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痹

語出《素問·痹論》。“胞”,指膀胱。“痹”,指氣機阻塞不通。主要症狀為小腹脹滿,小便艱濇不利,小腹部有壓痛。是由風寒濕之邪侵犯膀胱,影召膀胱氣化失常所致。又名膀胱痹。因風寒濕邪久客膀胱,使膀胱虛寒,氣化失常所致。證見小腹脹滿,疼痛拒按,小便艱澀不利,鼻流清涕等。《素問·痹論》:“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金匱翼·卷六·痹症統論·胞痹
作者: 尤怡
胞痹者,《內經》云: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是也。膀胱藏津液而稟氣化,邪氣痹之,水氣不行,則蓄而生熱,積而成實,故按之內痛,若沃以湯而澀於小便也。足太陽之脈,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邪氣不得下通於胞者,必反而上逆於腦,腦氣下灌出於鼻竅,則為清涕也。
腎瀝湯治胞痹,小腹急痛,小便赤澀。
麥冬五加皮犀角(鎊,各一錢)杜仲桔便赤芍木通(各一錢半)桑螵蛸(一個)
上水盞半,入羊腎一隻,去脂膜切細,竹瀝少許,同煎一盞去滓,空心頓服,日再服。一方有桑皮,無螵蛸。
按:腸痹、胞痹,同為內痹,而胞痹為腎虛,熱壅膀胱;腸痹為風寒濕著於脾胃。腎瀝湯用清涼以化熱壅,吳茱萸散用辛辣以開邪痹也。
腎著湯治胞痹,小便不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