從何處被賦予。
(4)車得一銖而轄轉:車只需用一點點油膏於軸上就可以轉動。
(5)舟得一石而罅完:舟船隻需用上百斤油就可以把全部縫隙補好。

原文翻譯

宋先生說:自然界的運行之道是平分晝夜,然而人們卻夜以繼日地勞動,難道只是愛好勞動而厭惡安閒嗎?讓紡織女工在柴火的照耀下織布,讀書人藉助於雪的反光來讀書,這又能做得成什麼事呢?草木的果實之中含有油膏脂液,但它是不會自己流出來的。要憑藉水火、木石來加工,然後才能傾注而出。人的這種聰明和技巧,真不知是從哪裡得來的!
人們運東西到別處去,依靠的是船和車。車軸只要有少量的潤滑油,車輪子就能靈活轉動起來;船身有了一石的油灰,縫隙就可以完全填補好。沒有油脂在其中起作用,船和車也就無法通行了。乃至切碎的蔬菜入鍋烹調,如果沒有油,就好比嬰兒沒有奶吃而啼哭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此看來,油脂的功用豈止局限於一個方面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