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鱗蜓蜥

股鱗蜓蜥

股鱗蜓蜥,日行性,卵生,每窩約生3-5顆蛋,以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喜於樹林邊緣活動,尾巴極易自割。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 別名:肥豬冧(廣東)、SouthChina forest skink
  • 中文學名:股鱗蜓蜥
  • 拉丁學名:Sphenomorphus incognitus
  • 動物界
  • :蜥蜴目
  • 石龍子科
  • :蜓蜥屬
  • 分布區域台灣,海南等
  • 物種命名人:Thompson
  • 繁殖方式:卵生
  • 年代:1912
形態特徵,分布,生活習性,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軀幹長最大可達8公分左右,尾長可達軀幹長之1.5倍左右,體背部為灰褐色,身體兩側邊由吻部經眼延伸至尾基附近有一深黑色的縱帶,身體腹面為白色,後腿內側近股部則有一大鱗片且排列較不規則的區域,幼體之尾巴末端常帶有紅色。
股鱗蜓蜥
股鱗蜓蜥
在與外型相近之印度蜓蜥作比較時,本種之體色是以黑白色調為主,而印度蜓蜥之體色則是褐黃色調;且本種之腹面為白色,印度蜓蜥腹面則常帶些黃色調。

分布

中國南部,台灣,海南,西至湖北,雲南。分布於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福建湖北海南廣西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雜草地區或礫石與雜草交錯地區。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600至2000米。
股鱗蜓蜥
股鱗蜓蜥

生活習性

喜於樹林邊緣活動,尾巴極易自割。
食性
股鱗蜓蜥
股鱗蜓蜥
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繁殖
日行性,卵生,每窩約生3-5顆蛋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