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後膳食

胃癌術後膳食

胃癌是指發生在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臨床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主,無論是全胃切除或近端及遠端次全切除,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大多數胃癌患者術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減退,加之手術原因,術後營養不良程度尤為明顯,因此,術後合理、規範的營養支持治療對患者快速康復、減少術後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減輕經濟負擔至關重要。

合理的術後膳食,能夠幫助患者儘快恢復健康,同理,不合理的膳食,可能引發疾病再次復發。

基本介紹

  • 作者:戴婷婷
  • 職稱:營養師
  •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臨床營養科
  • 貢獻:撰寫
術後營養支持目的,營養支持方式的選擇,膳食原則與要求,膳食治療,

術後營養支持目的

預防傾倒綜合徵和營養不良的發生。
傾倒綜合徵在胃空腸吻合術患者中約占50%,只是嚴重程度各異。傾倒綜合徵除與手術、胃腸道的重建有關外,還取決於術後攝人的食物類型、量和個體的反應差異。傾倒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和體徵發生於攝食後15~30分鐘,有血管舒縮表現,即出汗、虛弱、暈厥,胃腸道症狀如腹脹、腸痙攣和腹瀉,也有一組症狀可發生在餐後2小時左右,以出汗、心動過連和暈厥為特點,甚至可出現精神紊亂。該組症狀除與兒茶酚胺釋放有關外,還與高濃度的含糖液態食物快速進入上段小腸,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而產生的低血糖反應有關。
除傾倒綜合徵外,胃手術後患者還易發生脂肪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維生素、鐵、鈣缺乏,胃酸減少更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營養支持方式的選擇

胃癌術後營養支持包括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腸外營養經中心靜脈或周圍靜脈供給,腸內營養經鼻胃管、鼻腸管、胃造口、空腸造口、口服等途徑供給。由於鼻胃管和鼻腸管創傷小可優先考慮。近代營養支持治療的原則,只要腸道有功能就應首選腸內營養。
胃癌術後早期腸內營養早期腸內營養的概念是指術後l天內給予腸內營養。腸內營養的原則:只要腸道有功能,就應首選腸內營養。依據:研究認為,小腸蠕動在術後2小時即可恢復.術後6~12小時小腸就能接受營養物質輸入。

膳食原則與要求

1.手術後早期
胃切除術後2周內,飲食採用“循序漸進,少量多餐”的原則。供應的食物品種少,體積小,次數多,清淡,易消化。可用十二指腸穿刺導管或空腸管早期進行腸內營養支持(如補充特殊醫學用途食品)
2.手術後後期
主要是防止傾倒綜合徵的發生。膳食中以糊狀固態食物為主可減慢其進入空腸的速度;乾稀分食,飲料須在進餐前後30分鐘時飲用;不宜高滲飲食;飯後半臥,或採用平臥位進餐法;餐後半小時臥床休息;每餐應適當限制食物中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最好採用單糖,雙糖,多糖混合食用。若經調整飲食方案仍不能保證足夠攝人量及維持體重時.推薦經口營養補充或管飼補充。

膳食治療

1.第一階段的膳食特點
是採用不需咀嚼的低糖高蛋白質液體食物,為順利進入第二階段做好準備。每天6餐,每餐由30~40ml開始,逐步增加至每餐150~200ml。食物可採用雞湯,魚湯,排骨湯,蛋花湯或與米湯混合等。
2.第二階段的膳食特點
是採用半流食,每天6餐,主食可選用米粥,麵包,麵條,面片,花捲,饅頭,餅乾等;副食可選用煮蛋,瘦肉末,魚蝦類,豆腐,少渣的蔬菜(如去皮的瓜茄類),果泥,菜泥等。3.第三階段的膳食特點是採用軟飯,每天6餐。應注意避免飲用濃湯和含糖飲料。
參考文獻
[1]胡雯主編.醫療膳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2]張漢語,湯敏主編.實用醫學營養手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10.
[3]牛瑞紅,武愛萍,吳雅芳,徐建萍.胃癌術後營養支持治療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26:3212-3214.
[4]蔡威主編.臨床營養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