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輕癱綜合徵

胃輕癱綜合徵是指以胃排空延緩為特徵的臨床症狀群,主要表現為早飽,餐後上腹胞脹、噁心、發作性乾嘔、嘔吐、體重減輕等,又稱胃麻痹、胃無力等。胃輕癱綜合徵不僅發生在胃手術後,還可見於其他腹部手術後。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原發性又稱特發性胃輕癱,多發於年輕女性。根據起病緩急及病程長短可將胃輕癱分為急性、慢性兩種。臨床上慢性多見,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常達數月甚至10餘年。

基本介紹

  • 別稱:胃麻痹、胃無力
  • 英文名稱:gastroparesis  syndrome 
  • 就診科室:基本外科
  • 多發群體:年輕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胃
  • 常見病因:高齡、惡性腫瘤、水電解質與營養失調、迷走神經切除、長期套用影響胃腸動力的藥物等
  • 常見症狀:早飽,餐後上腹胞脹、噁心、發作性乾嘔、嘔吐、體重減輕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

病因

術後誘發胃輕癱的因素較多,如高齡、精神緊張、惡性腫瘤、吻合口水腫、水電解質與營養失調、迷走神經切除、長期套用影響胃腸動力的藥物等,多見於年輕女性,可能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腸易激綜合徵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有著較密切關係。繼發性胃輕癱常見於:①糖尿病;②結締組織病,如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③胃部手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④感染或代謝異常;⑤中樞神經系疾病;⑥某些藥物的套用等。此外,迷走神經的緊張性降低和腸激素及肽類物質可能也起一定作用。胃輕癱時胃動素水平及胃動素受體功能可能有異常。

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表現為早飽、上腹飽脹、暖氣、噁心、嘔吐及體重減輕等,也可有腹瀉便秘等症狀;少數由藥物或代謝等因素引起慢性胃輕癱患者起病隱匿,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達數月至數年不等,極少數患者也可無症狀。患者的嘔吐多表現為遲發性嘔吐,但患者的食慾多不受影響。繼發性胃輕癱患者同時伴有原發病的臨床表現。
體檢無特異性,長期食慾減退、嘔吐的患者可出現消瘦、營養不良致患者體量明顯減輕,甚至惡病質狀態。

檢查

1.胃排空功能測定
胃排空功能的檢查方法很多,目前認為應首選放射性核素胃排空試驗。對於任何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患者,應常規進行核素標記的固體和液體胃排空試驗。該試驗對確診有重要價值。阻抗技術能測定胃液體排空,將來可能廣泛採用。
2.胃內測壓
只有胃排空試驗異常時才進行該項檢查。胃輕癱患者胃內測壓可顯示胃運動異常,以餐後胃竇部運動低下為最常見。胃大部切除術後胃輕癱患者,近端胃靜壓測量可見基礎張力低下。
3.胃電圖
體表胃電圖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已經發現各種類型的胃輕癱均可發生胃電節律異常,如胃動過速、胃動過緩和胃電節律紊亂。

診斷

目前關於術後急性胃輕癱的診斷標準尚不統一,參考近年文獻報告,比較公認的標準為:
1.經一項或多項檢查提示無胃流出道機械性梗阻;
2.胃腸減壓引流量≥800毫升/天,持續時間超過10天;
3.無明顯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4.無引起胃輕癱的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等;
5.未套用影響平滑肌收縮的藥物。

鑑別診斷

與胃術後胃輕癱相鑑別的主要是機械性梗阻。胃術後機械性梗阻與胃術後胃輕癱均多發生於BillrothⅡ式,因此在診斷上有必要加以鑑別。

併發症

易並發慢性腸系膜動脈閉塞、糖尿病神經性厭食、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和癌症等。

治療

1.一般治療
胃輕癱綜合徵患者應給予低脂肪、低纖維飲食,少食多餐,流質為主,以利於胃的排空。由於吸菸能減慢胃排空,應予戒菸。應儘量避免使用能延遲胃排空的藥物。
2.原發疾病的治療
糖尿病性胃輕癱應儘可能控制高血糖。神經性厭食患者補充足量的熱卡能改善胃排空,糾正精神障礙對於症狀的完全恢復。慢性腸系膜動脈閉塞所致的缺血性胃輕癱,在血管重建後能完全恢復正常。
3.促動力性藥物
套用促動力藥物是目前大多數胃輕癱綜合徵患者最有效的治療途徑。
(1)目前常用的促動力性藥物有胃復安、多潘立酮和西沙比利,胃復安和多潘立酮長期治療的效果不甚理相,而西沙比利長期套用仍有較好療效。
(2)另一類較為關注的是紅黴素的促動力作用。紅黴素作為胃動素受體激動劑改善胃竇十二指腸收縮的協調,促進固體食物的排空。
(3)胃動素,靜脈輸注後,使胃液體和固體排空均顯著加快,將來可能為胃輕癱的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手段。
4.手術治療
對於少數難治性胃輕癱患者可採用手術治療。有報告對某些特發性胃輕癱患者行胃大部切除和胃空腸吻合術後,症狀顯著減輕。
5.其他療法
胃起搏能使紊亂的胃電慢波節律恢復正常,從而恢復正常胃運動,有人試用於治療手術後胃輕癱伴胃電節律紊亂者,有一定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