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後淋巴管瘤

腹膜後淋巴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多數是先天性的,90%的病例2歲前起病,男女比例相同。本病發生於腹膜後者約占5%,腫瘤為單房或多房的囊性腫物,邊界清楚,分隔纖細,可沿器官間隙分布。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腹膜後淋巴管瘤
  • 就診科室:腫瘤內科
  • 常見病因:先天性因素較常見。
  • 常見症狀:無明顯症狀,囊腫增大時有腹痛、腹部包塊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先天性患者居多。許多學者認為本病是淋巴管畸形,是胚胎髮育時部分淋巴管未能與淋巴系統溝通而形成的囊性改變。

臨床表現

腹膜後淋巴管瘤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隨著囊腫的增大,對腹部臟器產生壓迫時,才出現相應的症狀,如腹部包塊、腹痛、嘔吐、腹脹、腰痛等,多為非特異性表現。由於囊腫部位較深,擠壓後囊腫變形,患者常難以發現,多因體檢或影像學檢查才發現。體檢可觸及柔軟、有波動感的包塊。

檢查

1.病理檢查
(1)大體病理:瘤體常較大,腫瘤境界不清,切面呈海綿狀,形成許多微囊,腫塊柔軟、有波動感。
(2)鏡下病理:腫瘤由擴張的淋巴管所組成,管腔大小不等,管壁薄,由纖維組織構成。管壁內襯扁平的內皮細胞,管壁之間的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可見較多的淋巴細胞聚集,並可形成淋巴濾泡,使間質變寬。
2.影像學檢查
(1)X線攝片:腫物位於腹膜後及骨盆區,邊界不清楚。胃腸道鋇劑檢查可見十二指腸受壓、移位;小腸向前或一側移位;升、降結腸可前移。
(2)CT:囊腫位於腹膜後,較大,呈水樣密度,不增強。囊壁光滑,周圍界限清楚。可壓迫周圍臟器移位。
(3)磁共振: 腹膜後巨大囊腫呈長T1長T2水樣信號占位,邊界光滑完整。

診斷

本病臨床表現不明顯,主要依靠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同時,影像學檢查也可以為本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鑑別診斷

應與胰腺囊腫相鑑別,胰腺囊腫分為真性和假性兩種類型。假性胰腺囊腫常繼發於胰腺炎症、外傷,胰組織出血、壞死、液化被周圍組織包裹所致。

治療

主要為外科手術切除,本病為良性病變,手術切除後可治癒。其中,單房性體積小且與周圍臟器無粘連者較易根除,多房性、大體積、粘連嚴重者根除較難,術中應避免損傷腹膜後器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