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0年底,腳家箐村隸屬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地處五龍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40公里。東鄰得勒村委會,南鄰新莊科村委會 ,西鄰大廠村委會,北鄰曲祖村委會。轄 腳家箐、白石岩、代家灣等17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2.92平方公里,海拔1860 米,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該村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56人,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腳家箐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曲靖市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21.00℃
- 人口數量:2502人(截止2010年底)
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村落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722畝(其中:水田460畝,旱地3262畝),人均耕地1.53畝,主要種植油菜、烤菸、生薑等作物;擁有林地1054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6畝,主要種植杉木林等經濟林果,有荒地5117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7萬元,占總收入的52.6%;畜牧業收入221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60頭,肉牛160頭,肉羊810頭);林業收入48萬元,占總收入的31.6%;第二、三產業收入40.1萬元,占總收入的9.1%;工資性收入40.2萬元,占總收入的9.2%。農民人均純收入175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8人(占勞動力的15%),在省內務工159人,到省外務工19人。
基礎設施
家居生活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625戶通自來水,有204戶飲用井水,有9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6.4%)。有62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5戶(分別占總數的 75.3%和 61.3%)。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16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交通與交通工具
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文化教育
截止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8所,校舍建築面積3156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262人,距離鄉中學2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3人,其中小學生262人,中學生131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722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年末集體總收入7.5萬元,有固定資產377.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內容主要是村財務收支情況。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黨支部
截止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7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其中男黨員50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
到2010年底,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腳家箐等17個村民小組。
團總支
截止2010年底,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242人。
人文地理
村名來歷
腳家箐,原名“腳僵箐”,是因每逢秋冬季節,陰雨連綿,天氣寒冷,人們的腳經常受凍僵化而得名。後逐漸演化成“腳家箐”。
編制歷史
1978年,腳家箐屬五龍公社所轄的11個大隊之一。1984年,五龍撤公社,恢復區、鄉制,腳家箐屬五龍所轄的11個鄉之一。1987年12月,撤區設五龍壯族鄉,腳家箐屬五龍所轄的13個村公所之一。2000年改腳家箐村公所為腳家箐村委會。
國小
腳家箐完小是腳家箐村委會文化教育的主陣地,1942年在腳家箐村創辦"腳家箐保國民國小"。1955年搬遷至村西邊廟房中辦學增辦高小班。1956年,八寨國小高年級併入該校,更名為"腳家箐完全國小",1981年3月遷入現址。1968年9月至1983年8月,增辦國中班,1984年8月省教廳定點為"半寄宿制高小"。學生來源於本村委會和得勒部分村寨。辦學至今,為全村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人才。
風俗習慣
近年來,村民服飾有了顯著變化,男女青年,基本能跟上時代的潮代。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經濟交流的拓寬,大米成為家庭的主食,羊肉、牛肉、豬肉、雞、魚等食用量逐年增大。食物結構已由度日型向營養型轉化。村內大量建築磚木結構住宅。房屋門窗寬大、屋內寬敞,講究結構。富裕人家蓋上了氣派整潔的住宅樓。近年來,購買機車者漸多,基本趨於普及。個別富戶也擁有了自己的小轎車。短途出行則乘坐公共汽車和計程車。腳家箐是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哪家的姑娘出嫁、兒子娶媳婦、老人歸天、火燒房子或是其它大事,都形成了一家有事眾人幫的感人場面。
村落建設
1、全村主公路3公里為油路面,與公路 62公里,已硬化31公里。一年來,共建運動場地面塊,修溝渠6.3公里,安裝自來水管道9公里,建沼氣池41個,建小水窖82個。
2、全村共種植優質煙1100畝,實現產值125.4萬元;種植優質油菜2940畝,實現產值70.56萬元;種植乾果400畝,實現產值13餘萬元。共養黑山羊7116隻,實現產值53.4萬元。
3、目前,箐口、戈底箐黑山羊養殖基地已建成;腳家箐農特產品交易市場的建設正處於征地過程中;蔬菜產業的發展已進入考察調研階段。
4、全村已建成文化活動室一個,圖書室一個、文娛宣傳隊兩支。
5、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集體經濟收支情況,工程款收支情況。主要以黑板報,會議形式公布。
發展重點
問題與困難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一是行政區域覆蓋面寬,村小組多,且多數村組進村道路不暢,存在晴通雨不通現象;二是水資源不夠充分,人畜飲水困難;三是文化教育設施簡陋,適齡兒童入學難,走讀現象嚴重,村小房屋破舊,師資力量不足,信息接受渠道單一,與外界溝通不夠,民眾獲取好的致富信息困難,民眾觀念更新困難;四是沒有支柱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滯後。
思路及產業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所有村小組的進村道路建設;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完成基本菸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一步實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到2012年,徹底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籌資擴建村級衛生室,實現100%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完成學校危房改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二是鞏固傳統產業,夯實糧食生產基地,鞏固和發展種植(烤菸、油菜、生薑)、養殖(黑山羊、馬)兩項重點產業。三是發展壯大新型後續產業,重點發展林果業(速生坑木、珍貴樹種、堅果)和辣椒、洋瓜,村“兩委”組織民眾到宜良、丘北等地參觀考察,在適宜發展的村組大量發展蔬菜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四是探索發展第三產業,在以馬省道沿線發展餐飲服務業、運輸業,引導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積極發展勞務經濟。
地圖信息
地址:曲靖市師宗縣二零七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