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闊肌移位代三角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闊肌移位代三角肌
  • 類型:手術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後處理,

手術名稱

背闊肌移位代三角肌

別名

背闊肌代三角肌

分類

骨科/癱瘓性疾病手術/肩部癱瘓畸形的手術治療/三角肌麻痹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83.7723

概述

背闊肌移位代三角肌用於三角肌麻痹的治療。
背闊肌呈扁平三角形,外厚內薄,故外部收縮力強,帶有寬長的筋膜,過去多用代肱二頭肌,近來也廣泛用以代三角肌、肱三頭肌,甚至屈指或伸指肌功能。
背闊肌內側緣起自胸6~10棘突,外側緣起於腰背筋膜和髂嵴內1/3,還有小部分起於肩胛下角及第10~12肋,止於肱骨頭下的小結節間溝內側為腰背部的一塊淺層肌肉,長30~35cm。胸背神經叢自臂叢後索分出,下行5~8cm與胸背動、靜脈同行,進入背闊肌上中1/3交界處的肌肉內,走行5~6cm後即分內外兩支,分別支配內外側肌群。

適應症

背闊肌移位代三角肌適用於:
1.三角肌麻痹而背闊肌肌力正常。
2.病人行走不需供肌側上肢扶拐或術後能達到棄拐行走。
3.肘、腕、手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者。

術前準備

殘疾人由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求治心切,但對手術的效果也顧慮重重。因此,病人術前要盡力做好精神準備。例如,為什麼要做這一手術,可能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應如何保證與醫師合作等,這樣才有可能更好地配合矯治,減少併發症,獲得最佳效果。
術前應仔細檢查心肺功能。對心功能不全者,應先行心肺功能鍛鍊或治療。對複雜的手術部位及切口多的病人,尤應制定好手術方案。同時做好術前皮膚準備,在手術前1d了解器械準備情況。

麻醉和體位

選用全麻。側臥位,患側在上。

手術步驟

1.切口 切口由腋後開始,斜向內下呈S形,止於腰2棘突到背闊肌外側緣連線的中點,切口在腋後線部向下做Z形切口,其延長部分做一梭形皮瓣留作修復時使用,皮瓣切好後與四周皮膚及深筋膜縫合數針固定。
2.在腋後線切口處找出背闊肌外側緣,向內側翻開,在距肌外緣2cm處的深面可找到支配該肌的胸背神經和動、靜脈。胸背神經在進入肌腹前無分支,肋間動脈的穿支均予以結紮,仔細將背闊肌與其底面的前鋸肌分開,並將其從肱骨小結節的止點處切斷,游離到所需長度和寬度,以便移植用。
3.再於肩部做Y形切口,前至鎖骨中線,後至肩胛岡,上臂至三角肌止點下5cm處。
4.在腋下切口做皮下隧道至肩部切口,隧道要寬大到能很好地容納拉過的背闊肌,自三角肌切口,從皮下向背部穿過一長彎鉗,分離皮下組織,再將其自大圓肌深面拉至肩部,注意血管蒂勿受牽拉,其腱部移至三角肌結節下方,牢固縫合固定肱骨幹上。背闊肌內側緣固定於鎖骨外側,外側移至肩胛岡,擴張部縫合於肩峰及其前後方的斜方肌腱膜,皮瓣正好在肩峰處。

術後處理

肩部外展70°~90°,前屈45°,肩“人”字石膏固定4周。在肩峰部須露出移位的小皮瓣,經常觀察其血運情況,如有包紮過緊,或局部腫脹等影響皮瓣血運時應及時剖開石膏松解。拆除石膏後,逐漸行肩外展鍛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