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狼鰭魚是產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的晚侏羅世(J3)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脆弱狼鰭魚
- 外文名:Lycoptera fragilis Hussakof,1932
- 形成時代:晚侏羅世(J3)
- 產地:朝陽市建平縣
脆弱狼鰭魚是產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的晚侏羅世(J3)的化石。
脆弱狼鰭魚是產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的晚侏羅世(J3)的化石。特性描述體呈紡錘形或長紡錘形。頭部膜質骨具有薄閃光質層。頂骨大,上-間顳骨不十分發育。具顳孔。最大耳石位於聽壺內,呈五角形或六角形。口裂中等大小,上頜骨長大,前...
脆弱狼鰭魚是產於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的晚侏羅世(J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體呈紡錘形或長紡錘形。頭部膜質骨具有薄閃光質層。頂骨大,上-間顳骨不十分發育。具顳孔。最大耳石位於聽壺內,呈五角形或六角形。口裂中等大小,上頜骨長大,前上頜骨很小,輔上頜骨一塊,齒骨大,在口緣及副蝶骨腹面均生有錐形...
吉南魚(Jinanichthys)。1963年劉憲亭等曾把在遼西九佛堂組地層中發現的一種魚類命名為“長頭狼鰭魚”,1994年,張江永進一步研究後將其修訂為“長頭吉南魚”。1995年,金帆等又提出,應該把在遼西發現的“常氏魚”、“遼西魚”和脆弱狼鰭魚等都歸入吉南魚類。所以,吉南魚是遼西一種比較多見的早期魚類。近年來...
在對標本的觀察中發現,其肱骨下方有一紡錘形的團聚物,包含有狼鰭魚的骨骼碎片。結合現生鳥類、鱷魚的消化系統對比,研究者將其解釋為鳥類的食團,食團的形成依賴於肌胃的收縮和消化道的逆蠕動作用。遠古時代人類群體內的暴力衝突 Nature封面:肯亞北部Nataruk的一個男子頭骨。Nature雜誌第7586期封面文章的頭骨圖...
這一地點曾經發現大量保存精美的狼鰭魚、滿洲鱷以及一些翼龍和鳥類化石。 胚胎化石傳達了最明確的信號:翼龍,與鳥類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卵生而非胎生。汪筱林介紹,翼龍是恐龍的近親,二者生活在同一時代,是第一個飛向藍天的爬行動物,人們經常將翼龍誤認為是“會飛的恐龍”。翼龍起源於約2.2億年前的晚三疊世,絕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