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經

①足太陰脾經之簡稱。

②指推拿穴位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中醫解讀,一、足太陰脾經,二、推拿穴位名,中醫套用,一、足太陰脾經,二、推拿穴位——脾經,

概念

①指足太陰脾經。
②推拿穴位名,位於拇指遠端的指腹面或拇指橈側緣。

中醫解讀

一、足太陰脾經

十二經脈之一,《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本經自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起始,經核骨(第一跖趾關節)後面,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商丘),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再沿脛骨內緣,向上交叉淺出於足厥陰肝經的前邊,經過膝關節,沿大腿內側前邊,進入腹腔,入屬脾臟,聯絡胃府,再向上貫穿膈肌,夾食道兩旁,連繫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通過膈肌,流注心中。脈氣由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屬脾絡胃,與心、肺、腸有直接聯繫。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為表里,前後流注次序中足陽明胃經循行至足太陰脾經再循行至手少陰心經。

二、推拿穴位名

推拿穴位名。見陳氏《小兒按摩經》。又名脾土、脾經。①位於拇指遠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虛弱之疳積之泄瀉等。《針灸大成》卷十:“飲食不進,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黃,四肢無力用之。”②位於拇指橈側緣。

中醫套用

一、足太陰脾經

本經發生病變主要病證分為外經病候和內臟病候。外經病候表現為身體困重,肢倦乏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痛,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內臟證候表現為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噯氣,嘔吐,便溏,黃疸,水腫等。
本經穴主治“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瀉,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氣不暢,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脾大絡病症,實證,渾身酸痛;虛證,百節鬆弛軟弱。

二、推拿穴位——脾經

(一)操作方法
1、一手將患兒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橈側緣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節羅紋面,稱補脾經;
2、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稱清脾經;
3、補脾經和清脾經統稱推脾經,往返推為平補平瀉,稱清補脾經。
(二)功效
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三)適應證
1、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2、濕熱熏蒸、皮膚發黃、噁心嘔吐、腹瀉、痢疾等;
3、治療脾胃不和導致的飲食停滯、胃脘痞悶、吞酸納呆、嘔吐腹瀉等;
4、小兒體虛,正氣不足,患斑疹熱病時,可推補本穴。
(四)注意事項
小兒脾胃薄弱,多用補瀉,體壯邪實者方用清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