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聽鄭五愔彈琴1
阮籍推名飲2,清風滿竹林3。
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4。
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沈5。
余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鄭五愔(yīn):即鄭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魏人,生活中魏晉易代之際,不滿現實,又怕遭迫害,於是縱酒談玄,蔑視禮法。
- “清風”句:典出“竹林七賢”故事。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人常聚集在竹林下彈琴飲酒遊樂,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滿,一作“坐”。
- 龍唇琴:古代琴名。《古琴疏》:“荀季和(荀淑)有琴曰龍唇。”這裡泛指琴。龍唇,琴的發音部位,後世也作為琴的代稱。
- 沈:即“沉”。
- 諧:合。夙(sù)心:平素的志向、情趣。
白話譯文
鄭愔像三國時的阮籍以善飲酒知名,暢飲在清風吹拂的竹林。
酒喝得半醉甩一下衣袖,拂拭乾淨龍唇琴上的灰塵準備彈琴。
飲下一杯美酒彈奏一支曲子,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夕陽西沉。
我的志趣本來在寄情山水,聽這高山流水之音恰合我的本心。
創作背景
《唐詩紀事》記載,鄭愔字文靖,在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被誅殺,當時孟浩然的年齡才二十出頭。可見此詩當作於孟浩然早期。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阮籍推名飲,清風滿竹林”,以阮籍比鄭愔,說鄭愔像阮籍一樣以善飲出名,如今在清風裡,在竹林下坐著豪飲。竹林,既是用竹林七賢的典故,同時又是寫實。
三四句“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是細節描寫,寫鄭愔喝得半醉的時候,放下衣衫的長袖,把琴擦擦,開始鼓琴。古人衣袖特長,一般挽著,故云“下衫袖”。《古琴疏》記載,漢末荀淑有架龍唇琴,一天下大雨不見了。三年後下大雨,有條黑龍飛入李膺家中,李膺一看,是荀淑的琴,就把它送還給荀淑。詩以龍唇琴借指鄭愔的琴非常名貴。
五六句“一杯彈一曲,不覺夕陽沈”,說鄭愔一邊飲酒,一邊彈琴。彈著彈著,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落山。一杯彈一曲是描寫鄭愔邊飲邊彈的氣派。下句表現鄭愔琴藝高超,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光陰流逝,而渾然不覺。孟浩然其人也非常善琴,他的琴藝曾得到著名道士參寥的讚賞,連孟浩然也陶醉在鄭愔的琴聲中,足見鄭愔的琴藝確實精妙。
最後兩句“余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說明鄭愔的琴藝得到孟浩然的欣賞,他的琴音引起孟浩然的共鳴。浩然志在山水,鄭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二人志趣相投。春秋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說:“妙呵,聽你的琴,眼前就出現巍巍的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锺子期說:“妙呵,聽你的琴,就好像滔滔的江河!”詩人表示自己喜歡山水,不願仕進。借用伯牙锺子期的故事,說鄭愔與自己思想志趣相投。
一般寫彈琴的詩,或渲染琴聲的美妙,或感嘆琴師的身世,而孟浩然通過對聽琴的描寫,勾劃出一位善琴好飲,放浪瀟灑,飄然出塵的高士形象。詩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龍唇琴”的細節表現鄭愔的豪放曠達,用酒、清風、竹林、琴、夕陽烘托其高潔;結尾以自己的高尚追求,來表現鄭五愔的高尚追求,展示人物的內心境界。寫完彈琴,詩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
名家點評
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朴而不俚,風韻尚存。”
清代范大士《歷代詩發》:“只說聽琴,而讚嘆彈琴只於結意略見,便省無限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