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證見於溫病氣分後期,為邪熱已退(或漸退),而肺胃津傷未復之候,病情屬虛,病位在肺胃。以乾咳,口乾舌燥而渴,舌光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多見於風溫、春溫、暑溫、秋燥、溫毒等病末期階段。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常用方劑,常用中藥,常用腧穴,針灸治療,預防調護,
病因
邪熱已退(或漸退),而肺胃津傷未復。
病機
本證見於溫病氣分後期,為邪熱已退(或漸退),而肺胃津傷未復之候,病情屬虛,病位在肺胃。低熱不退說明尚有餘邪未淨,如不發熱則提示邪熱已解;肺陰耗傷,宣降失司,則咳嗽而無痰,或少痰而黏;肺胃陰傷,則口舌乾燥而渴,舌乾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液不足之象。
辨證要點
低熱或不發熱,乾咳或痰少而黏,口舌乾燥而渴,舌光紅少苔,脈細數。
臨床表現
身熱不甚或不發熱,乾咳,痰少而粘,口舌乾燥,渴欲飲水,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滋養肺胃,清滌余邪。
常用方劑
沙參麥冬湯。
常用中藥
沙參、玉竹、生甘草、冬桑葉、 麥冬、 生扁豆、花粉。
常用腧穴
三陰交、列缺、足三里、尺澤、湧泉。
針灸治療
取穴三陰交、列缺、足三里、尺澤、湧泉等穴,用補法,每日二次。
預防調護
1.飲食忌辛辣、熱性、煎炸食品,宜進清涼甘潤的水果等。
2.宜少食多餐,根據脾胃功能狀況逐漸增加食量,不宜過早食用肥甘厚味,以防“食復”。
3.恢復期體力尚弱,要適當活動,避免過勞。
4.住室宜涼爽通風,空氣新鮮,衣被不宜太厚。
5.便秘者遵醫囑服用通腑瀉熱藥或給予開塞露外用,必要時予以灌腸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