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上端骨腫瘤切除術

肱骨上端骨腫瘤切除術

肱骨上端頭與乾相接呈130°~135°,肱骨頭的前與外方為大、小結節;大結節上有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附著,大結節向下延續的大結節嵴為胸大肌附麗之處。肱骨小結節位於大結節之前有肩胛下肌附著,其下相延續的小結節嵴是背闊肌及大圓肌附著處。在大、小結節間的溝為肱二頭肌長頭腱經過的滑道。

肱骨頭的血供由旋前、後動脈發出的支,彼此吻合形成弓狀,並由弓狀動脈發出許多小支伴隨肌腱或韌帶等進入肱骨頭中,故肱骨頭及上端血供豐富,手術時應注意止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肱骨上端骨腫瘤切除術
  • 別名:肱骨近端腫瘤切除術
  • ICD編碼:77.6202
分類,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

分類

骨科/骨腫瘤手術/四肢骨腫瘤骨段切除及其重建術

適應症

肱骨上端良性骨腫瘤,骨結構遭嚴重破壞,難以修復,病變局限在骨內的肱骨上端惡性骨腫瘤,侵襲性較強的骨腫瘤;肱骨上端轉移癌為行姑息治療者,適於肱骨近端切除術。

禁忌症

惡性骨與軟組織腫瘤已有廣泛的軟組織突破及浸潤者。

術前準備

1.熟悉病史,做好重要臟器功能檢查,X線檢查及病理組織檢查結果:確定手術方案。
2.準備充分的血液、各種手術器械等。

麻醉和體位

一般宜採用全麻,特別是需做廣泛性切除時。仰臥位或45°(術側肩背後置墊)斜臥位。

手術步驟

1.切口 從肩鎖關節開始,順沿鎖骨方向切至鎖骨中1/3處轉向下外,沿三角肌內緣切至三角肌在肱骨中上1/3的止點處。
2.分離皮下及切開三角肌筋膜時,切勿損傷頭靜脈和胸肩峰動脈。從三角肌內緣與胸大肌之間縱向切開肌膜,並用拉鉤向兩側拉開,即可顯露肩關節囊、肩袖及肱骨近端的1/3。將肱二頭肌腱自喙突止點1cm處切斷,(以便閉合傷口時原位縫合),此時已可將三角肌前份從起點切斷並向外側翻開,切斷肩胛下肌於肱骨的止點並向內側牽開。
3.縱行切開肩關節囊,繼之切斷止於肱骨大、小粗隆和肱骨幹近端的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胸大肌、背闊肌及大小圓肌止點。注意保護橈神經與腋窩內的神經血管束。用骨膜剝離器推開肱骨後側的三頭肌,儘量保留三角肌在肱骨中上1/3處的止點(如距惡性腫瘤邊緣不足5cm,仍需切除而不可勉強保留)。再將二頭肌長頭腱拉出肱骨結節間溝,整個肱骨上1/3段周圍均被全游離,用紗墊保護好周圍軟組織後,即可用板鋸或鋼絲鋸於距腫瘤邊緣5~8cm處,橫行鋸斷肱骨。
4.紗布包好遠近斷端,阻止骨髓繼續滲血,再用持骨鉗抓住肱骨近斷端,將腫瘤骨段及肱骨頭一起切除。創面徹底止血後,可用稀釋(1%~0.1%)的阿黴素或環磷醯胺等抗癌藥液沖洗。肱骨缺失的修復可酌情選用以下術式完成:
(1)上臂縮短術(Tikhoff-Linberg術):如肱骨近端切除在10cm以內均屬適應證,特別是主要神經血管保持完整時。手術方法是將肱骨遠段與肩盂、肩峰或者鎖骨做融合,融合時須切除軟骨面,用鋼絲或1.5~2mm粗的克氏針將已鑽好孔的雙側對合扭結,保持上肢於功能位。保留的神經血管如過長,可盤成S形或迂迴埋於軟組織間隙中,如因腫瘤包裹需切除一段,則須做遠近斷端吻合。上臂縮短在10cm左右,如神經血管完整,一般都具有相當滿意的功能。
(2)原位滅活(液氮冷凍或微波加熱15min)及瘤段切除滅活再植:將切下的腫瘤骨段用煮沸、或95%乙醇浸泡30min、或液氮深低溫等滅活後,原位植骨,亦可望成功。
(3)異體骨大塊或大段(半關節)移植:異體骨可取新鮮(死後6h以內)或庫存(深低溫或其他保存液浸泡)的異體肱骨(同側)上1/3段(半關節)移植,修復骨塊缺損。
(4)人工假體置換:用定做的人工假體置入替代肱骨近端。假體與骨界面間應妥善固定。
(5)自體骨移植:可取自體髂骨或腓骨中上段進行移植。近年,採用自體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優點很多,特點適用於肱骨近端切除10cm長以上的病例。
1999年,TWada報導8例肱骨近端惡性腫瘤廣泛切除後用自體帶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替代,腓骨頭用股二頭肌腱與掌長肌腱懸吊固定於肩峰上。此手術雖較複雜,手術時間較長出血量較多,但骨血供較好,故發生骨折少。6個月後,除外形與上舉功能稍差外,保留的上肢在肘、腕功能和手指觸感運動等功能都近於正常,認為是一種合理的保肢手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