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頭吉南魚

長頭吉南魚

一種魚類化石。1988年,馬鳳珍、孫家儒根據在吉林南部通化發現的一種魚類化石標本,建立了吉南魚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頭吉南魚
  • 外文名:Jinanichthys
  • 特徵:體細長 呈紡錘形
  • 全長:約70mm
  • 脊椎:約47個,
  • 尾椎:約23個
命名:,屬征:,描述:,

命名:

吉南魚(Jinanichthys)。
1963年劉憲亭等曾把在遼西九佛堂組地層中發現的一種魚類命名為“長頭狼鰭魚”,1994年,張江永進一步研究後將其修訂為“長頭吉南魚”。1995年,金帆等又提出,應該把在遼西發現的“常氏魚”、“遼西魚”和脆弱狼鰭魚等都歸入吉南魚類。所以,吉南魚是遼西一種比較多見的早期魚類。近年來,在葫蘆島建昌縣牛角溝發現了一種魚類化石,經張江永鑑定也屬於吉南魚。
長頭狼鰭魚是劉憲亭等(1963)根據采自河北圍場和遼寧喀左,建昌的魚化石建立的一個新種.馬鳳珍,孫嘉懦(1988)在研究吉林通化三棵榆樹剖面的魚化石群時,認為該剖面標本與遼寧的2321標本屬於同一個種——長頭狼鰭魚,但將該種劃出狼鰭魚屬,建立了新屬新種——長頭吉南魚.

屬征:

體細長 呈紡錘形,最大體高位於頭後,體高約全長的1/6.頭大,頭長大於體高,約為全長的1/4,頭高與體高近與相等。鰓蓋骨略呈圓形。前鰓蓋骨上、下枝近等長,兩枝外緣交 角略大於直角。前上領骨小,有齒。上領骨大。齒骨有明顯的冠狀突,口緣具齒。副蝶骨腹面和內翼骨內面均有齒。背鰭臀鰭相對,其起點明顯靠前。背鰭基較短。尾鰭分叉,鰭條15根。

描述:

體細長,背緣平直。全長約70mm。最高部位居頭後,向後逐漸變細。全長約為體高的7倍,為頭長的4倍。頭長遠大於體高,頭高與體高相近。脊椎約47個,其中尾椎約23個。椎體高大於長。脊索穿孔較大。軀椎神經弧未癒合。肋骨 20一21對,長達腹緣。有上神經棘和上髓弓小骨。尾骨骼和鱗片均觀察不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