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症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
腹瀉病的介紹腹瀉病(Diarrhea Disease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由於發病率高,對兒童健康危害極大,它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
腸黏膜的分泌旺盛與吸收障礙、腸蠕動過快,致排便頻率增加,糞質稀薄,含有異常成分者,稱為腹瀉(diarrhea)。急性腹瀉起病急驟,每天排便可達10次以上,糞便量多而稀薄...
感染性腹瀉是當今發病率最高、危險性較大的腸道傳染病之一,以發病快、傳染性強為特點;為進一步做好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切實規範腹瀉病防治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臨床症狀,並非一種疾病。是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病因較為複雜,病程遷延。根據病因不同,臨床症狀多樣化,...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症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
我國感染性腹瀉病的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桿菌、志賀氏菌、空腸彎曲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仍以細菌性病原為主(城市57.6%,農村占64.9%)...
旅行者腹瀉(travelersdiarrhea)系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後,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糞,或未成形糞次數不定但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引起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可分為...
在未明確病因前,大便性狀改變與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統稱為腹瀉病(diarrheal disease)。腹瀉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
感染性腹瀉(也稱急性胃腸炎)系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根據腹瀉的持續時間長短,可將其分為急性(<14天),持續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體...
腹瀉病門診制度是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實施的門診制度。...... 1、腹瀉病門診開診時間: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要求24小時有人值班。腹瀉病門診應按照標準配備...
腹瀉便血是一種疾病症狀,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等症狀。很多人都有腹瀉便血的現象...
旅行者腹瀉(DT)是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後,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糞便,或未成形糞便次數不定但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甚至包括更多較輕微的、但足以影響旅遊計畫...
北京市專業氣象台通過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和交通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都市之聲”、“221”聲訊電話以及《北京晚報》等媒體向公眾發布腹瀉疾病氣象指數預報,為...
腸道疾病 基本症狀 腹痛,從上腹或臍周疼痛轉稱至右下腹,右下腹有固定壓痛,炎症...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③發熱。體溫逐漸上長至37~38,視炎症輕...
研究表明,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症,臨床表現為習慣性腹瀉。該病起因於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腦腸軸”失調,辦公樓群、白領人士最易...
寒熱腹瀉,是一種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腹瀉疾病,多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 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每年約有8.3億...
嬰幼兒腹瀉是嬰幼兒期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徵,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為三方面: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
腹瀉是許多疾病的常見的症狀,系指排便次數增加,糞便稀薄或含有膿血。腹瀉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
冬季嘔吐病主要症狀 編輯 感染諾如病毒後,主要症狀是嘔吐和腹瀉,還會出現噁心、腹絞痛、頭痛、全身無力等症狀。冬季嘔吐病治療方法 編輯 ...
慢性細菌性痢疾大多是因為急性期治療不當,或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腸寄生蟲病以及平時不注意飲食衛生等多種原因造成。常常表現為不典型的痢疾症狀,腹痛、腹瀉、腹脹...
諾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負擔嚴重[3] 。2013年以來,我國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暴發多以諾如病毒暴發疫情為主,尤其是2014年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