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胡旭(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胡旭,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海淀區骨幹教師,海淀區班主任工作室成員,兩次獲得“海淀區青年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旭
  • 國籍:中國
  • 職業: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胡旭,海淀區骨幹教師,海淀區班主任工作室成員,兩次獲得“海淀區青年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工作十幾年,她希望自己能做一盞心燈,照亮學生的一小段人生之路。人的心不是照明的燈盞,卻往往有著閃光的可親與美麗,既照亮他人,也擦拭著自己的靈魂。
班主任的工作,是與學生在一起的經歷,更是一種分享、一種歷練、一種成長。懷孕對於女教師真的是很特殊的時刻,一般學校在工作安排上也會有所照顧。當時班裡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比較難以教育,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在矛盾過,鬥爭過之後,我還是把班主任工作一直堅持到預產期前20天。
胡旭堅持用心和學生進行每一次交流,站的時間長了學生會心疼;她堅持和學生參加每一次活動,更多的時候是學生照顧她;她堅持滿懷激情的上每一節數學課,相信這種特殊的胎教對未來的孩子一定是一種特殊的薰陶;她堅持開完14歲主題生日班會,構思、設計, 把孩子和家長寫的信一封封錄入電腦,細細的規劃著名各個環節。在距離孩子出生還有一個多月時,終於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主題班會。
學生在畢業紀念冊里這樣寫道:“親愛的胡老師,雖然您只教了我們短短一年,但您的可愛、幽默與富有激情早已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您讓我們緊張的初三生活與臨考前的衝刺變得輕鬆、充滿歡笑、愛與溫暖。畢業在即,謹以這本語錄獻給您,記載著我們拼搏中考的123個日子裡的歡笑。也希望您的生活中多些歡笑,像圖上這隻綠豆蛙一樣快樂!”
有愛心才會有熱情,勤學習一定有方法。沒有熱情,教育就是痛苦的勞役;沒有方法,教育就成了艱苦的鬥爭。把學習當習慣,才可能成功。要搞教學研究,就必須認真學習,並且抓住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定期查閱數學期刊閱讀教育部落格,了解最新教育教學理念;積極參加各級備課研討活動,對數學課程、數學教育逐步形成了系統的認識;與同組的老師一起探討教學問題,聽課評課,把教學經驗記錄在備課筆記上,以便下次上課時吸收進來,糾正教學中的失誤,使課越上越好;參加各種教學比賽,雖然聽評課時膽戰心驚,也離不開沒日沒夜的修改試講,但結束時一定會收穫滿滿,教學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擔任備課組長、學科主任之後,她更加體會到學科高度決定一節課的成敗。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理解教學內容要從整箇中學數學知識體系、方法體系看來待一節課教學內容。要充分研讀教材內容,能從數學本質上領悟教學內容,解讀教材時不能只照著教參上的解讀,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使分析有個性化,將分析內化,要對教材進行補充,拓展,加入自己的東西。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應當達到的底線,準確制定具體、可實施、可度量的教學目標。從學生認知發展過程和能力發展角度,思考教學活動設計,將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聯繫起來。學習是學習者的體驗、感受、感情,就應該讓學習者親自動手做,親自動口說,親自動腦子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