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安徽省畜禽養殖量大、糞污產生量多,由於畜禽糞便處理不當、種養脫節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肉牛產生糞便多處理難度大。截至2020年,肉牛發酵墊料技術規程尚沒有形成規範性文本供養殖場使用。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
zhua曲子白渡白顆
編制進程
該標準編制來源於《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下達2020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畫的通知》(皖市監函〔2020〕341號)檔案,項目計畫號:2020-2-21。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由阜陽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提出,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歸口。
2020年9月23日,收到《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下達2020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畫的通知》,(皖市監函〔2020〕341號)後,成立標準編制小組。
2020年4月阜陽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提出制定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標準,來規範墊料技術在肉牛養殖中的套用,為阜陽市乃至安徽省肉牛糞污處理提供技術規範,2020年9月份通過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評審。技術組以臨泉縣明成牧業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進行肉牛發酵墊料養殖試驗,經過一年多的試驗,使用效果良好。
2020年10月,形成標準編制小組,總結明成牧業的試驗示範成果,提煉技術關鍵點,並查閱相關資料,廣泛爭取各方面的建議和意見,2021年3月形成標準初稿。
標準起草工作組認真分析、總結,迅速開展標準的徵求意見初稿編制,於2021年4月中旬在阜陽市農業農村局網站徵求意見,共採納4家單位5條修改意見,對該標準進行修訂完善。確定了標準徵求意見稿的內容。
2021年9月30日,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10月30日,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阜陽市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臨泉縣明成牧業有限公司、臨泉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阜南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潁東區棗莊鎮農業綜合服務站、蕭縣畜牧獸醫水產服務中心、安徽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安徽省質量認證服務中心。
主要起草人:桑曉媛、訾振義、高樹朋、劉雪梅、李超、任影平、張勇、汪磊、梁靜、牛萍、高永士、馬文明、李瑞、顏鳴、楊琳、李曉輝、陳菁菁。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牛舍建設 | |
---|
5 配套設備 | |
---|
6 發酵床製作 | |
---|
7 日常養殖及發酵墊料的維護 | |
---|
8 清出墊料的處理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規定了肉牛發酵墊料養殖的牛舍建設、配套設備、發酵床製作、日常養殖及發酵墊料的維護、清出墊料的處理等。該標準適用於肉牛養殖。
引用檔案
NY/T 3075 畜禽養殖場消毒技術 NY/T 3442 畜禽糞便堆肥技術規範 | NY/T 5128 無公害食品—肉牛飼養管理準則 《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農業農村部 |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由於該標準首次制定,因此有必要做好標準的宣貫工作,建議由地方畜牧技術推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結合糞污資源化利用可採用現場會的形式,要求需要採用這種處理方式的企業人員掌握技術要點,按照標準進行建設。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肉牛發酵墊料養殖技術規範》(DB34/T 4045-2021)的制定,可以解決肉牛養殖場糞污處理難的問題,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牛生活環境,促進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建設成本、運營成本低;國家、省已圍繞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陸續出台相關標準和規範,該標準可與其他標準互相配套,形成完整體系。該標準的制定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