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腹瀉病

旅行者腹瀉(travelersdiarrhea)系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後,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糞,或未成形糞次數不定但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引起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可分為非侵襲性和侵襲性兩類。非侵襲性,其臨床特徵是全身中毒症狀不明顯,無發熱或明顯腹痛,腹瀉為水樣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後重,易導致失水與酸中毒,大便內無炎性細胞,病程一般較短。侵襲性,臨床特徵是全身毒血症狀較明顯,有發熱、腹痛和里急後重,腹瀉多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

簡介,體徵,病因,診斷,治療,預防,

簡介

旅行者腹瀉病,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水土不服”,是旅行中最常見的病症。其定義系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後, 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或未成形糞次數不定但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通常兒童和老人的症狀要比青壯年嚴重。定義的範圍也可進一步擴大,包括更多較輕微的、但足以影響商務日程或旅遊計畫的腸道紊亂。
因為醫學不發達,人們常認為旅行者腹瀉就是由於“水土不服”引起的,是由於氣候食物或水土.氣壓的改變所致使。現在經研究證實,旅行者腹瀉是感染性腹瀉病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是由細菌病毒腸道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組急性腸道傳染病。80%的旅行者腹瀉是由腸致病性細菌引起 ,主要為產毒性大腸桿菌志賀菌空腸彎曲菌、氣單孢菌、沙門氏菌及非霍亂弧菌。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占腹瀉者的 60%以上。在少數情況下,霍亂弧菌、一些病毒和寄生蟲也會成為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這些病原體進入人體,侵犯空腸或迴腸,並產生毒素,使腸道發生炎性水腫,引起腸黏膜滲出過多而出現腹瀉。隨著商業、旅遊、學術交流等活動的日趨頻繁,特別是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旅行者的腸道健康問題逐漸引起重視。經常出門旅行的人,難免遭遇旅途中拉肚子的不愉快經歷,在旅行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術語來描述--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

體徵

引起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可分為非侵襲性和侵襲性兩類。霍亂、ETEC、EAEC、病毒及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數細菌多屬於非侵襲性病原體,由於病原體為非侵襲性,多無組織學變化,其感染主要在小腸,故其臨床特徵是全身中毒症狀不明顯,無發熱或明顯腹痛,腹瀉為水樣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後重,易導致失水與酸中毒,大便內無炎性細胞,病程一般較短。侵襲性病原體所致腹瀉,腸道病變明顯,可排出炎性滲出物,主要累及結腸。其臨床特徵是全身毒血症狀較明顯,有發熱、腹痛和里急後重,腹瀉多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大便鏡檢時有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瀰漫性充血性炎症及淺表潰瘍等。志賀菌、沙門菌、EIEC、產氣莢膜桿菌、耶爾森菌、空腸彎曲菌和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瀉等均屬此類型。同一種病原體可有多種腹瀉的發病機制參與,故其臨床表現可重疊出現或先後出現。臨床容易導致四肢無力。
旅遊者腹瀉經常發生於逗留在外埠的早期階段。在熱帶地區,有62%病人發生在1周內,並以第3天發病率最高。旅遊者腹瀉多為自限性,腹瀉期通常短暫,在熱帶發生腹瀉者的55%和北美的65%病人均在48h內停止腹瀉,而在亞熱帶波動於42%~61%,所有熱帶旅遊者腹瀉期平均為(3.6±0.1)天(中間值為2.3天),而排稀便之平均期為(2.9±0.3)天(中間值為2天),不同地區間無顯著差異。在北美,腹瀉期平均為(2.9±0.5)天(中間值為1.8天)。以上數值均指經各種治療處理後的結果。在熱帶發生腹瀉的3554名中有918名(26%)未經治療,其平均病程為(4.1±0.2)天(中間值為2.4天)。年齡較大者腹瀉期顯著縮短,30歲及以下者病期4.0~4.2天,30~39歲者為3.6天,39歲以上者病期為2.9~3.2天。而且主要表現在熱帶地區,病程較短者發病也較遲,性別或既往熱帶旅遊史對其並無顯著影響。在臨床上,如以腹瀉次數作為來衡量其嚴重程度的話,旅遊者腹瀉通常較輕。75%以上的熱帶旅遊性腹瀉患者,每天腹瀉不超過5次。熱帶地區為(4.6±0.1)次,北美為(3.6±0.2)次。年齡間無差別。女性略多於男性。在同一地區旅遊次數和旅遊性質對腹瀉次數無明顯影響。而且在熱帶地區腹瀉次數與病程長短之間未見顯著相關性。水樣便與不成形便僅提示後者往往出現在輕症患者而已。在婦女中和發病較高地點的腹瀉患者,其腹絞痛症狀發生率較高。探險性旅行者發生腹瀉時伴有較多的發熱症狀。臨床上,排稀便並不單純是功能性紊亂,其在症狀上和病期上均與輕型旅遊者腹瀉相類似而無法加以區分。至於各地腹瀉發病率、發病時間和病程長短上的差異,以及伴隨症狀,均與其特異的病原體有關。血樣瀉見於10%~15%的旅行者腹瀉病例。發熱和腹痛常伴有痢疾,但對病因診斷來說指導意義不大。便溏、量少,並有黏液和血,這是主要侵襲結腸和遠端迴腸的痢疾性微生物的典型表現。儘管血樣瀉強烈提示存在侵襲性微生物(如空腸彎曲菌沙門菌屬志賀菌屬等),但在此類感染中並非一成不變,故不同病因間的臨床差異是不可靠的。

病因

病因眾多,目前認為該病並非由於氣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絕大多數具有傳染性,其病原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偶見原蟲和蠕蟲感染。近年來隨著微生物學鑑定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套用,臨床上又發現不少新的腸道病原體,但仍有20%~35%的腹瀉患者未能檢出病因,而被稱為“非特異性急性胃腸炎”。
關於病原學各地報導不一,主要取決於當地流行的致病菌譜、流行菌(毒)株和當地人群的免疫狀況。在全世界範圍內,產毒性大腸埃希桿菌(ETEC)被認為是最常見的病原菌,占40%~70%,其高檢出率尤以非洲和中美洲為甚。最近有報導稱黏附-積聚性大腸桿菌(EAEC)在世界範圍內是僅次於ETEC的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志賀菌屬在世界範圍內也相當常見,空腸彎曲菌則多見於前往亞洲的旅行者。雖然霍亂在印度次大陸和拉丁美洲是一種重要的腹瀉性疾病,但它很少侵擾旅行者。泰國的氣單胞菌屬特別常見。在東南亞的沿海地區,副溶血弧菌比較多見。旅行者偶可因病毒、原蟲和蠕蟲的侵襲而發生腹瀉,但三者加起來只占旅行者腹瀉病因的10%~15%。國內有學者對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237例旅行者腹瀉患者進行病原學及感染因素調查,共檢出致瀉菌14種118株,檢出率為49.79%,以致病性弧菌、致瀉性大腸埃希桿菌及變形桿菌為主。分別占52.54%(62/118)、16.95%(20/118)和13.56%(16/118)。1999~2001年,西班牙巴塞隆納一所醫院對863名旅遊者腹瀉病人進行調查,在18名病人中檢出氣單胞菌18份(2%),應引起人們重視。近年來病毒引起的本病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兒童和嬰幼兒的,據估計約70%系病毒感染所致。Dupont報告美國去墨西哥的留學生中該病的病原體輪狀病毒占10%。多種病原體的混合感染為10%~33%,泰國在35例該類患者中有33%病例檢出2~4種病原體,其意義尚難確定。此外,尚有l0%~30%的病例未檢出病原體,腹瀉原因可能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及非病原體因素。

診斷

1.診斷程式
(1)準確收集流行病學資料:
①詢問患者腹瀉前飲食、飲水、起居與用藥情況。
②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大便習慣、工作及環境情況。
③查明患者所在地相同、同飲食者腹瀉流行病學史。
④了解當地循環的致病菌譜、流行菌(毒)株和群體免疫狀況。
(2)客觀認識臨床徵象:重點把握下列臨床資料:
①腹瀉的起病方式與病程經過。
②腹瀉的頻率、性狀及時間規律。
③腹瀉的伴隨症狀與體徵。
④腹部體徵包括壓痛、反跳痛、腸鳴音等。
⑤患者全身狀況包括神志意識、血壓脈搏與皮膚彈性。
(3)合理選擇輔助實驗室檢查:臨床醫生必須親自並仔細地肉眼觀察以了解腹瀉患者的糞便性狀與變化,而不是僅憑化驗報告,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如糞便性狀可決定病變部位:水樣便,無里急後重,病變多在小腸;黏液便,病變多在結腸;黏液帶果醬色血便,病變多在上段結腸;桃花紅樣膿血便,病變多在下段結腸;糞便表面帶血或伴明顯里急後重,病變多在直腸或末端結腸。糞便性狀也可判斷病變性質:水樣便,無炎性細胞,病變多為非侵襲性;黏液膿血便,炎細胞甚多,病變多為侵襲性。

治療

DT通常系一自限性疾病,不需特殊處理而自愈。然而,口服補液和靜脈輸液有助於補充所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大多患者不至於迅速脫水,因此含礦物質水(含葡萄糖的低張液體)通常足以迎合對水、電解質的需要。以下提供簡單電解質液配方:1000ml水加1湯匙鹽、1湯匙蘇打及4湯匙糖;1000ml水加1湯匙鹽及8湯匙糖。這兩種配方,均可加少量的蘋果汁、橙汁或蜂蜜等調味。旅行者發生腹瀉時,應禁食8~12h(若為嬰幼兒,仍應儘量以簡單的食物餵食),並補充電解質液,不要喝牛奶,待症狀改善後,可喝清燉肉湯、清淡食物,避免蔬菜水果;之後,可增加瘦肉、煮蛋等食物;若有胃腸痙攣的情形,可用熱水袋敷腹部,改善痙攣情形。許多病人不需其他治療。
病情嚴重者應住院治療。治療時,應針對腹瀉類型,有所側重。分泌性腹瀉以補液療法為主,病因治療為輔;侵襲性腹瀉除補液外,尚需積極進行病因治療。對於細菌性腹瀉,現多選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微生態療法有助於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襲,有利於控制腹瀉,常用雙歧桿菌、嗜乳酸桿菌和糞鏈球菌製劑。腸黏膜保護劑能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與腸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強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如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止瀉藥物有腸蠕動抑制劑,鴉片類藥物(如洛哌丁胺)作用於腸壁的阿片受體,阻止乙醯膽鹼和前列腺素的釋放,從而抑制腸蠕動,通過增進Na+-Cl-協同轉運的間接作用或抑制由鈣依賴性促分泌素誘導的分泌的直接作用,減少水和電解質的丟失。該藥有其嚴格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宜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此外還有收斂藥(如鉍劑、活性炭)和抗腸液分泌藥等。由隱孢子蟲、環孢子蟲、等孢子蟲等引起的DT,如果患者免疫功能健全,症狀多較輕,一般無需化學藥物治療,給予支持和對症治療即可。對於由真菌引起的DT,在支持和對症治療的同時,應積極進行抗菌治療。病毒性腹瀉大都為自限性,對小兒與衰弱者應注意糾正脫水。對於所有將要進入腹瀉高危地區的旅行者來說,對他們進行自我藥物治療的指導是有必要,特殊的藥物治療應根據旅行的地區、季節和旅行者的年齡來決定。在腸致病菌對甲氧苄啶(TMP)耐藥不常見的地區,應首選磺胺甲惡唑/甲氧苄啶片治療。如果在腸致菌病對甲氧苄啶(TMP)耐藥很常見的地區旅行(如南美洲和南亞等地),則需帶上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只要是氟喹諾酮類藥物之一即可。如果旅行者期望得到最滿意的自我治療,那么在攜帶型藥品包中還應帶上洛哌丁胺(氯苯哌醯胺)、次水楊酸鉍和體溫計等。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另外兩種藥物是呋喃唑酮和甲硝唑(滅滴靈)。呋喃唑酮對許多腸致病菌(如志賀菌屬、沙門菌屬、腸毒性大腸埃希桿菌、甲氧苄啶耐藥的細菌等)和藍氏賈第鞭毛蟲屬均有抑菌作用,不能服用片劑的嬰兒還可用混懸液代替。

預防

提高旅遊者的衛生意識,出外旅遊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確保飲食、飲水衛生。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水和飲料,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水果吃前應清洗、去皮或消毒。食具、牙具和飲具應經常清洗或消毒。餐前便後及接觸污物後洗手。氣候變化時,避免過熱或受涼。目前尚無預防腹瀉的特效藥,有報導每天服用大劑量次水楊酸鉍可明顯降低DT的發病率,其機制可能是該藥可防止病原菌吸附於腸黏膜。小劑量使用該藥液和藥片的效果不明。但鑒於每天要攝入相當於8~12片阿司匹林量的水楊酸,因此有出血性疾患者應禁用。
抗生素預防是當前尚有爭論的一個問題。許多有良好對照的臨床試驗表明,抗生素對旅行者腹瀉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在近期的研究中有效率達80%~90%。但一般並不建議每一個旅客都使用抗生素預防,因其可殺滅腸道正常菌群而導致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且抗生素偶發非常嚴重、甚至是致死性的不良反應,包括光敏反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和結腸炎,偶爾可發生Stevens-Johnson綜合徵(多形糜爛性紅斑的一型)。此外,在更大範圍內使用這些抗生素可增加耐藥性、降低這些製劑用於治療其他更嚴重疾病時的有效性。要採取預防措施時應視個體具體情況而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