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疝

發生在第12肋至髂嵴之間的腹後外側壁,後腹膜脂肪和(或)腹腔內組織臟器經過此處上腰三角或下腰三角的薄弱缺損,突出到體表所形成的腹外疝稱為腰疝,也有稱背疝。男性占65%,女性占35%,以老年人發病較多。腰疝的發病原因有多種,診斷並不困難。診斷明確後,成人腰疝以手術治療為主。

基本介紹

  • 別稱:背疝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多發群體:男性老年人
  • 常見病因:解剖因素,創傷,腹內壓增高,腰部肌肉萎縮等導致
  • 常見症狀:先天性腰疝:小兒哭鬧時在髂嵴上方、腹外斜肌最後部分與背闊肌之間有半圓形突起腫物;獲得性腰疝:多無不適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腰疝的發生包括以下多種因素,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
  
1.解剖因素
人體的腰背部相對強健,不易發生疝,但某些肌群交錯形成的腰部三角區缺乏肌肉的保護是引發腰疝的先天性因素,約占腰疝的19%。
  
2.創傷
在後天性致病因素中,約有26%為創傷性和手術源性,因為腰部的創傷或局部切口(如腎切除後)癒合不良造成腰三角區的更加薄弱。
  
3.腹內壓增高
占腰疝病例的55%,其中主要是慢性咳嗽、長期便秘、排尿不暢等各種原因使腹腔內壓增高,誘發本病。
  
4.腰部肌肉萎縮
如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引起的腰部肌肉萎縮,或肥胖性肌肉萎縮,使肌肉和筋膜的保護作用進一步降低,使腰三角區更加薄弱。

臨床表現

腰疝可分為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類型。
  
1.先天性腰疝
發生於出生後不久的小兒,一般在小兒哭鬧時在髂嵴上方、腹外斜肌最後部分與背闊肌之間,發現有一半圓形突起腫物,柔軟、無壓痛、表麵皮膚正常,常可觸及位於腫物內的腸管,按壓時可聞及腸鳴音,哭鬧時腫物增大,安靜時可回納消失,回納後在側後腹壁可觸及卵圓形缺損。
  
2.獲得性腰疝
多發生於年老消瘦者。患者多無不適主訴,僅於腰部見一緩慢增大的腫塊,腫塊質地軟而且易於回納,站立時明顯,側俯臥位時消失;部分患者有局部脹感或牽拉感。觸診可有咳嗽衝擊感。巨大腰疝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狀。

檢查

超聲或CT檢查,可發現局部缺損和進入腰部的腹內臟器。

診斷

根據病史、細緻的體檢、結合超聲或CT等影像學檢查一般即可確診。但有時需要與腎臟等側腹壁切口手術造成的側腹壁膨出相鑑別,腰疝有明顯的缺損,而腹壁膨出只見到局部肌層變薄膨出,並沒有顯著缺損環形成。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適應證①2歲以內小兒,隨年齡增長腹壁肌肉會不斷發育,局部裂隙可逐漸縮小,此類先天性腰疝可暫不手術。②沒有明顯臨床症狀的較小腰疝患者。③有明顯手術禁忌證者。
  
(2)方法均為物理方法,使用有彈性的腹帶局部保護,對於小兒患者可以等待進一步的發育後使腰疝自愈,對於成人僅能起到防止疝環進一步增大的作用,不能治癒。
  
2.手術治療
腰疝修補手術是治療的基本方法。
  
(1)適應證①2歲以上的小兒,經非手術治療疝囊無明顯縮小者。②腰疝較大且有明顯臨床症狀者。③腰疝發生嵌頓者。
  
(2)手術原則與方法可以採用開放或者腹腔鏡手術,以開放手術相對容易、對腹腔干擾少。開放手術時找到疝環,游離疝囊,小的疝囊不必切開,大的疝囊回復疝內容物後,可切除疝囊或將疝囊翻轉。小兒主要做局部組織修補;成人可放置補片,修補方法是先游離腹膜前間隙,然後置入補片做Sublay修補,補片上方的缺損可以關閉也可以不關閉。

預防

避免或減少使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減肥等;對於創傷、手術、脊髓灰質炎等情況發生後,應使用腹帶加強局部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