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重聽人
重聽人,從其他角度來定義,大致分類為三種定義:相對聾人來說,是存在殘餘的聽力的人;從生理角度來定義,聽力90分貝以下便是重聽人;前面講了兩種定義,第三種定義,是生長環境角度,讀普校的是重聽人,這是人們區分群體最廣泛最常用的辦法。
手語族與聾人文化
《手語族與聾人文化》作者:梅芙生(北京第三聾啞學校退休教師,1994年評為中學特級教師)
有這樣的故事,
花果山的一隻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邊,豺狼不跟他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邊,虎豹也不
答理他;他又去跟
獐鹿打交道,獐鹿看見他,箭一般跑掉了;他剛朝一對仙鶴走去,仙鶴看見他拍拍翅膀飛走了。石猴覺得很奇怪,跑到溪邊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見自己的模樣,原來跟豺狼、虎豹、鹿鶴不是一類。他最後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歡迎他入伙,他樂壞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聾人是手語族。
他們的特殊之處,就是由於他們聽不見,說不了話,談話的形式(方式)、習慣與一般人不同,自然形成手語群體。這猶如操著不同口音的人,自成群落一樣。
分析
健全人與健全人在一起會感到交際自由自在十分方便,這一點,聾人亦然。
不過,聾人聽不見,獨自一人的時候,往往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窒息感,這是處於無聲世界裡,有種強烈的什麼聲音都聽不見的難受感覺。
所以,聾人喜歡與聾人在一起過群體生活。
他們可以用手語聊天玩樂,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思想感情,並由此獲得一些信息,不至有與世隔絕之感。就連聾啞學校的小學生,每到放學之際,都不想馬上回家。
這並非他們不愛家,只為回家沒人陪他聊天、玩耍。所以,他們寧願在學校多呆會兒再走。
難怪他們對聾人那套
手語無師自通,很快成為手語族的成員了!
為什麼一些已開發國家都重視聾人俱樂部的工作呢?
這主要是為了適應聾人文化生活的需要。
有了俱樂部,聾人工作之餘,可以來搞多種文娛體育活動,他們可以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交流信息、休息談心聊天……聾人俱樂部就是聾人之家。
我國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在不少城市的聾啞人福利會也興辦過聾人俱樂部,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取消了。
總而言之,聾人雖聽不見,生活在手語族中,同樣渴望學習、獲得信息;渴望有豐富的文化生活;渴望社會交往。
他們的思想感情、七情六慾、心理活動,都與健全人一樣。只是由於語言不同,加之一些小說、影視等媒介不準確的宣傳,外界不了解聾人,往往把聾人描繪成愚昧、簡單、魯莽、甚至是野蠻的低能人,因而使一些人產生誤解,從而疏遠聾人。
其實聾人與健全人一樣,好人是多數,壞人敗類只是極少數 。
一些機關企業單位,嫌聾人“不便溝通”,即使有大學文憑,也不願錄用。但有的單位,在與聾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和相處之後,就覺得聾人雖然耳聽不見,不會說話,但可以用筆談來溝通;通過工作,又會覺得聾人心靈手巧工作踏實,耐勞肯乾,因而從“勉強用”到“可以勝任”,再到“你最好乾下去,別離開”,這種情形並不少見。
文化特殊性徵
美國人說
手語是聾人的文化特殊性徵,在美國聾人學校里還設定了聾人文化課。這些文化課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不得而知。其實,見面便微笑招手,就是聾人的文化表現。聾人啞劇、舞蹈、魔術、聾人教育……只要是有手語伴隨,都屬於聾人文化教育範疇。聾人因聽不見,對戲劇、電影、電視無法很好的欣賞,國外和我國香港、台灣地區的影視,都配有英、中文字幕,唯我國大陸很少上中文字幕,這無異於剝奪了聾人的收視權利,使他們錯過了學習語言文字知識和獲得信息的機會,甚是令人遺憾!
聾人自編自演啞劇、舞蹈、滑稽小品、魔術等以自娛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各大城市都有。聾人的啞劇,大多根據京劇,或歷史故事,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編的,如:《
三岔口》、《
武松打虎》、《鬧天宮》、《馬大哈》等。聾人啞劇,好看易懂,不但為聾人所喜愛,就是健全人,也能從中體味出它的節奏、氣質、風格之美。同時,也顯示了聾人相當高的領悟力,以及不乏表現細膩感情的藝術才能。
此外,聾人愛好體育活動、繪畫、攝影、集郵、旅行……這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文化教育的需求。聾人聽不見,但視覺敏銳,想像力豐富。那么,努力反映生活美,自然美,不正是可以證明聾人的視覺敏銳,善於形象思維嗎?總而言之,聾人失去聽覺,生活在無聲世界裡,要靠視覺來生活,須臾也離不開
手語。這正像健全人須臾也離不開語言一樣。聾人的文化,就是手語文化。因此之故,一方面就要讓聾啞小學生從小接觸手語,以便於交往;另一方面聾人與健全人交往,沒法靠聽覺語言也不可能靠手語,只能靠視覺語言——書面方案。所以, 對聾啞小學生,又必須從小教會他們識字、看書,學會用文字表達意思。這也是聾人教育要全力以赴的事。
聾人雖屬有困難的群體,但是通過發音訓練的教育模式糾正,可以成為回報社會的有用之材。所以說他們是“可造之材” 的群體。至於當前多數聾啞人文化水平偏低、掌握謀生技能有限、下崗後再就業困難,阻礙他們回報社會,這種現象並不是聾啞人愚昧。根源是我們的聾啞教育無視聾啞人為手語族,過分偏重口語教學。雖然老師花費多年苦功,但是學生所學的文化知識還是過於淺陋,畢業後依然使用
手語,不足以與健全人社會交往之用,對較高深的科學技術知識,更無條件學習,因而導致了聾人文化危機。假如對那些不適於口語教學的聾啞兒童,區別對待,從小就依照他們自身條件,偏重於手語及寫話的教學,相信這樣做了,會使大多數手語族成員的文化知識水平大幅度提高。那時的情形就會不一樣了。總之,提高和發展聾人文化是關係到聾人切身利益的大事,聾啞教育應從承認和適應聾人生理特點的需求,順其自然,重視手語教學,並著重知識和能力的教育,這樣才能使手語族的同胞們實現平等參與生活,回報國家與社會,自強、自立。
群體分類
20/70/10
關於20/70/10這個數字模式,估計很多人都會在韋爾奇的書里看到過。在韋爾奇的管理理念里,20/70/10這三個部分是對員工的劃分,但是這份數據同樣適用於聾人群體的劃分。雖然沒有太多的數據或者參考檔案來說明這部分的數據,但是20/70/10這個分配的比例基本上是國際主流分配比例,大的方向來講這樣的比例分割是合理的。
放眼中國,中國的聾人群體將占據很大的比例。但是這個龐大的群體之內所形成的聾人文化,雖然有它自身的歷史特點在裡面。但是進一步細分的話,仍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只能大致分為三個群體:
20%群體是中國聾人群體中的優秀群體。他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質就是自己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且有極強的上進心和求知慾,能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精神體現上展示了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有時候能做到一些正常人不能做到,而他們能做到的事。所以,這類群體在面對挫折前有極強的征服欲,因此他們正在逐漸實現自己的夢想。
70%群體是中國聾人群體中的主流群體。他們都是一種以隨波逐流的心態生活著。也許這類群體有些還有部分受到高等教育,但因為心態沒有擺正,逐漸回歸於平庸。這個平庸的群體,卻占據了聾人總群體的極大比例。也許他們是因為努力過,卻不能擠身於20%的群體,然後逐漸自甘墮落。但還沒達到自暴自棄的程度。至少還曾經為夢想而努力奮鬥著,只不過殘忍的事實剝奪了他們奮鬥的權利。
10%群體是中國聾人群體中被遺棄的群體。因為不學無術,然後外加其他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慢慢變壞。這類群體就是在報刊上經常頻頻曝光的那些群體。偷、搶、騙,無惡不作,媒體對這類群體的負面報導的增多從而直接或者間接給聾人整個群體抹黑,導致大部分優秀聾人在就業的道路上阻力重重。
口語訓練
關於口語訓練的成果是早期上海一所聾校努力鑽研的結果。由於資金面的缺乏,香港以鮑瑞美牽頭的慈善機構捐款,以致這項人類的創舉實現了實際性的突破,開創了中國特殊教育的先河。於是第一批啟音人的出現建立了口語教學的里程碑,最後被各大聾校開始效仿。
以中國21世紀初期的國情,讓國家社會適應這個群體是顯然不現實的,所以才會有了讓這類群體自己去適應社會。口語訓練是幫助聾孩子走向社會的唯一途徑。通過口語訓練提升的過程中,提高了聾孩子面對逆境的承受能力。所以會說話的聾人比不會說話的聾人優秀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並不能完全否定不會說話的聾人的能力。
會說話是並不能說明了什麼,但是至少在溝通上還是給雙方帶來了便利。至少當聾孩子開口說“媽媽”的那一刻,相信作為母親,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來面對自己的孩子從不會說話到會說話的轉變呢?學說話的過程固然艱苦,但是可以進一步幫助他們鍛造正常的人格。生理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殘疾。
口語訓練,可以說是,中國聾人教育歷史上的偉大創舉,幫助更多的聾孩子在適應社會時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和面對壓力的耐受力。
就業形式
l聽障人士由於原生障礙在社會中往往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一些先入為主觀念比較強的人會戴有色眼光看待他們,因此歧視和偏見是客觀存在的。
因此,歧視總是存在的,這個可能跟國人固有的思維模式有關。因此當他們去做一件事情,通常人們總會擔心的是“他行嗎?”“他一定會做好嗎?”直接或者間接的不信任因此抹殺掉了20%優秀聾人群體的職業成長空間。
歧視分兩種,一種是直接的歧視,這種歧視隨著民族的進步,人類的文明高度的提升漸漸減少,但仍不排除這種情況的可能;另外一種歧視就是軟歧視,這個是非常普遍的社會性行為,因此沒有給聾人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競爭力。
作為企業應該反思的是,錄用殘疾人員工,並不是因為其本身合理的
避稅工具而減輕企業的稅務壓力而把他們當成極為廉價的勞動力。生理上的缺陷並不等同喪失勞動能力,請給他們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只有這樣,他們身上的潛能會被最大化發揮。
總結
這個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發展的方向。關愛殘疾人,從我做起,特別是衛生部門要設立專業的康復治療技術指導並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來完成聾人的健康教育(發音訓練、言語訓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