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側副韌帶

腓側副韌帶

腓側副韌帶為膝關節的一條韌帶。此韌帶為索狀堅韌的纖維,位於關節的外側。上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止於腓骨小頭外側面的中部。此韌帶與關節囊之間有疏鬆結締組織,與半月板之間以膕肌肌腱相隔,兩者不直接連結,當屈膝及小腿旋內時,脛側與腓側副韌帶均鬆弛。相反,伸膝及小腿旋外時則緊張,故有限制膝關節過度後伸及旋外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腓側副韌帶
  • 外文名:ligamentum collaterale fibulare
  • 科室:解剖
腓側副韌帶生理學意義,臨床解剖結構:,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

腓側副韌帶生理學意義

腓側副韌帶與脛側副韌帶有從兩側加固膝關節的作用。當膝關節彎屈和內旋時,腓側副韌帶鬆弛,允許小腿在膝關節作小範圍的迴旋活動;而當膝關節伸直時,它們拉緊,防止股骨過度前伸和旋外。
當腓側副韌帶鬆弛時,膝關節兩側受到過度內收(內翻)暴力的衝擊,均可導致腓側副韌帶受傷。
腓側副韌帶可視為腓骨長肌向上的延長部分。腓側副韌帶分為兩部,通常所指腓側副韌帶系指其淺部,其深部舊名外短韌帶,在發生上,由於脛骨及腓骨生長速度不一致,腓骨上部低於脛骨關節面,腓骨頭尖將原來關節囊下一部分形成其延長部,因此在脛骨上端後外緣有一部分無關節囊附著,而代之以膕肌腱。被牽下的關節囊延長部即腓側副韌帶深部,與脛側副韌帶相反,腓側副韌帶與外側半月板下直接相連,在外側半月板與韌帶深部之間尚隔以膕肌腱,圍繞以滑膜鞘,在外側半月板外緣之後,形成一斜行的溝。脛腓側副韌帶的位置均偏於膝關節的後方,屈膝時側副韌帶鬆弛,脛骨可稍有旋轉活動,才能管制外展、內收或旋轉活動;伸膝時,側副韌帶緊張,膝關節變得穩定,可以防止膝過度伸直,小腿外旋時,腓側副韌帶鬆弛,有時可扭轉,捲曲及突出。

臨床解剖結構:

膝關節側副韌帶分為內側副韌帶(MCL)和外側副韌帶(LCL),是膝關節內、外兩側的主要穩定裝置。分別包括在膝內、外側間隔內。

內側副韌帶

內側副韌帶、半膜肌、鵝足肌腱、後關節囊的膕斜韌帶部分均包括在內側間隔。Hughston等將膝關節內側支持裝置分為三部分,即前、內、後。
內側間隔的支持結構在內側的範圍自髕腱到後交叉韌帶(PCL)。內側副韌帶的前側1/3比較鬆弛,表層被股四頭肌伸膝支持帶覆蓋。中1/3為結實的結構,其由脛側副韌帶加強。增厚的內側關節囊韌帶的後1/3被稱為後斜韌帶。通過半膜肌腱關節囊壁及膕斜韌帶腱膜的動力穩定作用而增加它的功能,而且腓腸肌內側頭提供內側間隔的動力性支持作用。
由於韌帶由組織層次及疏鬆層組成,Warren及Marshall描述了膝關節內側部分層次概念。膝關節內側支持結構分成3個層次:
第1層為最淺的筋膜層,包括深筋膜或淺筋膜並擴展到自髕骨及髕腱前側至膕窩後側中線。縫匠肌抵止於筋膜纖維網並且沒有像下層股薄肌和半腱肌那樣的明顯的腔性結構。前側遠端,第1層與縫匠肌止於脛骨骨膜。後側,此層擴展為腓腸肌兩個頭和膕窩結構表層的筋膜。
第2層是內側副韌帶淺層的平行纖維。Brantigan和Voshell把此韌帶描繪為具有垂直部分和斜形部分,在膝關節屈曲時的作用不同。垂直部分和斜形部分止於關節水平以下5cm,鵝足的後側。內側韌帶淺層前部分平行纖維,圍繞膝關節屈曲軸分布,使運動範圍中保持持續緊張。後側,淺層韌帶的斜形纖維在後內角部分與深層混合,從而形成在屈曲時鬆弛的後斜韌帶。前側,1、2層形成連線結構,並擴展到股內側肌的邊緣。位於1、2層後內角之間的是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
後內關節囊即後斜韌帶,由半膜肌肌腱、關節囊壁及膕斜韌帶腱膜增加其動力穩定作用。半膜肌向遠端發出2個擴展部分。第1為膕斜韌帶自位於脛骨後內側部分的止點穿出,至腓腸肌外側頭的止點。當膕斜韌帶收縮時,其前內側拉緊關節囊的後部分。第2為後側關節囊及內側半月板的后角,此部分也可以拉緊後內部分並使內側半月板在膝關節屈曲時拉向後側。前內側肌腱沿脛骨內側面延續,止於內側副韌帶淺層的下面。此直頭附著於關節水平線下的脛骨後內側。半膜肌遠端部分向遠端延續形成膕肌表面的纖維性部分並融入脛骨內側骨膜。半膜肌使脛骨屈曲、內旋,收縮內側半月板的后角,並通過膕斜韌帶拉緊後關節囊。
第3層為真正的膝關節囊,位於內側韌帶淺層的深部。第3層增厚形成垂直方向的短纖維束,即內側副韌帶的深層,或內側關節囊韌帶。此深層韌帶自股骨延續到半月板及脛骨邊緣的中部。深韌帶的半月板股骨部分在淺韌帶附著點的頭部融入其內。解剖已經表明在有的關節,此韌帶存在另一個分開的附著點。關節囊進入到脛骨半月板相對鬆弛並較短,使內側半月板不能過度活動。冠狀韌帶通常是自上層淺韌帶分出的結構。第3層其他部分隨滑膜腔外行,向近端延伸到髕上陷窩,向遠端至半月板脛骨韌帶。2、3層在後側混合形成如同後內關節囊斜形纖維的疏鬆結構。
Hughton等認為,後側斜形韌帶是對抗膝關節外翻壓力的主要內側支持結構。儘管後側斜形韌帶在半膜肌肌腱抵止的作用下屈曲時比較鬆弛,但後側斜形韌帶在屈曲最初60°時起到明顯的穩定作用。Muller也認為在伸膝時,後側斜形韌帶對抗外翻鬆弛作用最大。同時後側斜形韌帶及脛側副韌帶在功能上是獨立的,但都是有動力的,前者為半膜肌肌腱,後者為股內側肌。同時他認為脛側副韌帶在膝關節屈曲時有防止脛骨在股骨上的外旋作用。然而防止外旋主要是後側斜形韌帶。
Warren等認為膝關節內側主要的穩定結構是長的脛側副韌帶,特別是前側纖維。前側5mm在屈曲時保持緊張,並在此位置外旋時對抗外翻壓力。脛側副韌帶淺層後2/3在膝關節屈曲時輕度鬆弛,從而作為後側對抗外翻及外旋的動力。脛側副韌帶淺層斜形或後側部分,即Hughton認為的後側斜形韌帶,是膝關節囊後側增厚的部分,在此部位牢固的接觸、附著於內側半月板。
鵝足是半腱肌、縫匠肌、股薄肌的共同最終止點。半腱肌起自坐骨結節,越過大腿,通過融合韌帶的方式止於脛骨上部分。半腱肌與半膜肌一樣,由坐骨神經支配,由股深動脈及膕動脈供血,但半腱肌在坐骨結節起點稍稍偏外,於脛骨內髁的抵止稍稍偏淺、後。股薄肌起自恥骨聯合,在大腿平行於半膜肌及半腱肌,止於脛骨內側部分的鵝足。由閉孔神經的前支支配,其血供來自3個主要的來源:股深動脈、閉孔動脈及旋股內動脈。縫匠肌起始位於所有內側肌肉的近端,發自髂前上棘,遠端以鵝足形式止於脛骨內側部分。其血供及神經支配分別來自股動脈及股神經。

外側副韌帶

髂脛束、外側副韌帶、膕肌腱和股二頭肌包括在外側間隔內。Hugh-ton等將膝關節外側支持結構分成3個部分:前、中、後側1/3。結構的外側範圍包括自髕腱到後交叉韌帶(PCL)。前1/3比較薄、鬆弛,其表面由股四頭肌伸肌支持帶覆蓋,前1/3包括向後擴展的關節囊韌帶,其範圍自髕腱外側緣及髕骨到髂脛束的前緣。前1/3的外側關節囊韌帶與股骨之間沒有連線。外側韌帶中1/3由髂脛束及其深層的關節囊韌帶構成,向後延伸到外側副韌帶。髂脛束可以提供動力/靜力穩定性,增強中1/3的部位。外側關節囊韌帶的中1/3部分向近端與股骨外上髁附著,遠端到脛骨關節的邊緣。後1/3包括關節囊及非關節囊韌帶,形成被稱為“弓形複合體”的單一功能單位。此單位由腓側副韌帶、弓形韌帶及膕肌組成。後1/3由於有來自腓腸肌外側頭、膕肌、股二頭肌的動力而增強(圖16-37)。
Seebacher認為,與膝內側相似,膝外側部分有3層結構。
第1層即最淺層,由髂脛束及其前方擴展部分股二頭肌淺層及其向後擴展部分構成。髂脛束提供動力/靜力支持,此結構由髕上囊延續到膕窩。Terry等研究了髂脛束、作為膝外側靜力/動力穩定動力的作用。髂脛束在解剖上分為腱膜層、淺、中、深及關節囊滑膜層。腱膜層位於髕骨和髕腱的表面,其下為淺層,由股外側肌、髂脛束、外側髕腱及股二頭肌組成。中層形成交叉的波狀,加強髂脛束。深層增厚加強髂脛束的淺層。
第2層由股四頭肌的支持帶形成,後側由2條髕股韌帶形成。後側韌帶加入外側肌間隔的終末纖維,遠端向後止於腓腸豆(腓腸肌內籽狀纖維軟骨)或後外側關節囊止點的增強處及股骨髁上的腓腸肌外側頭。髕骨一半月板韌帶附著於外側半月板,向下止於Gerdy結節(脛骨前肌結節)。在股四頭肌支持帶及髕股韌帶之間為LCL(外側副韌帶)。
第3層為最深層,附著於脛骨及股骨的邊緣。關節囊如冠狀韌帶一樣附著於外側半月板。膕肌腱穿過冠狀韌帶的1個裂口附著於股骨。後側,弓狀韌帶跨越膕肌及其發自股骨、腓骨肌腱間連線處。後外側關節囊由膝側副韌帶、弓狀韌帶及膕肌腱組成。弓狀複合體的支持功能由於股二頭肌、膕肌及腓腸肌外側頭的動力性作用而增強。
儘管LCL在屈曲時放鬆,但其可能是主要的膝關節伸直時的外翻穩定力。弓狀韌帶是膝關節後外側部分,其緊靠LCL後側,位於關節囊的2層之間。弓狀韌帶通常被膝內側血管分開。弓狀韌帶的內足加入了斜形韌帶的纖維。膝關節後外側部分通常稱為膕斜韌帶。Hughton及Eller對弓狀複合體的描述包括LCL,膕肌腱、腓腸肌的內、外側頭。膕肌即此四角形複合體的最後部分,是具有逆轉起止點的組成。近端附著處(起點)為其腱性部分,其肌腹位於遠端。基本功能是使膝關節內旋,通過憑藉關節波狀關節面即收縮外側半月板後側部分,從而完成膝關節“解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