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泉,高思遠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腰鼓
- 作者:梁泉、高思遠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定價:2 元
- ISBN:9787505957848
《腰鼓》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泉,高思遠著
腰鼓是中國漢族古老的民族打擊樂器。腰鼓最初流行於陝北的安塞、橫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橫山最為普及,後來在全中國發展流行,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腰鼓在民間十分盛行,人們跳著腰鼓舞,變換隊形,或行走或在一個...
安塞腰鼓,流傳於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傳統舞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安塞腰鼓歷史悠久,但產生形成的具體時代已難考證。以鼓報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為樂,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與武鼓兩種,文鼓以扭為主,重扭輕打;武鼓以打為主,重打輕扭。安塞腰鼓是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
橫山老腰鼓,陝西省橫山區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橫山腰鼓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小場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幾種類型。流傳在陝北地區的橫山老腰鼓又稱“文腰鼓”,是現存唯一的老腰鼓,其產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於橫山區的蘆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頭川...
打腰鼓是陝西傳統民間習俗,起源於中國北方,主要流傳於陝北地區,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舞蹈。作為春節鬧秧歌時表演的一個節目。據說聞名全國的安塞腰鼓最早還是佳縣、橫山等地的移民帶到那裡後流傳開來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組成的方隊集體表演的。表演時,演員腰間斜掛小鼓,雙手持鼓槌,隨鑼鼓、嗩吶的伴奏聲揮...
鼓舞(橫山老腰鼓),陝西省橫山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流傳在陝北地區的橫山老腰鼓又稱“文腰鼓”,是現存為數不多的老腰鼓,其產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於橫山縣的蘆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頭川流域,而以南塔鄉張村地村較具代表性。橫山老腰鼓表演形式包括單人打、雙人打、四人...
腰鼓舞是中國廣泛流行的傳統民間舞蹈,起源於古代的戰鼓。腰鼓舞是一種將腰鼓的演奏與舞蹈動作緊密結合起來的舞蹈。主要流行於寶雞、炎陵廟會和節日活動中。表演時有兩種形式,即“路鼓”(腰鼓隊在行進中邊走邊舞的一種表演形式)和“場地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地點,打開場子後的表演形式)。在寶雞、炎陵的公祭...
陝北腰鼓是陝西省古老的傳統民俗娛樂舞蹈。每到節日或慶祝喜事的時候,陝北地區的勞動人民就會用他們這種特有的方式腰鼓來歡慶。基本介紹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很多人都欣賞過“陝北安塞腰鼓”,在那一望無際的黃土地上,用激情和矯健的身軀舞動著繫著紅色飄帶的鼓棒,用陝北人特有的嗓音吼出那一個個燃燒的生命!然而,...
鑼鼓樂(腰鼓),連雲港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歷史淵源 據說,聞名全國的安塞腰鼓,最早還是佳縣、橫山等地的移民帶到那裡後流傳開來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組成的方隊集體表演的。表演時,演員腰間斜掛小鼓,雙手持鼓槌,隨鑼鼓、嗩吶的伴奏聲揮臂擊鼓。其動作,時而騰挪跳躍,...
高邑腰鼓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是陝北腰鼓向全國輻射、流傳過程中產生的新的藝術形式,經50年的發展演化及加工改造,已形成地方特色鮮明、獨具一格的傳統民間藝術。腰鼓舞屬集體舞蹈,用於歡慶、熱烈的場面,表達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和勞動人民的英雄氣概。舞蹈特色 高邑腰鼓為大型戰鼓的配鼓,與鈸、鑔等民族樂器地位相同...
安鄉腰鼓是一種傳統民俗舞蹈。腰鼓屬打擊樂器。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鼓長約34厘米,兩面蒙皮。鼓框上有環,用綢帶懸掛在腰間,演奏時雙手各執鼓槌擊奏,並伴有舞蹈動作。簡介 腰鼓在民間十分盛行,人們跳著腰鼓舞,變換隊形,或行走或在一個場地內邊舞邊敲。同時也用於傳統秧歌舞。腰鼓最初流行於陝西,...
腰鼓是唐代宮廷樂器,由西域傳入中原,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以陶瓷燒制鼓腔,別具特色。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唐代文物。長60厘米,口徑45厘米。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七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淨的釉面上,潑灑出塊塊藍白色斑點,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美典雅。是唐代...
《雙馬腰鼓》是一種陝北鼓舞。雙馬腰鼓原名安塞腰鼓,原系陝北最流行的鼓舞,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地處古時邊垂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戌邊將士把腰鼓作為隨身攜帶的裝備,兩軍交戰時,歷來為兵遭敵襲擊時,擊鼓報警,打了勝仗時,將士們就敲鑼打鼓歡慶勝利。之後,腰鼓逐漸流向民間,成為老百姓歡慶佳節,...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這句俗語形象地道出了腰鼓在陝西省延安市安塞縣的盛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塞腰鼓”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安塞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腰鼓之鄉。歷史由來 相傳古時候戍邊守塞士卒打仗時用腰鼓助威,勝利後用它來歡慶。後來,腰鼓逐漸成為鄉村的一種娛樂活動。在安塞,...
唐黑釉腰鼓長57.8厘米,鼓面徑22.6厘米。筒形,束腰,兩頭大,腰細,中空,鼓身有七道凸弦紋。器表施黑釉,釉層瑩潤凝厚。溫作用,釉彩發生變化,形成了各種抽象的動物形釉彩斑,雞、鴕鳥、鴨、狗、猴、象、駱駝,形象生動,神態自然,奇妙無比。通體上點綴41個造型各異的月白色釉彩斑,水墨渾融,十分...
橫山腰鼓廣泛流傳於橫山縣各鄉鎮村落,是當地最為普及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深受陝北地區勞動人民喜愛,有“腰鼓正宗窩子”之美稱。 橫山腰鼓逢節必鬧,遇節必舞。它的竟打性很強,鼓手們一旦躍上場子,比不出個高低好壞決不下場。特色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橫山腰鼓分文、武兩種。“文腰鼓“俗稱”老人腰鼓“...
鎮川纏腰鼓又稱鎮川花鼓,為陝北秧歌中獨特的形式之一。內容 花鼓隊一般由40多人組成。隊分兩行,領頭者2人,1人舉“幌傘”,1人舉“虎錚”,稱之“傘頭”;隨後為武士打扮肩掛腰鼓者20餘人;之後有衣著不究,手持小鉉(小鑼)、小鈸者20多人(舊時稱“包頭”即女角,衣著花紅衫裙均男扮女裝,現均...
太平腰鼓,達州市民俗。據民間傳說,過去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是太平腰鼓的集中表演時間。正月十五那天,要舉行比賽活動,各路鼓手雲集,各顯身手,互比高低。表演時,人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穿著鮮艷的服裝,腰間斜挎著紅色的腰鼓,行走在街道或固定的場地,一邊敲鼓、一邊舞蹈,場面活潑而熱烈。萬源太平腰鼓,被...
唐魯山窯花瓷腰鼓,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七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淨的釉面上,潑灑出塊塊藍白色斑點,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美典雅。簡介 腰鼓是由西域傳入中原,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以陶瓷燒制鼓腔,別具特色。河南省的禹縣、郟縣、魯山窯等在唐代均產花釉瓷,而...
高澗腰鼓,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舞蹈類項目。歷史淵源 腰鼓是我國傳統民族藝術。鼓在我國早已出現,相傳在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即已出現,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又據《周禮•地官司徒》載,春秋、戰國時期,已專門設定了“鼓人”來管理鼓制、...
隋唐魯山窯花瓷腰鼓是隋唐時期的文物。花瓷腰鼓 長58.9cm,鼓徑22.2cm 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七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淨的釉面上,潑灑出塊塊藍白色斑點,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美典雅。腰鼓是由西域傳入中原,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以陶瓷燒制鼓腔,別具特色。河南省...
中壩腰鼓 中壩腰鼓是貢井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壩村,有一種舞姿騰挪跳躍、輕敲慢打,融合了泥土芬芳與人文精神,它就是貢井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壩腰鼓。中壩腰鼓依據不同的風格韻律有文、武之分。文腰鼓,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
吉壁腰鼓是山西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保護單位是翼城縣裡砦鎮吉壁村民委員會。基本概況 該非物質遺產屬於傳統音樂,保護級別省級。傳承保護 2023年7月1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通知(晉文旅發〔2023〕24號)》...
清代廣西金秀瑤族腰鼓 清代廣西金秀瑤族腰鼓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黔西苗族腰鼓 當代黔西苗族腰鼓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雙柏花鼓又稱花鼓、磨皮花鼓、腰鼓,其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廣泛用於民間秧歌舞和節日慶祝,深受人民喜愛。簡介 腰鼓,是滿、彝、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漢族又稱花鼓、磨皮花鼓、雙柏花鼓。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廣泛用於民間秧歌舞和節日慶祝,深受人民喜愛。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東北、華北各省和雲南省彝族地區盛行。
歷史悠久,長鼓起源於古代細腰鼓,從其形制特點、流行地域和使用場合等方面考察,它與黃泥鼓有許多共同之處,它的鼓形和公黃泥鼓猶為相似。故歷代史籍文獻記載瑤族所用此類鼓時,又稱其為腰鼓、長腰鼓、長篌、長鼓等,概是同出宋代、同出一源的姊妹樂器。 明清以前長鼓形制較多,有普通長鼓和特大長鼓,在普通長...
蜂鼓,瓷製混合擊奏膜鳴樂器,是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瑤族和毛南族等民族的一種細腰鼓。因其腰細、兩頭粗、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也稱“岳鼓”“橫鼓”“勐咽”“如叨”“長鼓”“腰鼓”“瓦鼓”“黃泥鼓”。蜂鼓形體較小,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是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在民間歌舞中,它既是重要的伴奏...
蒙古杖鼓是蒙古族傳統的一種打擊樂器,亦稱蒙古細腰鼓,源於漢、魏時期。宋代陳暘《樂書》載:“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敦煌石窟北魏壁畫和雲崗石窟北魏雕刻中有較多演奏杖鼓的場面。後傳至蒙古,元代被納入蒙古宮廷宴樂隊。據《元史·禮樂志》載:“杖鼓,制以木為框...
宋代《樂書》:“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沈括《夢溪筆談》:“唐之杖鼓,本謂之‘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日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元代記載尤詳,《元史·禮樂志》:“杖鼓,制以木為匡,細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繡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鼓身木製...
毛員鼓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樂中多見龜茲樂使用。在永陵石刻中,毛員鼓伎身體微側,右手揚起較低,拇指斜放掌心,仿佛是用指尖拍打。其頭向左傾,又似乎是在隨著鼓聲的節奏及拍打的動作而搖晃著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