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

腓立比

腓立比(古希臘文:Φἱλιπποι/Philippoi)是在東馬其頓的一個城市,在公元前356年由菲利普二世建立。在十四世紀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被摒棄。

2016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希臘菲利皮(也譯腓立比)考古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腓立比
  • 外文名:Φἱλιπποι/Philippoi
  • 位於:東馬其頓
  • 建立人菲利普二世
  • 建立時間:前356年
  • 建造目標:控制附近的礦,道路等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遺址考古,

歷史沿革

起源
公元前356年,馬其頓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占領這城,加以擴充與設防。他以自己的名字“腓力”稱這城為“腓立比”PHILIPPI。建造該市的目標是為了控制附近的礦,並控制暗妃波里和尼亞波利之間的道路,從東方穿過馬其頓到西方偉大的皇家道路的一部分。後來由羅馬該撒猶流和亞古士督得名。
羅馬時代
公元前168年羅馬吞併希臘,腓立比歸了羅馬。羅馬把這城分成4個行政區:第一區以暗妃波里為首府(徒17:1),但比不上腓立比城的重要。
公元前146年,整個區域合併成為羅馬的馬其頓省。
公元前42年,腓立比城成為羅馬帝國相爭點;奧克他溫(即後來的奧古斯都)與安東尼部隊打敗布魯斯和迦修斯,於是誕生了羅馬帝國。俄克大維以這場在腓立比的得勝為榮,就把腓立比提高了地位,改稱猶利亞腓立賓西斯駐防城。11年後(公元前31年),這城改為猶利亞腓立賓西奄駐防城了。
腓立比成了羅馬的駐防城,有“小羅馬”之稱。
基督教時代
從4世紀中葉到6世紀末,腓立比建造了7個教堂,有些在規模和裝飾上可和帖撒羅尼迦、甚至君士坦丁堡最美的建築競爭。
在同一個年代,該城重建了防禦工事以更好的抵禦巴爾幹473年,該市被圍困,但未能攻取,只摧毀了附近的村莊。
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時代
6世紀末斯拉夫人547年的入侵削弱該市,毀滅了馬其頓農業經濟,619年,該市幾乎被一次地震完全摧毀,此後再未恢復。7世紀這裡還有少量的活動,但現在該市比一個村莊大不了多少。 不知何時,該市被拋棄。當16世紀法國旅行家Pierre Belon來到這裡時,這裡除了廢墟一無所有,被土耳其人當作採石場。該市的名稱被附近平原的一個土耳其村莊所繼承,該村已經消失,現在有一個希臘村莊在山上。

人口民族

腓立比人口中羅馬殖民者是主要統治階級;馬其頓人是人數最多的一城;東方人的混合。
猶太人:猶太人不多,沒有會堂。

遺址考古

1861年H. Daumet畫16世紀的旅行者注意到該市並作了簡單描述,對該市第一次考古描述是1856年的Perrot,然後是1861年的L. Heuzey和H. Daumet的著名的馬其頓考古傳教會。不過第一次挖掘直到1914年夏天才開始,不久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1920年恢復,由雅典法國學校挖掘、運輸,持續到1937年。這期間希臘劇院、廣場、長方形教堂A和B、浴室和城牆都被挖掘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希臘考古學家回到遺址。從1958年1978年考古協會和帖撒羅尼迦大學挖出了主教地區和八角形教堂、大型私人住宅、靠近博物館一個新的長方形教堂和城東necropolis的另外2座。
2016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希臘菲利皮(也譯腓立比)考古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