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tāi
部首:月
部外筆畫:5
五筆86:ECKG
漢字釋義
〈名〉形聲。從肉,台聲。本義:未生的幼體,胚胎。
釋義①懷在母體內的幼體:胎兒;胚胎。②懷孕或生育的次數:頭胎;生過兩胎。③器物的坯子:泥胎;景泰藍的胎。④車輪外圈上的環形橡膠製品:輪胎;車胎;外胎。⑤襯在衣被裡的東西:棉花胎。
胎生: tāishēng指小動物直接從母體中生出來。區別於卵生。
同本義
胎,始也。――《爾雅》
三月而胎。――《淮南子·精神》
又如:胎夭(剛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動物);胎胞(胎兒的胞衣);
胎動(胎兒在母體內蠕動);胎卵(胎生與卵生);胎形;
胎位懷孕或生育的次數。
襯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間用作填充的材料。
器物的坯子;物體的初步而未修整的粗模。
胎tāi
⒈母體內的幼體:~兒。胚~。
⒉懷孕或生育的次數:頭~。第二~。
⒊根源:禍~。
⒋器物的粗坯或襯在裡面的:泥~兒。棉花~。
⒌輪胎:車~。內~。外~。
中醫釋義
胎
①通常指已成形至出生前的胎兒。《文中子·九守》:“四月而胎。”
②指妊二月的胎兒。《
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兒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字謎
◎ 深宮鄉心星月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來切,𠀤音台。《說文》婦孕三月也。從肉,台,意兼聲。《廣韻》始也。《增韻》凡孕而未生,皆曰胎。《爾雅·釋詁》胎,始也。《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記·律書》營室者,主營胎。
又獸亦謂之胎。《禮·王制》不殺胎。《史記·樂書》胎生者不殰。《注》胎生,獸也。
又珠亦謂之胎。《前漢·揚雄傳》剖明月之珠胎。《注》珠在蛤中,若懷姙然,故謂之胎也。
又逃也。《揚子·方言》胎,逃也。《注》謂逃叛也。
又《韻補》叶音怡。《漢樂章》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受春之祺。《徐幹·七喻》大宛之犧,三江之鮭。雲鶬水鵠,熊蹯豹胎。
又叶音駝。《道藏謌》乞免五難中,制召諸天魔。靈岳不崩陷,福地更鍊胎。 《集韻》或作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