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翬《儀禮正義》研究

胡培翬《儀禮正義》研究

《胡培翬〈儀禮正義〉研究》是2019年7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功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培翬《儀禮正義》研究
  • 作者:陳功文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463 頁
  • ISBN:9787101139426
  • 定價: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儒家經傳詮釋體式中,義疏以系統、周詳為優長和特色。群經義疏既是學子入門階梯,亦為經師治學義府,因而“言經學者,莫盛於義疏”(孫詒讓《劉恭甫墓表》)。義疏之學興於中古,如《儀禮》一經,南齊賀場有《禮講疏》,賀琛有《三禮講疏》,陳沈文阿有《儀禮注》;北魏劉懷方有《儀禮疏》,北齊黃慶、隋李孟悊有《儀禮》章疏。唐永徽年間,賈公彥以黃、李二家為本,“擇善而從,兼增己義”,裁成《儀禮註疏》,朝廷著於功令,學者奉為圭臬。宋熙寧年間,以《儀禮》於經世為迂遠,不列取士科目;南宋以降,理學家說經,義重性道,文尚簡易,學者宗之,義疏之學漸衰。故清儒感嘆“三禮之學,至宋而微,至明殆絕。《儀禮》尤世所罕習,幾以為故紙而棄之”(《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儀禮述注”條),或深憫義疏之學“曠然中絕者逾五百年”(孫詒讓《劉恭甫墓表》)。
  至清代,“通經學古”思潮興起,鑽研十三經註疏成為士林風氣。阮元說:“士人讀書當從經學始,經學當從註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讀註疏不終卷而思臥者,是不能潛心研索,終身不知有聖賢諸儒經傳之學矣。”(《江西校刻宋本十三經註疏書後》)禮學是經學研究的突出重點,“學者不通典禮,不列名家”(鄭知同《儀禮私箋後序》)。眾多樸學家的考據實績證明,不僅理學家論說古禮多有舛誤,《十三經註疏》也不能令人滿意。如《儀禮註疏》,“或解經而違經旨,申注而失注意”(羅椒生《儀禮正義序》)。故陸續有學者展其所長,撰著新疏。胡培暈積40餘年心力,歷覽眾說,集腋成裘,撰《儀禮正義》。
  清代《儀禮》學與宋、元、明盛衰迥異。這一逆轉緣何得以實現的呢?有研究者指出,清廷大力提倡禮學研究,對學者起到導向作用;漢學家厭棄理學末流空談心性,普遍重視古禮考證;樸學考證方法日趨精密,為《儀禮》考釋創通了道路。這些因素都不可忽視,但清初碩學鴻儒,特別是顧炎武在經學思想上的創新與突破,對《儀禮》學持續繁榮,尤具關鍵意義。

作者簡介

  陳功文,安徽六安人,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傳統學術與文化研究,商丘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在《安徽大學學報》、《圖書館雜誌》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1項,博士學位論文《胡培翠<儀禮正義>研究》獲2012年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儀禮》的價值
二、《儀禮》學史簡述
三、《儀禮正義》研究史簡述
四、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培翬生平與著述考論
第一節 胡培翬字、號辨正
第二節 胡培翬生平簡述
一、讀書求學階段(1782-1818)
二、在京做官階段(1819-1830)
三、講學著書階段(1831-1849)
第三節 胡培翬著述考
一、胡培翬之著述
二、著述多關涉經義
第二章 胡培翬學術淵源考論
第一節 乾嘉漢學傳統之承繼
第二節 徽文化之浸染
第三節 家學之薰陶
第四節 師學之承襲
第五節 友人之砥礪與影響
第三章 《儀禮正義》撰著考論
第一節 《儀禮正義》的撰著背景與原因
一、嘉道年間《儀禮》學研究的學術背景
二、胡培翬撰著《正義》之原因
第二節 胡培翬研治《儀禮》的精神與態度
一、刻志勵學,以疏《儀禮》為職責
二、抱病著述,堅持不輟
三、不憚其煩,全方位考證《儀禮》
第三節 胡培翬撰著之實際
一、胡培翬撰著《儀禮正義》之分期
二、胡培翬所著之篇章
第四節 《儀禮正義》成書時間及版本概況
一、《儀禮正義》成書與初刻時間考證
二、《儀禮正義》版本概況及版本系統梳理
第四章 《儀禮正義》補纂考論
第一節 胡、楊補纂工作辨析
第二節 楊大堉的補纂工作
一、改動胡肇昕案語
二、添加“堉案”
三、補充疏文
第三節 胡、楊案語的解經特色
一、“胡氏肇昕雲”的解經特色
二、“堉案”的解經特色
第四節 胡、楊補纂章節解經評說
一、引據他書,隱去出處
二、剽竊他說,以作案語
三、羅列他說,失於裁斷
四、不遵體例,失於統
五、引據疏漏,疏文失當
……
第五章 《儀禮》作者與文本考論
第六章 《儀禮正義》疏解體例與內涵特性考論
第七章 《儀禮正義》對舊疏承襲、修正與超越考論
第八章 《儀禮正義》校勘考論
第九章 《儀禮正義》訓詁考論
第十章 《儀禮正義》考釋論
第十一章 《儀禮正義》徵引文獻考論
第十二章 胡培翬禮學思想特徵考論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