脎,拼音讀脎,英文名稱為osazone,別稱為糖脎。脎是指含兩個相鄰腙基的一類鹼性化合物。由同一個分子內的兩個羰基和兩個分子的苯肼縮合而成。脎是醛酮化合物的衍生物,是一類常見、重要的有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脎
- 外文名:osazone
- 拼音:sà
- 特點:糖與苯肼縮合而成的化合物
- 筆畫數:10
- 作用:鑑定糖的化學結構
簡介,舉例,套用,
簡介
脎,拼音sà,有機化合物的一類。
鄭碼:QOF,U:810E,GBK:EBDB,五筆:EQSY,
筆畫數:10,部首:月
脎(Osazone),也稱糖脎,是糖類的苯肼衍生物。在早年研究糖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糖很難結晶,成為漿狀物質。Fisher用氨基脲、苯肼等試劑與糖縮合,形成結晶化合物,以便於提純,提醇後再分解得回純的糖,其中最重要的是苯肼與糖的衍生物-糖脎。費歇爾在當年研究糖的構型時,採用了分析各種糖生成的糖脎的方法,因為不同的脎結晶形狀不同,熔點不同,生成時間也不同。
舉例
以葡萄糖為例,生成糖脎的反應需用三分子的苯肼與一分子的糖進行反應。當苯肼用量為一摩爾時,得到苯腙。第二分子苯肼將C-2羥基氧化為酮,然後第三分子苯肼與酮反應形成脎,但苯肼是還原劑,不起氧化作用,如今認為苯腙互變異構發生1,4-消除,轉化為亞氨基酮,再與兩分子的苯肼成脎的黃色晶體。如下圖所示的反應結構式:
脎的形成可以作為糖的定性反應和衍生物的製備。若兩種糖形成同一種脎,則可推知二者的C3~C6部分具有相同的結構,因而可以作為結構鑑定的依據。
套用
中藥總苷成分群差式蒽酮-糖脎定量測量方法的建立:目的建立中藥複方總苷類成分的定量測定方法——差式蒽酮-糖脎比色法。方法用蒽酮比色法測定中藥總糖苷(包括糖類)的量,然後採用糖脎硫酸顯色法測定還原性糖類的量,兩者相減,即得中藥總苷類成分的量。
結果蒽酮比色法的反應在6 h內完成;測定波長為620 nm;線性範圍在80~180μg/mL,R2=0.994;回收率為99.2%,RSD為1.35%。糖脎硫酸顯色法的反應在4 h內完成;測定波長為412 nm;線性範圍在2~12 mg/mL,R2=0.991;回收率為99.5%,RSD為1.98%。
採用本法測得補陽還五湯、六味地黃丸、穿心蓮片、黃芪注射劑、茯苓多糖口服液5種中成藥總苷的量依次為15.1、26.0、6.68 mg/g及21.3、16.9 mg/mL。
結論:首次創立了中藥複方中總苷類成分定量測定方法,通過蒽酮比色法與糖脎硫酸顯色法差值測算建立起以糖苷鍵為特徵的成分群分析方法。方法學證明本法有較好的精確度,能用於中藥總苷成分群的定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