脁

脁,拼音tiǎo,注音ㄊ一ㄠˇ,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10畫,繁體部首肉部,倉頡BLMO,鄭碼QVRD,四角72213,結構左右,電碼2594,筆順ノフ丶一ノ丶一フノ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脁
  • 拼音:tiǎo
  • 部首:月
  • 字碼:U+8101
  • 五筆:EIQN(86),MUQI(98)
  • 解釋1:農曆月底月亮出現在西方
  • 解釋2:盈餘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音韻方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ㄊ一ㄠˇ)
1、農曆月底月亮出現在西方:“朒脁警闕,胐魄示沖。”
2、盈餘:“盈者謂之脁,不足者謂之朒。”
3、快速。
4、日食。
UNICODE
脁字UNICODE編碼U+8101,10進制: 33025,UTF-32: 00008101,UTF-8: E8 84 81。
脁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o offer flesh in sacrific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脁【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土吊切《集韻》他吊切,音糶。《說文》祭名。《廣韻》祭也。《集韻》祭肉。
又《集韻》醜照切,音朓。義同。
又《集韻》餘招切,音遙。好也。《揚子·方言》脁,說好也。《注》謂姅悅也。《正字通》從肉,與朓、朒字別。朓從日月之月。別詳月部朓字注。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脁【卷四】【肉部】
祭也。從肉兆聲。土了切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英字典] tiau1 [台灣四縣腔] tiau5 [梅縣腔] tiau1 [海陸豐腔] tiau5
◎ 粵語:tiu3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l̥ʰews
肉旁:祭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吐雕
平聲
四等
開口
下平三蕭
tʰieu
tʰieu
tʰeu
tʰeu
tʰeu
tʰeu
tʰɛw
tiao1
theu
theu
月[出/見]西方又吐了切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他雕
十二蕭
平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