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驚 ,臟腑驚證之一。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脾驚
- 常見症狀:小兒驚風、兼五心熱、乾嘔
脾驚 ,臟腑驚證之一。
脾驚 ,臟腑驚證之一。出《小兒病源方論》。小兒驚風,兼五心熱、乾嘔。...
慢驚風・脾腎陽虛證(chronic infantile convulsion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是2013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脾腎陽虛,溫化無權,虛寒內生,以精神軟弱,嗜睡昏沉,手足蠕動,面色s白,額汗津津...
如過驚過喜,既可損傷心,又可累腎;郁怒太過,既可傷肝,又可影響心脾;憂思內傷,既可傷脾,又可影響心肺等髒。由於心肝脾三髒在人體生理活動和精神心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情志內傷,最易損傷心肝脾三髒:過於驚喜易傷心,...
快脾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直指小兒》卷二。具有和胃祛風之功效。主治小兒慢驚,脾困不食。組成 大南星(銼如棋子塊,用生薑一兩切,川厚朴一兩銼碎,水三升同煮,令南星透,去姜、朴,只用南星,切,焙)一兩,白茯苓半兩,...
臨床表現直腸滑脫不收,肛門有下墜感,兼見頭暈,耳鳴,神疲睏倦,動則氣促,腰膝酸軟無力,夜晚尿頻,大便溏瀉或乾結難排,舌淡。脈沉弱。脾虛 1·指脾氣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機。多因脾陽虛,中氣不足所致。症見面色不華、眩暈、易汗...
和胃祛風。主小兒慢驚,脾困不食。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甘草、生薑煎湯調下。摘錄 《直指小兒》卷二 《普濟方》卷二十五引《家藏經驗方》方名 快脾散 組成 甘草20兩(炙),草果子10兩(不去皮),生薑40兩,鹽15兩。主治 脾...
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候出入均調,即以舌接唇齒,內外漱練精液,未得咽。復前法閉息內觀。納心丹田,調息漱津,皆依前法。黑輕可治死還生,紅赤傷寒痰積停,赤青脾受風邪證,青黑脾風作慢驚。
脾在志為思,思即思考、思慮,是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如《靈樞-本神》說:“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思,雖為脾之志,但與心主神明有關,因為“心為臟腑之主,而總統魂魄,並該意志,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
小兒慢驚、慢脾風證。文獻摘要 《古方匯精》:“治小兒慢驚、慢脾風證。遠志、白僵蠶、制附子、天麻、乾薑、硃砂各八分,白芥子、制膽星、黑甘草各一錢,冰片一分,西黃五厘。各取末和勻研極細。每服二分,用金銀器並黨參、...
過喜傷心,耗傷心血;大怒傷肝,肝不藏血,肝血虧虛;憂思傷脾,脾失健運,生血不足;悲哀傷肺,肺氣消耗,氣不生血;驚恐傷腎,消耗腎精,精血同源,精血兩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可通過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影響...
小兒脾常不足。病機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稟賦不足、元陰虧乏,後天調攝失宜、脾失運化,均可造成氣機不利,津液運行不暢,日久可使痰濁內生。若復受於驚,驚則氣亂,痰隨氣逆,上蒙心竅則神昏;橫竄經絡,引動...
五臟氣逆而為病的症候,這不包括五臟氣機失調的複雜症候,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對臨床辨證治療有指導意義。解讀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
大醒脾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具有順氣醒脾,祛風化痰之功效。主治小兒吐瀉,脾困不能食,痰喘驚風等。組成 天南星、白茯苓、陳皮各一分,全蠍(焙)、甘草(炙)、白附予(炮)、蓮子肉、人參、木香各五厘,陳倉米二百粒。...
過喜傷心,耗傷心血;大怒傷肝,肝不藏血,肝血虧虛;憂思傷脾,脾失健運,生血不足;悲哀傷肺,肺氣消耗,氣不生血;驚恐傷腎,消耗腎精,精血同源,精血兩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可通過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影響...
精神萎弱,嗜睡昏迷所致的慢驚風。加減化裁 回陽,加附子。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壽世保元》:“慢驚、慢脾危惡之證,藥力不到者,但看兩腳面中間陷處有太沖脈,即灸百會穴三五壯,炷如小麥大,灸後仍以醒脾之劑調之。”
本方治證為脾胃虛弱,健運失司,而致食積內停,氣機不暢,治宜健脾消食,標本兼顧之法。方中陳皮、枳實理氣化積;山楂、麥芽、神曲消食和胃;人參、白朮益氣健脾,以助運化。諸藥相合,消補兼施,標本同治,脾健食消。運用 1、本方...
憂鬱惱怒,精神緊張,易致肝氣鬱結,木郁不達,橫逆犯脾;憂思傷脾,土虛木乘,均可使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常,遂致本病。正如《景岳全書·泄瀉》曰:“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夾食,致傷脾胃。”辨證要點 素有胸脅脹悶...
1、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能。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濕。2、茯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