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條螳臂樹蛙(學名:Chiromantis doriae)是樹蛙科、螳臂樹蛙屬的兩棲動物。體形較小;頭頂平坦;吻端鈍尖;吻棱明顯,頰部幾垂直;鼻孔近吻端;眼間距略大於鼻間距;鼓膜小而明顯;無犁骨齒;舌大呈橢圓形,後端缺刻深。前肢較細,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側都有緣膜,基部相連成蹼跡;有指基下瘤;內掌突略顯。後肢細長;趾端與指端同,而吸盤較小;外側蹠間無蹼;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小而扁平無外蹠突。背麵皮膚平滑有小痣粒,體側的痣粒較體背的少而較為平滑;顳褶斜直達肩上方;上眼瞼有小痣粒。生活時背面顏色的深淺有一定變異。一般為淺黃色或淺棕黃色。
背條螳臂樹蛙生活在海拔80-1650米的山區的稻田、水坑或水溝邊灌叢、雜草叢中和芭蕉葉下。常在夜晚鳴叫,鳴聲音尖而連續。分布於高棉、中國、印度、寮國、緬甸、泰國、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 成體
體形較小;雄蛙體長25毫米,雌蛙體長30毫米左右。頭頂平坦,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略成平切狀,突出於下唇緣;吻棱明顯,頰部幾垂直,頰面略有凹陷;鼻孔近吻端,位於吻棱下方;眼間距略大於鼻間距;上眼臉寬略超過眼間距的2/3;鼓膜小而明顯,略大於或等於第三指吸盤,距眼較近;無犁骨齒;舌大呈橢圓形,後端缺刻深。
前肢較細,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為體長的42%左右;指端有吸盤及邊緣溝,吸盤背面無迎滲“Y”,形骨跡,腹面肉質墊小而清晰,第一、第二指吸盤較小;指長順序為3、4、2、1;指寬扁,第三、第四指尤甚,且與其基囑重院部連合,兩指間相距近,與第一、第二指不同在一個平面上,而形成相對的握物狀;指側都有緣膜,基部相連成蹼跡,外側2指間蹼較明顯;關節下瘤大,有指基下瘤;內掌突略顯,橢圓形。後肢細長,前伸貼體時脛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重疊甚多,脛長略大於或等於體道禁駝長之半;趾端與指端同,而吸盤較小;第五趾略長於第三趾、達第四趾遠端關節下汗趨旋采瘤;外側3趾之間的蹼發達,幾近半蹼,第四趾外側蹼略超過第二關節下瘤,第一、第二趾間具微蹼,趾側蹼均以緣膜達趾吸盤基部,蹼緣缺刻較深;外側蹠間無蹼;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小而扁平無外蹠突。
背麵皮膚平滑有小痣粒,體側的痣粒較體背的少而較為平滑;顳褶斜直達肩上方;上眼瞼有小痣粒;前肢背面及第四、第五趾背面疣粒多,較其他部位粗糙。腹面咽喉部光滑,腹部及股部腹面滿布扁平疣;腋胸部有膚褶,橫貫胸部,有的個體左右的膚褶在胸部中央不相連,或者相距甚遠,有的個體膚褶不甚明顯。
生活時背面顏色的深淺有一定變異。一般為淺黃色或淺棕黃色,上面有5條黑棕色縱紋,正中1條較窄,從吻端至肛上方,外側2對寬而明顯,1對始自上眼險內側至胯部,另1對從吻棱下方經題褶達體側,在體側中部或胯前臭淋艱逐漸消失;在這5條縱紋之間又有黑棕色細線紋,但多不明顯,有的隱約可見,或斷或續;前臂及股、脛部有黑橫紋,多不規則或不顯,多數個體在脛部有一黑棕色縱紋,有的不連續或不明顯。咽喉部及股基部腹面淺黃白色,僅下唇緣有深色細點。有些個體身體背面顏色較淺或為灰白色,體背面的縱拔照蘭紋,臂部和股、脛上的橫紋亦較淺,背面縱紋之間的黑棕色細縱紋消失。液浸標本棕色,淺棕或肉色,黑棕色斑紋仍然明顯可見。
- 第二性徵
雄蛙第一指上有小婚墊;有單咽下外聲囊,聲囊孔中等大,長裂形;雄性線甚顯,紅色。
- 卵
卵群35毫米×25毫米左右,或隨葉片形狀而定;卵徑1.4毫米左右。
- 蝌蚪
在雲南河口採到的蝌蚪,體扁尾弱;液浸標本為灰棕色,背部無斑點,自吻端到眼各有一條深色紋;尾前半段色淺有細斑紋,後半段色深,有的標本尾鰭的背、腹邊緣色更深呈黑線狀。第38-39期時,全長22毫米,頭體長8毫米左右,後肢長約22毫米。尾末端細尖;眼位於頭側,眼間距較寬;唇齒式一般為Ⅰ∶4+4/1+1∶Ⅱ;下唇乳突在中央不連續。
近種區別
背條螳臂樹蛙外形與側條費樹蛙(Feihyla vittata)相近。但側條費樹蛙體背兩側各有一條淺色縱紋;胸部無褶。雄蛙挨頁婚刪具一對咽側內聲囊。
生活習性
背條螳臂樹蛙生活在海拔80-1650米的山區的稻田、水坑或水溝邊灌叢、雜草叢中和芭蕉葉下。在海南島五指山其數量較多,如1964年5月7日一個雨過天晴的夜晚,在五指山腳的一片林邊梯田的田埂上到處都可聽見它們的鳴聲,音尖而連續。背條螳臂樹蛙的鳴聲是多音節鳴聲,4-8音節的鳴聲比例均超過總數的10%,6音節鳴聲比例最高,5音節次之。鳴聲的平均音節數量為6.28。6音節是鳴聲音節數量的眾數,同時也最接近平均音節數量。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高棉、中國、印度(東北部)、寮國、緬甸、泰國(北部)、越南(北部和南部)。
中國分布:雲南(景東、景洪、孟連、隴川、盈江、河口)、海南(文昌、崖縣、三亞、詹州、瓊中五指山、陵水吊羅山、白沙鸚歌嶺、澄邁、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6月,在雨後的夜晚產卵者居多。費梁在1964年5月7日晚9點40分發現一對抱對的背條螳臂樹蛙,觀察了該蛙的產卵行為,雄蛙前肢緊抱於雌蛙的腋胸部位,從一片茅草葉片中部爬向近基部;9點48分開始產卵,雌蛙在產卵的同時用左右附足部在肛後攪動,每次攪拌20秒鐘左右,停下休息約15秒,休息時暫停產卵,隨後又繼續產卵,後肢又開始攪動,於10點15分產卵結束,歷時27分鐘。卵產完後,雄蛙約經10分鐘後離開雌蛙,雌蛙則在13分鐘後離開卵泡。一個雌蛙可產卵180粒左右,卵群在淺黃色卵泡內,呈團狀或隨葉片形狀而定,多產在近水邊的灌木葉片及雜草葉片上。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無危(LC)。
- 第二性徵
雄蛙第一指上有小婚墊;有單咽下外聲囊,聲囊孔中等大,長裂形;雄性線甚顯,紅色。
- 卵
卵群35毫米×25毫米左右,或隨葉片形狀而定;卵徑1.4毫米左右。
- 蝌蚪
在雲南河口採到的蝌蚪,體扁尾弱;液浸標本為灰棕色,背部無斑點,自吻端到眼各有一條深色紋;尾前半段色淺有細斑紋,後半段色深,有的標本尾鰭的背、腹邊緣色更深呈黑線狀。第38-39期時,全長22毫米,頭體長8毫米左右,後肢長約22毫米。尾末端細尖;眼位於頭側,眼間距較寬;唇齒式一般為Ⅰ∶4+4/1+1∶Ⅱ;下唇乳突在中央不連續。
近種區別
背條螳臂樹蛙外形與側條費樹蛙(Feihyla vittata)相近。但側條費樹蛙體背兩側各有一條淺色縱紋;胸部無褶。雄蛙具一對咽側內聲囊。
生活習性
背條螳臂樹蛙生活在海拔80-1650米的山區的稻田、水坑或水溝邊灌叢、雜草叢中和芭蕉葉下。在海南島五指山其數量較多,如1964年5月7日一個雨過天晴的夜晚,在五指山腳的一片林邊梯田的田埂上到處都可聽見它們的鳴聲,音尖而連續。背條螳臂樹蛙的鳴聲是多音節鳴聲,4-8音節的鳴聲比例均超過總數的10%,6音節鳴聲比例最高,5音節次之。鳴聲的平均音節數量為6.28。6音節是鳴聲音節數量的眾數,同時也最接近平均音節數量。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高棉、中國、印度(東北部)、寮國、緬甸、泰國(北部)、越南(北部和南部)。
中國分布:雲南(景東、景洪、孟連、隴川、盈江、河口)、海南(文昌、崖縣、三亞、詹州、瓊中五指山、陵水吊羅山、白沙鸚歌嶺、澄邁、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6月,在雨後的夜晚產卵者居多。費梁在1964年5月7日晚9點40分發現一對抱對的背條螳臂樹蛙,觀察了該蛙的產卵行為,雄蛙前肢緊抱於雌蛙的腋胸部位,從一片茅草葉片中部爬向近基部;9點48分開始產卵,雌蛙在產卵的同時用左右附足部在肛後攪動,每次攪拌20秒鐘左右,停下休息約15秒,休息時暫停產卵,隨後又繼續產卵,後肢又開始攪動,於10點15分產卵結束,歷時27分鐘。卵產完後,雄蛙約經10分鐘後離開雌蛙,雌蛙則在13分鐘後離開卵泡。一個雌蛙可產卵180粒左右,卵群在淺黃色卵泡內,呈團狀或隨葉片形狀而定,多產在近水邊的灌木葉片及雜草葉片上。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