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毛細血管血氧分壓(pulmonary capillary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肺毛細血管血氧分壓
- 外文名:pulmonary capillary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1989年
肺毛細血管血氧分壓(pulmonary capillary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肺毛細血管血氧分壓(pulmonary capillary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醫學名詞 第一...
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從肺內攝取O₂,形成PaO₂,它反映了肺毛細血管的攝氧狀況,是反映外呼吸狀況的指標。PaO₂的高低主受取決於吸入氣體的氧分壓.即與FiO₂濃度呈正比,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進行性下降。PaO₂=100-(0...
肺換氣(Pulmonary ventilation),是指肺泡與肺毛細血管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過程 經肺通氣進入肺泡的新鮮空氣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氧氣從肺泡順著分壓差擴散到靜脈血,而靜脈血中的二氧化碳,則向肺泡擴散。這樣,靜脈血中的氧分壓逐漸...
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細血管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稱為外呼吸或肺呼吸。氧氣進入血液後,到達身體各組織內進行氣體交換,氧被釋出供細胞利用,細胞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被血液帶走,在組織內的氣體交換,稱為內呼吸或組織呼吸。內、外呼吸...
雖然肺毛細血管血液中氧分壓上升較慢,但一般在靜息時肺內氣體交換仍可達到平衡,因而不致產生低氧血症,往往只是在體力負荷增大時,才會因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觸時間縮短而發生明顯的彌散障礙,從而引起低氧血症。
(二)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生物、理化物質都能直接和間接損傷通透膜細胞,導致肺水腫,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有:細菌性或病毒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過敏性肺泡炎,吸人有害氣體如光氣、臭氧、氯氣、氮氧化合物,尿毒症,氧中毒,DIC,嚴重...
氧中毒:長時間吸入高濃度氧(>60%),可致活性氧自由基增多,造成肺損傷和肺水腫。熱射病。肺毛細血管壓力增加 肺靜脈閉塞症或肺靜脈狹窄。輸液過量。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肝腎疾病引起低蛋白血症。蛋白丟失性腸病。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