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乾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求學生涯,學成回國,四川大學,武漢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南京工學院,教書育人,教材編寫,學術研究,興趣廣泛,個人簡歷,主要論著,
求學生涯
胡乾善,1911年4月20日出生於河南省通許縣城耳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胡石青學識淵博,對子女教育很嚴。其家境雖然較寬裕,但要求子女生活簡樸,注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以及對歷史、哲學、文字方面的興趣。胡乾善9歲隨父遷居北京,就讀於北京師大附中。他在中學讀書時興趣就很廣泛,除了上正規課程外,還曾學習鋼琴和繪畫。 1929年,胡乾善高中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不久看到黃河為患,很想將來能為治黃出力,所以二年級就轉入了土木工程系。讀了一年,他覺得物理系教授多而且聲望很高,如吳有訓、周培源等。想到名師能出高徒,又轉回了物理系。他的大學畢業論文是關於大氣電學方面
的問題,其中涉及到宇宙射線。當時,人們對宇宙線的性質、本質、來源都還未搞清楚,因此,他很感興趣,打算以後對它進行研究。大學畢業後,胡乾善留在物理系當研究生。不久,因患嚴重神經衰弱而休學。在健康恢復後,他參加了河南省公費留學考試,錄取後於1934年夏去英國留學,在倫敦大學博克伯克學院讀博士學位,導師是P.M.S.布萊克特(Blackett)教授。第一學年,他隨愛倫伯格博士學習實驗技術,以後由布萊克特指導進行宇宙射線方面的研究。
布萊克特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遇到物理組開學術討論會時,時常介紹學生們去參加。在這種會上,胡乾善聽到過不少著名物理學家的報告或發言,包括原子物理泰斗E.盧瑟福(Rutherford)、理論物理權威P.A.M.逖拉克(Dirac)等。
布萊克特與蘇聯物理學界交往也頗深,曾商定與提比里西大學物理系合作,到高加索山上4000米高處對宇宙射線進行觀測,並派胡乾善攜帶儀器前往執行合作研究的使命。1936年夏,他在完成研究工作後返回英國的途中,經過哈爾科夫和列寧格勒時,曾在兩個物理研究所就合作研究的結果作了學術報告,引起了蘇聯專家們的廣泛興趣。
學成回國
四川大學
1937年秋, 胡乾善學成回國。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開始。他聽說國內槍炮壽命極短,主要問題出在炮筒的熱處理上面。於是就收集了一些關於武器與熱處理方面的書刊,準備為抗戰出力,可惜未能如願。1938年2月,任西安東北大學物理學教授。由於東北大學曾一遷再遷,圖書設備已損失殆盡,條件太差,1939年夏,他轉到了峨嵋縣四川大學任教。四川大學設備雖比東北大學好,但仍難以開展研究工作,於是一年後又轉到武漢大學任教。
武漢大學
胡乾善在武漢大學進行了宇宙射線方面的研究,曾寫出關於宇宙射
重慶中央大學
1945年初,胡乾善擔任了重慶中央大學機械系教授。抗戰勝利後,中央大學遷回南京,他還擔任了機械系主任,並在1948年兼任資源委員會的薦任技正。1948年秋,中央大學奉命遷台。他在教授會上直言陳述不應遷校的理由,受到同事們的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他就受到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榮幸地參加了劉伯承對南京高校知名人士的宴請。
1950年,胡乾善以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的身份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周恩來總理到會作了指示。毛主席也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全體代表。
南京工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胡乾善擔任了南京工學院機械系教授、系主任。當時他編著的《內燃機》教材已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為了工作需要,他在1954年開始講授理論力學課程,編寫了機械類型的《理論力學》教材。他在教學中注意教學研究,當時曾寫了一篇教學研究的論文:《從辯證唯物論的觀點來看理論力學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它們的講法》,發表在《南京工學院學報》上,引起基礎課教師的重視,對南京工學院基礎課的教學研究起了促進作用。1956年,他擔任了南京工學院教學法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領導開展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的教學法研究工作。
教書育人
教材編寫
胡乾善對於教學工作一貫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他所擔任的每一門課程,都要儘量採用自編的教材,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兼容中外百家之長並符合國內高校的實際情
況。因此,從內燃機開始,到理論力學、機械振動、非線性振動,直至隨機振動導論等,無一不是教一門課,編寫一本教材的。由於他原來學的是理科專業,早期從事物理學的研究工作,理論基礎比較深厚,後來又轉向機械工程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聯繫工程實際的觀點非常明確,因此,他所編寫的教材不僅注意了學科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反映了自然科學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而且也體現了他重視理論與實際的聯繫及其在工程中的套用的教學思想。他編寫的教材文字生動,用意準確,說理透徹,富於啟發性,而且旁徵博引,自成體系。他50年代編寫的《理論力學》教材,既不沿襲英美教材,又非蘇聯模式,而是自成一家,獨樹一格,深受廣大讀者讚賞。他在60年代編寫的《機械振動》教材,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各章均附有參考文獻,以反映學科有關內容的重要成果和最新成就。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他不辭勞苦,反覆修訂,不僅對內容精益求精,而且不斷更新,以保持教材的先進性。胡乾善曾不止一次地提出:“一本好的力學教材不僅要滿足邏輯性、科學性、系統性、可接受性等方面的要求,還必須把力學概念以及抽象簡化問題辯證唯物地講清楚,這是理論結合實際,正確建立力學模型所必需的基礎知識。”1976年,根據這一指導思想,胡乾善組織了國內9所高校10餘位教師,在各校長期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主編了恢復高校入學考試後的國內第一本工科《理論力學》教材。該教材出版以後,深受讀者歡迎,為國內各高校廣泛採用,第一版的總印數超過90萬套。
學術研究
胡乾善在重視對本科學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的同時,還熱心於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和學術水平的工作。他經常向校內外青年教師作有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研究報告,並提出了一個初步成熟的力學教師必須達到的教學規範,對培養青年教師起了指導作用。50年代,他向江蘇省高校教師所作的《工程中的數學方法》的學術講座,在當時起了很好的啟蒙作用,至今在廣大教師中記憶猶新。
胡乾善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具有不斷更新知識的精神。他注意世界學科發展動向,查閱有關資料、文獻,深感研究振動問題的重要意義。自1957年起,他從事非線性振動、隨機振動及機械阻抗和模態分析等專題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並創建了一般力學碩士點,培養振動理論方面的研究生。他於1978年組建南京工學院力學研究室並親自擔任主任,領導和積極開展振動理論方面的科研工作,撰寫有關論文,參加學術交流活動。1983年,他為教育部科技司撰寫了一篇科技發展預測資料:《振動、衝擊與噪聲的研究應列為優先發展的領域》一文,已被教育部編印入《對科技規劃的建議》之中。目前,在中國力學學科建設中,“振動、衝擊與噪聲”的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成為振動理論和工程專業中一個極有發展前途的分支。
興趣廣泛
胡乾善年逾八旬,雖聽覺不靈,但勤奮好學,孜孜不倦,令人敬佩。在業餘生活方面,他興趣廣泛,每日清晨步行到玄武湖,堅持體育鍛鍊。他不但對聲樂頗有興致,對繪
畫書法也很有造詣,擅長中國花卉畫,善畫蒼勁挺拔的古松、傲霜鬥雪的梅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及灑脫秀麗的菊花等。他不僅把繪畫作為業餘愛好,從中得到樂趣,而且把繪畫寓於教育之中。例如,在他培養的研究生中,有一位基礎理論紮實、學業成績優異、但在待人接物中給人以驕傲自大印象的研究生,胡乾善提筆揮毫,畫了一幅畫,畫上有兩隻雄鷹站在山峰上翹首眺望,畫面書寫了“應能高瞻遠矚,但忌目空一切”12個字,寓意深邃。該生看到這幅畫後,倍受教益。胡乾善在高教戰線上執教近50年,對培養青年有強烈的責任感,他關心青年的成長,嘔心瀝血地教書育人,指導了數十名進修教師,培養了許多工程技術人才。
個人簡歷
胡乾善曾擔任過教授的武漢大學
1944年任重慶中英科學合作館學術顧問。
1945-1949年先後任中央大學機械系教授、系主任、校務委員。
1950-1951年任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系教授、系主任。
主要論著
1HuQianshan.Studiesofcosmic-rayshowersbyquintuplecoinci-dences.Proc.Roy.Soc.,London:1937,A:158.
2HuQianshan.Investigationofcosmic-rayShowersat4000mabovesealevel(incollaborationwithkilbaschandketladge).Proc.Roy.Soc.,London:1937,A:161.
3胡乾善.內燃機.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