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迎建,1953年生,祖籍江西都昌,出生於江西星子。1988年畢業於江西師大,獲文學碩士學位。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贛鄱文化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5年獲得“江西省優秀社科普及專家”稱號。現為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江西省國學文化研究會會長,江西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江西詩詞》主編,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理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中心兼職研究員,南昌大學特聘教授,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導師。代表著作有《近代江西詩話》《一代宗師陳三立》、《民國舊體詩史稿》《朱熹詩詞研究》《昭琴館詩文集箋注》等。近年編著有《廬山歷代詩詞全集》《鄱陽湖歷代詩詞集注評》,其中《鄱陽湖歷代詩詞集注評》獲得2014年“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二等獎”的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迎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星子縣人
- 出生日期:1953年生
- 職業:詩人,學者
- 性別:男
個人簡介,著述簡介,主要研究方向,在研項目,編著方面,部分論文,自述治學經歷,賦作之一,詩作略摘,
個人簡介
胡迎建,筆名湖星,字建之,1953年出生於星子縣,祖籍都昌。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員。曾任星子縣誌辦主任,縣誌主編,1985年入江西師範大學,師從胡守仁、陶今雁先生,198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江西省古籍整理規劃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研究員。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帶頭人之一,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中心兼職研究員,江西省國學文化研究會會長,江西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江西詩詞》主編,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編委會編委,江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第五、第六屆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為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1999年4月~5月在揚州大學中國文化所博士點作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古近代文學及江西文獻。
著述簡介
胡迎建先生學問嚴謹,多年來致力於江西文化名人的研究,孜孜不倦,著述頗豐。
所著《近代江西詩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出版),獲江西省第六屆社科成果二等獎;校注《廬山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獲1996年江西社科院一等獎;編注《廬山詩文金石廣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選注《江西古文精華·遊記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獲江西省青年社科成果一等獎;主持《江西名山志叢書》的編輯,獲2002年江西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此外還編著《畫家墨場套用寶典》,選注《滕王閣詩詞百首》,箋注其祖父胡雪抱詩文集《昭琴館詩文集箋注》。還曾先後應邀為江西美術出版社編校《中華正氣歌》、《八大山人全集》、《珠山八友》等圖書。參加《二十四史全譯》、《全宋詞釋注》的譯註工作。此外,還被應邀撰寫重修《清史》中的江西十餘人傳記,為《20世紀中國文學史》(教育部推薦跨世紀教材)、《中華文學通史》修訂本撰寫舊體詩詞章節。近年編著有《廬山歷代詩詞全集》《鄱陽湖歷代詩詞集注評》,其中《鄱陽湖歷代詩詞集注評》獲得2014年“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二等獎”的榮譽稱號。
胡迎建先生對於詩詞、書畫、佛理皆有所通,以詩為甚。曾獲中國酒茶詩一等獎,海內外城市風光詩大賽三等獎。有聯語鐫於南昌佑民寺、南昌象湖萬壽宮、翠岩寺、高安大愚寺,弋陽縣疊山書院、遼寧營市天后娘宮等地。以繩金塔大戲台一聯28個字為著名,高約三丈。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年有聯語入選《中國對聯作品集》,評為“中國對聯創作獎”。
除學術著作外,少好吟詠,自少年至老年吟詠不斷,詩篇頗豐。個人文集有《帆影集》、《湖星集》、《雁鳴集》、《輕舟集》、《逝川集》、《瑩鑒集》、《胡迎建序跋集》。
主要研究方向
(一)詩學:宋詩、近十年來轉而研究近代、民國至當代詩詞的研究
(二)江西古文獻的研究,古籍校注與研究;
(三)江西學術史研究
在研項目
《陳三立與同光體詩派研究》 200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近代江西詩廣存》、《鄉詩摭譚》
《廬山歷代詩詞全集》,任常務副主編,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江西學術史》副主編,擔任《清代卷》主編, 省社科重點項目
《朱熹詩詞研究與選釋》,2009年省社科院課題
編著方面
《近代江西詩話》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江西名山志叢書》主持編纂, 江西人民出版社自1996至2002年陸續出齊,
江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1年)
《廬山志校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當年省社科院一等獎
《廬山詩文金石廣存》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
1998年江西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1年)
《江西古文精華·遊記卷》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當年省青年社科成果一等獎
《江西古文精華·詩詞卷》(合作)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畫家墨場套用寶典》編著 江西美術出版社2005年1月
《一代宗師陳三立》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省社科院2004年院級課題2006年省社科院一等獎
《民國舊體詩史稿》1997年國家社科規劃課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2007年江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年華東圖書獎一等獎。
《胡迎建序跋集》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3年12月
《江西頌》三字韻文加註解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重點圖書
《獨上高樓·陳寅恪》 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次年11月香港中華書局再版
《茶吟遣興》編撰 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江姓史話》(中華姓氏文化叢書之一)編著 2003年江西社科院院級立項課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江西省人物誌》常務副主編 方誌出版社2007年12月 省社科2003至04年重點課題
《滕王閣詩詞百首》 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年6月
《昭琴館詩文集箋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八大山人全集》標點校審,本人為主,江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獲2000年度國家圖書獎。
部分論文
《朱熹詩歌藝術初探》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高校文科學報摘報》
《新發現的邵堯夫詩集二種附輯佚詩四十九首》 《文獻》1988年第4期
《論陸九淵文道合一觀及其文》《晉陽學刊》1998年第1期
台灣《孔孟月刊》1998年第3期。
《論楊萬里的文學思想及其詩論》《江西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試論杜甫對陶淵明的傳承與創新》紀念杜甫誕辰1290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收入《杜甫與唐宋詩學》 台灣里仁書局2003年6月出版。
《論晏殊詞》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4期
《論朱熹詩中的理趣與景趣》 《中國書院論壇》第二輯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年8月
《劉辰翁與江萬里》 《江萬里研究文集》第二輯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6月
《說歐陽修廬山高》 《古典文學知識》2003年第2期
《辛棄疾詩歌散議》 收入《辛棄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2月出版
《談稼軒詞中的月與風月》
《辛棄疾研究新探索》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7月
《〈珠玉詞〉校箋本辨正》 《撫州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
《論李覯的詩》 《撫州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
《說歐陽修廬山高》 《古典文學知識》2003年第2期
《西江第一樓—漫話滕王閣的詩文》 《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4期
《眼高百代古無比,書法畫法前人前》—恭讀〈八大山人全集〉》
載《美術之友》2000年第6期
《論陸九淵文道合一觀及其文》 《晉陽學刊》1998年1期,載台灣《孔孟月刊》1998年第3期
《論歐陽修七言古風之得失》 《廬陵文章耀千古·全國首屆歐陽修學術論文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獲江西社科院1998年度江西社科院三等獎,此文並載台灣《中華詩學》刊物?
《論楊萬里的文學思想及其詩論》 《江西社會科學》1999年3期;並載《全國第二屆楊萬里學術論文集》江西高校出版1999年9月出版
《朱熹在南康軍》 《朱子學刊》1996年,黃山書社
《黃爵滋著作考略》載《文獻》2000年第1期
《江西先賢著作刊刻述略》 《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2期
《略論泰州學派中的江西學人》 《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
《清初江西三大學派歧異述略》 《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試論四庫總目的歸類得失》 《古籍研究》 1994年
《試論杜甫對陶淵明的傳承與創新》紀念杜甫誕辰1290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收入《杜甫與唐宋詩學》台灣里仁書局2003年6月出版。
《論抗戰時期舊體詩的復興》,刊於《抗戰史研究》,江西省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2年)
《論南社與同光體》 台灣《中華詩學》1999年17卷第4期、《江蘇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16卷《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第一期
《中華詩詞學會的成立及其回響》詩詞叢刊2005年12月,〈中華詩詞〉2007年5期
《論現代舊體詩壇上有建樹的名家》 中國韻文學刊2005年12月
《試論民國舊體詩的嬗變與發展》 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
《周作人的苦茶詩及其影響》 《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1999第4期總18期
《〈清詩紀事〉刊誤舉隅》 安徽《古籍研究》1999年第2期並載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辦公室編《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99年?
《論哲理詩人馬一浮》 中華詩詞學會主編《中華詩詞十五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陳三立詩歌散論》《江西社會科學》1990年第2期,《九江師專學報》1990年第1期
《論陳三立政治思想的三個階段》 《南昌大學學報》2000年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3期(總102期)文摘
《近現代甘肅詩歌概述》 《甘肅詩詞》2000年第4期?
《同光體與陳三立的詩學觀》 《藝文論叢》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
《五四後中華詩詞發展概述》 載黃修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論王易的詩學觀與詞曲史研究》 《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9期
《南史今譯·儒林、文苑·宗室》等部分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
《論道光年間的江西詩人群體》 《江西社會科學》 2005年5月
《散原精舍詩文集刊誤舉隅》 《古籍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江姓的由來》 《尋根》雜誌河南大象出版社 2005年1月
《道教名山龍虎山》 《尋根》雜誌第8期 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8月
《華林胡姓源流考》 《尋根》雜誌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3月
《論陳廷敬的詩學淵源》 《陳廷敬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並載《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月
《上海古籍版《茗柯文編》勘誤》《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9月
《論陳三立詩奇境獨辟,鍛鍊求新》《文學遺產》2006年第六期
《論黃庭堅的題畫詩》 《九江學院學報》2007年2月總138期
《論陳三立的古文成就》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文廷式與陳三立》 《贛文化研究》2005年5月
《從[太平寰宇記]中的江西部分看樂史撰著的成就與不足》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3月31日
《高燮詩學思想與詩歌創作初探》 《南京理工大學報》2008年4月日第二期
《論張之洞的詩學主張及其詩作》 《學術研究》2008年第9期
《陶淵明[游斜川]詩序地名索解》 《文學遺產》2008年第3期
《論歐陽修詠物詩》 入選《歐陽修國際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8年5月
《江西文獻的珍貴彙編豫章叢書》 《文史知識》1998年第1期?
《宋代文人筆下的江西山水名勝》《千古紫陽堤》 《黃庭堅書法與題畫詩》
《文史知識》2008年第十一期
《試論新文學興起前後五十年間舊體詩之嬗變》 《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三輯復旦大學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5月
《劉淑英的生平及其詞作》 《詞學》第二十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8年
《論陸游的詩酒人生》 《藝文論叢》第六輯2008年12月
《論鄱陽湖詩歌的山水內涵》 鄱陽湖學刊2009年第1期
《論陳三立的詩學觀》 《南昌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論胡先驌的詩學批評》 《江西師大學報》2009年第四期
《歷代廬山詩歌對山水詩創作的啟示》 《九江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贛文化中的傳統學術思想之傳承與研究》
《江西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論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3月
《論江右王學如何致良知》, 載《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並載台灣《孔孟學刊》2010年第2期
《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中華詩詞述評》 《中華詩詞》2009年10期
《大陸近三十年來古典詩詞創作漫談》 台灣《國文天地》2009年12期
《論胡先驌的詩歌創作》 《中國韻文學刊》2010年第4期
《論南社裡的宗宋詩人》 《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五十年來的八大山人研究綜述》 《江西科枝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自述治學經歷
潛心文史,其樂無窮
我從事科研三十餘年,而今鬢添星霜,不知老之將至。青年時的蹭蹬不遇,使我倍加珍惜時光。
八十年代初,我調入星子縣政府辦公室,負責地名辦、縣誌辦與宗教事務,曾二次參加省地方志學習班,研閱同治版《星子縣誌》、康熙版《廬山志》,充實了我對星子與廬山歷史地理的知識,養成蒐集資料細大不捐的習慣。1983年受命為縣誌辦主任、《星子縣誌》主編,為了專心致志撰寫,我在辦公室門口張貼七字:“閒談不過五分鐘”。直到編出縣誌三稿,縣長才同意放行,讓我去考研究生。
1985年考入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導師胡守仁、陶今雁在教學之餘,督責我們作詩。畢業後分配在省古籍整理規劃辦公室,當時歸屬省社聯。最初我志在研究江西古文獻,接觸過一些地方文獻,主要研讀胡思敬《豫章叢書》。不久成立江西省詩詞學會,掛靠古籍辦,也因而有作詩的動力與壓力。
我治學的方向主要在宋代與近代文史兩端,在此兩端前後進退。關於宋代部分,諸如樂史、歐陽修、李覯、黃庭堅、楊萬里、陸九淵、朱熹、劉辰翁乃至辛棄疾、陸游等人物,我均撰有論文。其中對歐陽修、朱熹、辛棄疾撰有多篇。
治近代文學,則也是因興趣所趨。九十年代初,有一部《江西曆代文藝家大全》問世,然我查找近代詩人,所收甚少,因為此書收集人物所依據的主要為各縣縣誌,而此批志書絕大多數修於同治年間。光緒以後詩人多付諸闕如。為彌補這一缺陷,我開始撰寫《近代江西詩話》,複印了一大批詩集,摘抄不少資料。1997年,我申報國家社科項目“民國時期舊體詩研究”成功。即從近代詩的研究下限延展至1949年。此課題填補了這一領域空白,也因而有不少人要編書、審稿而找我,如中山大學黃修己教授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社科院文學所重編《中華文學通史》,均請我寫現代詩詞這一章。還有《文學遺產》、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集刊》請我審讀這方面的稿件。
當年蒐集近代江西詩人的過程中,我便決定以陳三立為代表的同光體贛派作為研究重點。其間便陸續寫過一些研究陳三立的論文,1994年還曾搞過一次陳三立研討會。2006年我申報國家社科項目“陳三立與同光體詩派研究”獲通過,相關論文陸續出籠,諸如南社與同光體、陳三立與張之洞、陳三立與文廷式、陳三立與鄭孝胥交遊、鄭珍與陳三立詩的比較。
我除研究詩之外,也愛好作詩。竊以為研究詩而不作詩,終究是一遺憾,所以我在拙集《湖星詩集》自序中說:“研詩與創作,猶如車之有兩輪,相輔而成,不知作詩之甘苦,論詩終如隔靴搔癢,難抉其奧,又何以尚友古人。”研讀古詩,不僅是為了寫論文找資料,而且沉浸其間,可以知人論世,也可為自己作詩提供借鑑。參加某地研討會,遊覽名勝,若能以詩紀游,豈非一舉數得。
詩是人的心靈史,我曾撰寫《獨上高樓·陳寅恪》《詩人胡雪抱傳》《一代宗師陳三立》等傳記,都是依據詩集而還原傳主的心境與所處環境。我以為,只要有一部詩集,就能據此而作傳記的。
在古籍研究方面,我曾在《文獻》《文史》刊物發表文章多篇,其中如《宋墓出土的宋版邵堯夫詩集兩種》一文,我以明版書對勘,運用平仄格律來辨識異文的正誤,列舉 條。北京大學編《全宋詩》中的《邵堯夫詩》,亦尋此版本以校勘。以後程千帆《校讎通義》引用拙文其中的六條,以說明校勘學須具備這方面知識。我在《文獻》發表《新發現的顏山農遺集》一文,中國社科院黃宣民據此介紹來江西訪書,整理成集,199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顏鈞集》。這兩種書先後由我研究介紹始得面世。我曾撰有《試論四庫全書總目歸類之得失》、《江西先賢著作刊刻述略》、《江西先賢著作的珍貴彙編——兩種〈豫章叢書〉》。參編《兩部豫章叢書題記》,完成史部內容。另曾參加《二十四史全譯》中的《南史》部分翻譯,中華書局本《南史》在標點方面有錯誤,我曾列舉撰文發表,今年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重校本辦公室仍向我索求此方面稿件。
1992年,周鑾書、姚公騫同志發起編撰地方文選性質的叢書《江西古文精華叢書》,我是當時最年輕的編委。此套叢書中,我單獨完成《遊記卷》,1995年出版,一年後重印。還與人合作選注《詩詞卷》。
為宣傳江西名山,保存典籍,1994年初,我與江西人民出版社策劃編輯《江西名山志叢書》十種。從選題、凡例到前言後記,從組稿到審稿,付出不少心血。應約擔任《石鐘山志》、《青原山志》特約編輯,審閱《龍虎山志》稿。主要由我點校注釋吳宗慈《廬山志》,共140萬字。由於該書資料來源極為廣博,涉及古籍五百多餘種,我查閱40多種工具書及有關資料書,加之因早年在星子,對廬山較為熟悉,方能比較準確完成點校注釋工作。該書初版後重印過一次。在《廬山志》基礎上,我廣徵有關廬山的碑刻摩崖照片,增補古今遊記三十餘篇,編輯而成《廬山詩文金石廣存》,70萬字,於1996年9月出版。
我曾應江西美術出版社邀請,先後作《八大山人全集》《珠山八友》(兩書均獲國家圖書獎)校審工作,要從圖片上辯識八大的行草,如果對古詩文的行文規則、詩的平仄、書法草寫筆勢不大內行,勢必捉襟見肘。
我的幸運是,工作與個人興趣一致。在社科院搞科研,似比高校有教學壓力要自由一些。
如果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與個人的研究專業發生矛盾,如何辦?我還是會全力以赴盡力做好,也可以生髮一些科研論文。十多年前,原院長姚公鶱曾找了五個人計畫編寫《江西社會科學志》的古代部分,在此基礎上撰著《江西學術史》,後來有三人未動手,只好由我負責元明清部分概述,我除完成任務後,有了副產品,即《論江右王學如何致良知》《論泰州學派中的江西學人》《論清初江西三大學派的異同》三篇論文。領導要我來編《江西省人物誌》,雖非我的專業方向,照樣可以生髮些論文。
我的治學體會是:一是找準自己的立足點,作掘坑式的研究,待有點深度,再把坑打大一些。我以江西文史研究為我的安身立命之所,然僅若此則視野不能開闊,故採取“立足江西,面向全國”之方式。
二是打通文史,以文學研究為主,兼及史、哲。我撰寫過《江姓史話》,也寫過《華林胡氏源流考》之類,發表於《尋根》雜誌。對佛教、禪學也略有涉獵,前年應湖北四祖寺之邀,為夏令營講“禪與畫”;去年宗教研究所搞“宗教與和諧社會”徵文比賽,我的一篇《從覺悟之道看佛教在和諧社會中的價值》榮獲一等獎。
三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決不拖拉。《江西古文精華》叢書,我搞的《遊記卷》第一個完成。《江西名山志》中的《廬山志》,儘管字數多達百萬,也是第一個完成。《江右名家研究》叢書,我寫《一代宗師陳三立》,第一個完成,時間往往早於他人一二年。
四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精力有限,如果捨不得放棄某些東西、某些活動,就無法作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須耐得住寂寞,咬老菜根、坐冷板凳,不慕榮利。我曾為省新聞出版局做了幾年審讀員,趁圖書處換人之機,辭職不乾,沒有很多精力投入其間。
我於43歲生日時作詩云:“市海藏身自在天,偏將校注誤華年。苦吟豈是求名世,宏論慚無欠立言。江闊來朝租艇渡,春深何處看花妍。卻從四壁縹緗里,今古詩心試鑿穿。”49歲初度,賦詩明志云:“傷逝誰能拽日車,人生未可計贏輸。詩情系世吟千首,學海潛心占一區。杖履尋游名勝地,青春偏嗜線裝書。望空莫羨凌雲士,信筆塗鴉暇有餘。”此年香港大學饒宗頤惠贈詩文集,我步其韻賦詩銘感:“早年艱勞作,偷讀遣愁日。半生斫不材,行年迫五十。夙癖吟詩苦,鬢髮星星出。愧無奇才略,忍看駒過隙。新遷高知樓,環境迥異昔。不慣逢迎術,治學慚占席。好奇心未改,搜書列滿壁。”我的治學一二心得,亦寓此三詩矣。然所為皆邊緣化之小道,聊以自慰而已。
在古籍整理方面,我先後參加過《二十四史全譯》、《全宋詞釋注》工作。擔任《江西古文精華叢書》(十卷本)、《中國旅遊詩話叢書》、《國民黨江西組織志》編委與撰稿工作,主持《江西名山志叢書》(共十二種,四百萬字)編纂工作。編輯《江西古籍整理研究》共3集,擔任《江西人物誌》常務副主編。先後應出版社之邀完成《中華正氣歌》撰稿與編輯工作、《八大山人全集》的點校工作。並為《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等辭書編委。先後出版詩集《帆影集》,《湖星集》(作家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散文、遊記集《湖天鷺蹤》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先後為四十餘種詩文集作序,應邀為湖口大橋、黎溫高速公路等處撰寫碑銘。為繩金塔大戲台、文廟、象湖萬壽宮、佑民寺、疊山書院多處撰寫楹聯並已懸掛。
主要著作:,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獲1996年江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擔任《江西古文精華叢書》編委,獨力選注《江西古文精華叢書·遊記卷》,1995年6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獲1996年江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與曾子魯教授合作選注《江西古文精華叢書·詩詞卷》,1998年8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擔任《中華正氣歌》一書編委並撰稿,江西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此書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選。2000年擔任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五冊本《八大山人全集》標點及文字審校工作,此書於今年年初出版,正在積極申報獲2000年度國家圖書獎。 另外參加過《二十四史全譯·南史》中的翻譯工作;《全宋詞釋注》第五冊中部分釋注工作。
我在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工作已屆十年,主要從事古籍整理與研究,與唐宋文學、近代文學研究,亦涉獵江西古代哲學、歷史領域的研究。
我還與王咨臣先生合作整理《黃爵滋集》,系省八五社科規劃項目,列入中國古籍整理出版九五重點規劃,此項目由我分擔的部分已經完成。
1997年,應南昌大學古籍研究所之約,擔任撰寫《豫章叢書》二十餘種史部古籍提要。將編為《豫章叢書提要》一書,已由省委副書記鐘起煌同志題寫書名,姚公騫先生寫序。目前已由五人完成並由我與另一同志統稿。
從前年開始,由周鑾書同志主其事的《江西曆代名人傳記》一書五十萬字已完稿,由二十多位學有專攻的作者撰稿,我忝列其間。為使此書減少差錯,周鑾書同志挑選了我與師大黃長椿教授審稿,我認真負責地提了上百條意見,並做了一些文字審訂工作。由社聯主持的《江西社科志》,由我撰寫古代元明清江西社會科學研究部分,這部分寫作任務難度大,涉及文史哲各個方面,又須文字精練簡約,但我較快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勾勒了七百年來江西學術思想發展的脈絡,獲得了周鑾書、姚公騫等專家好評。此外,我還應此書編纂劉芳聖同志之請,審訂了東晉至宋部分、民國與人物部分文字。
在哲學方面,近年來已發表《試述泰州學派中的江西學人》、《清初江西三大學派異同述略》等論文,有《江右王學的爭鳴及發展》等論文待發表。
歷史方面,撰有《劉淑英生平考述》、《劉辰翁生平考述》、《朱熹在南康軍》等文章發表。 我還應山東畫報出版社之約,為該社出版的《百年中華名人傳記叢書》撰寫《獨上高樓·陳寅恪傳》,已於1997年初完稿並與該社簽訂出版契約,因這一套叢書規模甚大,尚在出版過程中。
我於1997年初申報的院級科研課題《江西山水旅遊詩話》,亦於當年獲準立項。該項目乃在廣泛閱讀江西名山志的基礎上,再加旁搜遠紹,至今已完成五萬餘字,如鄱陽湖詩話、龍虎山、三清山、麻姑山西山、鵝湖山、青原山、雲居山、武功山詩話等部分,已寄達南京東南大學旅遊系由喻學才先生審讀併入其檔案庫。
1995年10月,應江西美術出版社之邀,我擔任《中華正氣歌》一書編委,從事歷代人物的訣選、撰寫、注釋工作,由我提出分為三大類並篇名為氣節、風骨、風範獲通過。該書主編由吉林大學公木掛名,於1997年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社會團體活動中,我兼任江西詩詞學會副會長,《江西詩詞》副主編。老戰士江南詩詞學會副會長,《秋韻》主編。這些年來,除利用業餘時間編輯《江西詩詞》外,還參加了一些學術活動與社會活動。
我認為,多年來,每晚伏案至十一二點鐘。不務空談,珍惜時光,自訂“千百十工程”,即此生要作千首詩百篇論文、十本書,看來也是能做到的。
賦作之一
鄱湖賦
長江中游,系我鄱湖。據五湖之首位,為九州之明珠。東納信、饒,西收修水;南來贛、撫,北瀦巨浸。水域環十縣一區周邊,平方約三千九百公里。洪流亂注,大禹疏浚。“東匯澤為彭蠡,”見於《禹貢》有其載;下陷處至鄱山,迨至隋唐更其名。“沉鄡陽,起吳城。”鄉里至今傳說,滄桑自古變遷。
旖旎風采,宜登臨以攬勝;壯闊景觀,每俯仰而迷人。浩瀚兮茫茫,滉瀁兮泱泱。或明鏡瀅瀅,或波光粼粼。上下清光,天水一色。倒映匡廬之黛,簸搖星月之輝。遙想當年,漁歌唱晚,聲聲遠傳南浦;帆檣乘風,片片直泛溟滄。得舟楫之便利,有魚蝦之滿艙。至乃“揚瀾左蠡,無風浪起” 。幾番桅折船沉,聞者魂驚色變。更有狂飈大作,洪波舂撞。天地慘昏,山川盪搖。魚龍晝嘯,魈魅夜號。浪崩沙山之麓,響振豫章之城。
迨至冬時,湖水消退。老河迤邐一線,池沼出魚;洲地裸橫千里,藜蒿叢生。
故諺云:“鄱陽湖裡的草,南昌人的寶。”
形勝紛呈,風姿各擅。石鐘雄聳,能辨湖青江黃之界;鞋山孤峙,如遺約會凌波之履。落星自天而墜,楊吳國勅號為寶石;石鏡有誰得窺,謝靈運攀崖於松門。商旅如雲,群集於吳城名鎮;舳艫塞港,榷稅於姑塘海關。連兩廣之通途,擁西江之淵藪。
孰知天造地設之水鄉,翻為箭飛艦逐之疆場。周瑜點將於宮亭,西拒曹操;劉裕攻柵於左蠡,大敗盧循。朱陳兩軍,大戰康郎。火燎血濺,以弱勝強。艨艟巨艦,瞬間化作菸灰;忠臣猛將,幾多供為祭祀。太平軍築壘石鐘,內外阻隔,曾國藩為之束手;李列鈞起兵湖口,南北回響,袁世凱因此喪生。大軍橫渡長江,戰線西至湖口。三山終倒,萬眾騰歡。
澄波映出曙色,紫電催動春雷。為送瘟神,除草滅螺齊動手;大修堤壩,造田圍墾力防洪。承環湖城市經濟騰飛之活力,貢出浴仙人玉姿婀娜之青春。湖口大橋,橫跨於鄱湖之上,雙塔凌雲,隆隆車過;風力電站,排列於長嶺之巔,高標礙日,葉葉翼旋。
秋冬觀鶴,宜往吳城。翩躚於綿延之渚,嘹唳乎寥廓之空。遠望如霓降雲移,近窺則羽雪冠紅。邀塞北之雁陣,引海外之賓朋。真徜徉之樂土,誠和睦之仙寰。
水乃生命之源,湖為生態之肺。江河治理,已繪蘭圖;水土保持,應為上策。讓出墾殖之地,蓄攔肆虐之洪。弭穢污之氛液,葆淨碧之流泓。太湖之藍藻勿滋,洞庭之鼴鼠必殄。鱅鱸鯉鱖,從容洄游於寧靜之灣;螺蟹蚌珠,豐肥發育於溫馨之汊。快艇掠波,挹千秋之秀色;巨輪劈浪,揚萬里之雄風。
湖之為體,靜而能涵,流則不滯。平和澄澈,水月相映也;激揚赫怒,風水相遭也。祈盼鄱湖之襟抱,淵深則吞吐自如;珍愛江右之明眸,淨潔則嫵媚動人也。
詩作略摘
霍山登高,用杜牧齊山韻賦詩
秋高未待黃葉飛,吟到霍山踏翠微。
沿澗來尋流瀑悅,登梯競喚彩雲歸。
群巒趨拜尊高岳,八表沉昏浸靄暉。
此日猶矜人未老,天風助我振塵衣。
題自畫竹二絕
石旁一叢竹,春來生意足。
何須賞識人,中有亭亭骨。
亭亭纖秀骨,搖曳清風綠。
傲視卑污者,涓埃酬已足。
哀父詩
入暑愈酷熱,聞耗心膽裂。連夜返故鄉,父早氣息絕。
音容宛如在,倏而燈燭滅。我伏地三拜,魂斷舌如結。
親朋紛弔喪,母淚流如瀉。憶昨憂父危,擬往故園挈。
父言兒力單,孰料危難越。父恩如山重,孝思永難竭。
兄弟各努力,親朋任繁劇。卜地玉京山,營葬到日夕。
昱晨上高岡,繞墓哀滿臆。黃泉永相隔,松林翠欲滴。
南眺鄱陽湖,濤翻浩無極。西望鶴鳴峰,疊嶂如愁積。
蒼天佑佳城,兩旁延山脊。 青煙杳杳升,魂兮長安息。
憫母詩
父在母侍艱,父逝母孤單。母親一生苦,念之心悲酸。
盼迎來南昌,或能稍慰歡。垂柳拂淨綠,陪伴湖畔間。
夜深母無眠,侍奉燈下談。惟祈身心健,庶能晚境安。
在廬山參加《歷代廬山詩詞全集》編輯工作會議後往星子探望老母
驅車走匡南,轉隘急馳騖。寒山淡欲無,微雨蒙如霧。
斜川換新顏,高樓夾要路。前曾聞母病,心魂每惶怖。
母病漸得愈,稍可釋吾慮。今能一見之,老瘦如殘炷。
母聾交流難,憂愁難盡訴。匆匆揮手別,此生欠照顧。
“南京人”酒贊
雲繞鐘山白玉階,一泓泉深淨無埃。
望穿酒市千家眼,釀得宜城九酉溫來。
醅面碧疑浮綠蟻,杯中香似有寒梅。
披襟更逐心兵去,瓊液何妨醉幾回。??
封缸酒廣告詩
貢品封缸酒,又迎歲月新。傾杯酬壯志,待客以真淳。
瓊液千家喜,桂香八域珍。莫辭十巡醉,一醉更精神。
韓國行吟草
2006年6月19日,院長傅修延率江西社科院赴韓訪問團先後訪大邱、濟州、釜山、首爾等地,予有幸與焉,拉雜成篇,以紀此行。
臨行感賦
天風穆穆海濤平,多士飛臨首爾城。
欲待交流開霽月,興邦來聽鹿鳴聲。
原與中華緊依存,強鄰恃武竟曾吞。
而今崛起龍騰矯,不許強鄰伺國門。
濟州島行
濟州天低雲濤涌,漢拿山高雲帽籠。(1)
海濱岩礁如碳焦,堆垛有如魈魅踴。
雲是岩漿迸而凝,細察密密布絲孔。
車馳山中天轉晴,坡緩林疏草葺蓊。
巔旁不離噴火口,雲是欲噴未發動。(2)
黃蘭紅楓簇壁圍,窟窿深如大圓桶。
乾坤造化有斯奇,奇偉常為遐荒擁。
我輩來游趁壯年,莫待老衰難賈勇。
注(1)漢拿山為濟州島主峰,海拔二千餘米。
(2)此山頂端旁有“山君不離噴火口”,為未噴發的火山口,世界僅有二例奇蹟之一。
乘纜車登大邱前山有感
有山突兀大邱東,遙望樓林嶄嶄雄。
畢竟從來多變革,歐風美雨勝唐風。
訪大邱市啟明大學,過啟明書堂,中有敬禮堂、溪亭軒
夏屋渠渠在半山,居然漢籍未叢殘。
十年種樹期林茂,異國書生拜杏壇。
中韓文化夙同根,博大應傳祈共存。
請看泉溪流泮水,禮儀古道或能敦。
釜山感賦
血戰潰韓師,奔逃到此悲。
挽瀾成對峙(1),喘息待生機。
大廈依山涌,青苗滿畈肥。
倘無三八線,人或瘦黃飢。
(1) 美軍登入仁川反撲,將朝鮮軍隊壓至鴨綠江,志願軍反攻,將戰線鎖定在三八線。
登太宗台
蔥蘢遮曲徑,風勁拂枝低。
山斷滄波涌,台高峭島微。
東南窺日本,西北夢天池(1)。
世事紛紜變,太宗跡已稀。
(1) 此地距日本島國最近,而朝鮮以長白山與中國為界,上有天池。
釜山市會展中心有人舉行婚禮,與中國婚禮儀式有異
父挈女兒緩步登,新郎接挽上階層。
新娘躬背郎三拜,萬歲三呼眾回響。
同行六人於深夜前往廣場觀韓國足球隊與瑞士隊比賽,一睹韓國球迷氛圍
廣場深夜涌人流,舉國如狂助賽球。
身著紅衫齊吶喊,奈何敗北盡垂頭。
首爾城南山即景,其巔有世界著名的首爾塔,時居tower賓館
漠漠輕陰涼似秋,雲紗依戀翠林流。
萬樓都落南山下,一塔高高刺鬥牛。
訪景福宮,為朝鮮國王宮
原為吾國附蕃邦,冊立君王撫一方。
水木清華存秀雅,殿堂規整欠輝煌。
戰居弱勢求華夏,援出雄師逐虎狼。
知否潮流臻互動,可憐舊制亦消亡。
游韓國戰爭紀念館
巨館何年設?樓高廊曲折。追溯戰爭史,鬼神亦驚泣。
十六世紀末,倭寇狠且黠。頻頻來侵犯,國王大悚息。
急請明軍援,出關奮斧鉞。協同李舜臣,戰事趨激烈。
良將頻折殂,川野遍白骨。蕭蕭漢江寒,魂阻海山黑。
而今痛定時,展台戰陣列。功歸李將軍,銘贊高麗傑。
何乃無一字,敘我明廷德。深憂彼史家,不得董狐筆。
頓悟蕞爾邦,號稱大韓國。忘我中華恩,絕我中華澤。
思之慟心肝,出門語如噎。
游塔洞公園,內有古塔,列為韓國二號國寶,其地立有為求民族獨立獻身的孫秉熙塑像
誰圍古塔玻璃罩,誰立石雕民族雄?
國寶國魂均不墜,我來瞻拜肅然崇。
曹溪寺
門開古剎煥然新,寶殿巍然大廈鄰。
盤坐蒲團誦經卷,或能覺悟渡迷津。
大邱城郊醉時歌
(戲作,嵌同行七人名)
縱橫韓國千里游,釜山首爾並濟州。
飛機場外覓街巷,辭行欲作慷慨酬。
燈映長桌相對坐,韓姬含笑睇明眸。
呼酒兩罐加三斗,佐以烤肉淋香油。
修身延年追彭祖,玄思獨往有功歐。
高峰平野得盡覽,漢江溯源寧無憂。
麗人雅致說行話,令下孰敢杯中留。
忘形爾汝任撒歡,大嚼頻斟醉方休。
迎盞建言中韓國,同源共祖而分流。
而今華文杳難覓,歸去何以銷吾愁。
游豐城羅山
橫踞豐邑東,曾隱羅文通。
青青澗邊竹,鬱郁滿壑松。
如入桃源路,頻酌泉淙淙。
迂行十餘里,始瞻最高峰。
一障東西隔,九嶺匍朝宗。
居高噓吸清,塵慮渺無蹤。
可憐風雨至,四周雲蒙蒙。
未拜諶母殿,歸去心忡忡。
古人不可及,高節襟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