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理論

股價理論是分析股票價格水平的決定因素與變化特點的理論。影響比較大的股價理論主要有美國的道氏理論,艾略特波段理論以及傳統股票價格理論。傳統的股票價格理論側重股票價格的微觀決定因素分析,認為股票價格是股息的資本化,應當等於公司經營的業績和盈利額除以市場利率。由於這種理論不能反映市場交易價格千變萬化的實際情況,在其後發展中又引入市場心理因素,認為除了公司已實現的每股盈利額外,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收益和股價的預期與 “信任心” 強弱,也是決定該種股票價格升降的主要因素。儘管補入了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強調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收益信任心的影響作用,但總的看該理論還是以公司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經營和盈利能力作為推斷股價趨勢的基本因素,仍然以公司狀況為中心。此種理論有其合理因素,但不完整,還缺少對巨觀經濟因素和社會政治因素以及市場交易活動中的技術性因素的分析,因而還是不能圓滿地說明股價的複雜的變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股價理論
  • 定義:分析股票價格水平的決定因素與變化特點的理論
道氏理論屬於股票價格技術分析理論,由美國的查爾斯·亨利·道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首先提出,主要反映在他為 《華爾街金融日報》所寫的文章和評論中,該理論偏重於對股價平均數的行情分析,主要回答盤局或跌局何時中止、何時轉向的判斷依據與方法問題。道氏理論在分析股價運動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判斷股價運動方向的互證方法。
艾略特波段理論由美國人艾略特於1927年提出,是現代股價波段理論的前驅。該理論認為每一個完整的股價循環都包括8個波段,在多頭市場的完整循環中前5個波段為上升行情,後3個波段為下跌行情,而空頭市場反之。在先出現上升行情的前5個波段中,第一、三、五波段為上升波段,一波比一波高; 二、四波段為下跌波段,屬於回檔整理,後者高於前者。在首先呈現下跌行情的前5個波段中,一、、三、五為下跌波段,一波比一波低;二、四為上升波段,屬於反彈整理,後波低於前波。多頭市場的後3個波段,六、八為下跌,第七波段是反彈整理; 空頭市場的後3個波段,六、八為上升,第七波段回檔整理。艾氏理論也屬於對股價的技術分析理論,偏重於行情剖析,不具體研究基本影響因素。在實踐中,應當將傳統股價理論與技術分析理論結合起來運用,互相參照,才能取得更好的預測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