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經典隨筆:了凡四訓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061772
- 作者:袁了凡 尚榮
- 出版社: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 頁數:13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華書局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作者:(明)袁了凡 注釋解說詞:尚榮、徐敏
明代江蘇吳江人,生卒年不詳。原名黃,字坤儀。於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授寶坻知縣,後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後朝鮮遭日寇大舉入侵,朝鮮遂向宗主國明朝求救。袁了凡遂隨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援救。由於和明軍主帥李如松不和,遭其猜忌,後被言官彈劾,罷官歸家。歸家後,袁了凡不遺餘力地行善,年七十四,卒於家中。後來明熹宗追敘其入朝征討日寇的功績,追贈其為尚寶司少卿。
明代江蘇吳江人,生卒年不詳。原名黃,字坤儀。於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授寶坻知縣,後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後朝鮮遭日寇大舉入侵,朝鮮遂向宗主國明朝求救。袁了凡遂隨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援救。由於和明軍主帥李如松不和,遭其猜忌,後被言官彈劾,罷官歸家。歸家後,袁了凡不遺餘力地行善,年七十四,卒於家中。後來明熹宗追敘其入朝征討日寇的功績,追贈其為尚寶司少卿。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立命之學
第二篇 改過之法
第三篇 積善之方
第四篇 謙德之效
第一篇 立命之學
第二篇 改過之法
第三篇 積善之方
第四篇 謙德之效
文摘
余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①,謂可以養生②,可以濟人③,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④。
[注釋]
①舉業:為應科舉考試而準備的學業,目的在於求取功名。科舉考試是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隋代設定進士科以試策取士。唐代沿用並增設秀才等十多種科目。因設立科目,以考試舉士,故稱科舉。明、清時專指習八股文。
②養生:養活自己及家庭。這裡的“生”指生活。
③濟人:即以醫術救濟別人。
④夙心:平素的心愿。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予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
[評]
《了凡四訓》四篇是了凡先生對其子所說的話,即誡子家訓,是長輩對晚輩的勉勵和勸行之語。了凡先生起首便從自己的生平講述,可謂“現身說法”。
了凡先生自稱在其童年之時父親就不幸去世了,只得與母親相依為命,父親的過早離世使家境陷入困頓。孔子即是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命途坎坷;佛教禪宗的六祖慧能也是幼年喪父,家庭困苦。禪宗的宗經寶典《六祖壇經》中記載:“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家庭的不幸往往能造就古代賢人對命運的深刻思索。了凡先生的童年時期,為了維持生計,母親要求他放棄考取功名,改學醫術,這樣既可以養家餬口,又可以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古時讀書之人始終是以步入仕途、兼濟天下為人生最高旨趣的。《論語。子張》中“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可為明證。不過科舉進仕並非易事,其路途可謂漫長而艱辛。《儒林外史》中,窮書生范進,二十歲開始應考,屢試不第,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後世有人譏諷科舉考試“賺得英雄盡白頭”。從生存的角度考慮,學醫不失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並且習得一技之長,技藝精湛而成為一代名醫,這也是他父親生前的夙願。其實,治病救人與讀書救國在古往今來的知識分子的心目中往往是有相通之處的。古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說。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志向就是做宰相和醫生,言唯有此二者能救人,後來果然位列朝班,卻能居廟堂之高,慮江湖之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近代知識分子、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早年也是遠渡東瀛、立志習醫以救國民,後又棄醫從文,投身到喚醒國人精神與靈魂的戰鬥中去。從療治人的軀體和生命到心懷家國天下,這是中國歷來知識分子們內在所具有的精神品格。
後余在慈雲寺①,遇一老者,修髯偉貌②,飄飄若仙,余敬禮之。
[注釋]
①寺:原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後佛教用以稱僧眾供佛和聚居修行的處所,在我國主要指佛寺。又稱剎、叢林、禪林、禪院、蘭若、招提、伽藍、梵宇、梵宮、蕭寺等。我國最早的佛寺是東漢明帝時,白馬馱經西來,由鴻臚寺官署改建的洛陽白馬寺。
②髯(ran):兩側面頰腮部的鬍子,也泛指鬍子。長髯、美髯、白髮蒼髯,古人認為髯的多少及色澤好壞與血氣盛衰有關。認為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
[評]
了凡先生為什麼會到寺院來,表面似乎是偶然和巧合,其實歷來古代的知識分子們大都喜歡流連於寺院。古剎的清幽往往是居住讀書的絕佳環境。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有《宿蟠桃寺》詩云:“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清晨四時許,寺院內便會打板催起進行早課,隨後還有過堂吃飯。古代文人和僧人常有交往,詩歌唱和,書畫過從。當然,也有不甚融洽的,如僧人嫌惡落魄文人寄居寺中,白吃白住,便故意等吃完飯再敲打過堂的雲板,這在歷史上也是有此趣聞典故的。
在人生的行進道路上,經常會遇到一些令人生發生轉折和改變的人。了凡先生在慈雲寺便碰見了這樣一位老人。慈雲寺隱喻著佛教的慈悲,《大智度論》卷二七稱:“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給予歡樂叫“慈”;憐憫眾生,拔除苦難叫“悲”。這是菩薩行的重要特徵之一。老人長得相貌魁偉,仙風道骨,更有一捧長長的鬍鬚。大凡異人必有異相,古代形容偉人往往把他們描述得魁偉奇異,孔子就很高大,《史記》上說,孔子成年後“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其相貌也很奇特,“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日丘雲”。所謂的圩頂,據《索引》的解釋,就是“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孔子的頭頂是中間低而四邊高,不可謂不奇。古人還以長髯為美,鬍鬚可以說是男子儀表不俗的象徵,道家仙人的模樣往往就是鶴髮童顏、長髯飄飄。如《漢書》稱漢高祖劉邦“美須髯”,《三國志》也說關羽“美須髯”,諸葛亮曾直接以“髯”代稱之。了凡先生見到此老者一派飄飄欲仙的模樣,不敢怠慢,連忙行禮以示恭敬。
古代評論人往往數言便能傳神,不落實際。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形容東鄰之女的美貌時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魏晉時的嵇康,時人謂之“若玉山之將傾”,《世說新語·賞譽》中贊時人王衍為“瓊林玉樹”,謂王恭“濯濯如春日柳”等。
P3-5
[注釋]
①舉業:為應科舉考試而準備的學業,目的在於求取功名。科舉考試是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隋代設定進士科以試策取士。唐代沿用並增設秀才等十多種科目。因設立科目,以考試舉士,故稱科舉。明、清時專指習八股文。
②養生:養活自己及家庭。這裡的“生”指生活。
③濟人:即以醫術救濟別人。
④夙心:平素的心愿。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予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
[評]
《了凡四訓》四篇是了凡先生對其子所說的話,即誡子家訓,是長輩對晚輩的勉勵和勸行之語。了凡先生起首便從自己的生平講述,可謂“現身說法”。
了凡先生自稱在其童年之時父親就不幸去世了,只得與母親相依為命,父親的過早離世使家境陷入困頓。孔子即是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命途坎坷;佛教禪宗的六祖慧能也是幼年喪父,家庭困苦。禪宗的宗經寶典《六祖壇經》中記載:“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家庭的不幸往往能造就古代賢人對命運的深刻思索。了凡先生的童年時期,為了維持生計,母親要求他放棄考取功名,改學醫術,這樣既可以養家餬口,又可以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古時讀書之人始終是以步入仕途、兼濟天下為人生最高旨趣的。《論語。子張》中“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可為明證。不過科舉進仕並非易事,其路途可謂漫長而艱辛。《儒林外史》中,窮書生范進,二十歲開始應考,屢試不第,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後世有人譏諷科舉考試“賺得英雄盡白頭”。從生存的角度考慮,學醫不失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並且習得一技之長,技藝精湛而成為一代名醫,這也是他父親生前的夙願。其實,治病救人與讀書救國在古往今來的知識分子的心目中往往是有相通之處的。古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說。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志向就是做宰相和醫生,言唯有此二者能救人,後來果然位列朝班,卻能居廟堂之高,慮江湖之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近代知識分子、新文化運動旗手魯迅早年也是遠渡東瀛、立志習醫以救國民,後又棄醫從文,投身到喚醒國人精神與靈魂的戰鬥中去。從療治人的軀體和生命到心懷家國天下,這是中國歷來知識分子們內在所具有的精神品格。
後余在慈雲寺①,遇一老者,修髯偉貌②,飄飄若仙,余敬禮之。
[注釋]
①寺:原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後佛教用以稱僧眾供佛和聚居修行的處所,在我國主要指佛寺。又稱剎、叢林、禪林、禪院、蘭若、招提、伽藍、梵宇、梵宮、蕭寺等。我國最早的佛寺是東漢明帝時,白馬馱經西來,由鴻臚寺官署改建的洛陽白馬寺。
②髯(ran):兩側面頰腮部的鬍子,也泛指鬍子。長髯、美髯、白髮蒼髯,古人認為髯的多少及色澤好壞與血氣盛衰有關。認為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
[評]
了凡先生為什麼會到寺院來,表面似乎是偶然和巧合,其實歷來古代的知識分子們大都喜歡流連於寺院。古剎的清幽往往是居住讀書的絕佳環境。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有《宿蟠桃寺》詩云:“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清晨四時許,寺院內便會打板催起進行早課,隨後還有過堂吃飯。古代文人和僧人常有交往,詩歌唱和,書畫過從。當然,也有不甚融洽的,如僧人嫌惡落魄文人寄居寺中,白吃白住,便故意等吃完飯再敲打過堂的雲板,這在歷史上也是有此趣聞典故的。
在人生的行進道路上,經常會遇到一些令人生發生轉折和改變的人。了凡先生在慈雲寺便碰見了這樣一位老人。慈雲寺隱喻著佛教的慈悲,《大智度論》卷二七稱:“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給予歡樂叫“慈”;憐憫眾生,拔除苦難叫“悲”。這是菩薩行的重要特徵之一。老人長得相貌魁偉,仙風道骨,更有一捧長長的鬍鬚。大凡異人必有異相,古代形容偉人往往把他們描述得魁偉奇異,孔子就很高大,《史記》上說,孔子成年後“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其相貌也很奇特,“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日丘雲”。所謂的圩頂,據《索引》的解釋,就是“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孔子的頭頂是中間低而四邊高,不可謂不奇。古人還以長髯為美,鬍鬚可以說是男子儀表不俗的象徵,道家仙人的模樣往往就是鶴髮童顏、長髯飄飄。如《漢書》稱漢高祖劉邦“美須髯”,《三國志》也說關羽“美須髯”,諸葛亮曾直接以“髯”代稱之。了凡先生見到此老者一派飄飄欲仙的模樣,不敢怠慢,連忙行禮以示恭敬。
古代評論人往往數言便能傳神,不落實際。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形容東鄰之女的美貌時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魏晉時的嵇康,時人謂之“若玉山之將傾”,《世說新語·賞譽》中贊時人王衍為“瓊林玉樹”,謂王恭“濯濯如春日柳”等。
P3-5
序言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是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一本勸善書。該書一經問世,便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人們修身立命的理論指導。該書主要闡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凶”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該書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學說,運用因果報應、福善禍淫之理,闡明忠孝仁義、諸善奉行以及立身處世之學。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們可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感性的認識,從而一窺儒佛道三家之學的梗概;同時也對我們個人品格的修養大有助益。
《了凡四訓》,顧名思義,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四篇文章來自袁了凡不同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學”是袁了凡晚年總結人生經驗,訓誡兒子的《立命篇》;“改過之法”和“積善之方”是他早年著作《祈嗣真詮》中的兩篇“改過第一”和“積善第二(又名《科第全憑陰德》)”;“謙德之效”是他晚年所作的《謙虛利中》。四篇文章各自獨立成文,而義理又一以貫之,強調命由我作,善惡報應之理。這四篇文章在組成此書之前,就已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並被多部書籍收錄。在清代初期的《丹桂籍》上,這四篇文章被稱為《袁了凡先生四訓》。隨著在民間的流通,文章有被簡化的傾向。
“立命之學”一文中,袁了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驗,現身說法,以論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袁了凡首先敘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童年棄文學醫,因偶遇異人預言他能夠通達仕途,於是重燃讀書考取功名的想法,之後袁了凡的人生境遇與所測算的命運毫釐不差,由此他更加堅信命由天定,終日消極懈怠。後來機緣巧合,他拜訪了雲谷禪師,領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學,乃知宿命論的錯誤,從此開始積功累德,自求福報,而且頗有靈驗。
“改過之法”,主要論述在行善積德之前,須先端正自己的心念,將自身缺點一一改正。具體方法是要“見賢思齊”,以古之聖賢為榜樣;敬畏天地鬼神,不起絲毫邪念;立定決心,勇於改過。其關鍵在於永存善心,只此一點,則邪念不生。
“積善之方”,列舉大量事例,予以說明“積善餘慶”的道理,對於何謂真善、至善作了充分的論述說明,並將善行分門別類,一一展開論述,基本統攝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
“謙德之效”,舉“天道”為例,以說明“人道”抑滿扶謙的道理。告誡世人要謙虛謹慎,恭敬卑下,虛己待人,並列舉事例加以論證。進一步強調,“抬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的理論主旨。
作者袁了凡,生卒年不詳,名表,後改名黃,字坤儀,又宇儀甫,號原為學海,因拜訪雲谷禪師後,得以領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學,便立志多做善事,積功累德,以扭轉自己的命運。從此袁了凡不願再做一個受制於天命的凡夫俗子,因而改號為“了凡”。袁了凡是江蘇吳江人,又有資料稱其為浙江嘉善人。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併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發生“靖難之役”,袁家因與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牽連被抄家。袁了凡的曾祖的父親倖免於被捕,開始四處奔走逃亡,後定居於江蘇吳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顥作了吳江縣徐氏的女婿,併入了吳江籍,著有《袁氏家訓》以訓導袁氏後人。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稱與其一同參加會試的嘉善縣書生為“同袍”,另據清人彭紹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傳》記載,袁了凡的先祖入贅到嘉善縣,所以他得以補為嘉善縣學生。
袁了凡博學多才,舉凡天文、象數、水利、兵政、堪輿、星命等學無所不通。隆慶四年(1570),袁了凡中單人;萬曆十四年(1586),中進士,並被任命為寶坻知縣。在任期間,袁了凡勤廉愛民,為民謀利,主持興修水利,構築堤防,防禦水災侵襲,鼓勵百姓開荒耕種,並免除雜役,以利民生。七年後,袁了凡擢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掌天下輿圖,以周知險要,官居正六品。當時適逢日本侵犯朝鮮,應朝鮮的請求,明王朝派兵前往,袁了凡被任命為“軍前贊畫”,負責輔助謀劃,贊畫戎機。當時是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權,許以高官厚祿誘騙倭寇和談,倭寇信以為真,沒有防備,李如松於是發動突擊,打敗倭寇,攻下了平壤。袁了凡不認同李如松施詐的做法,也不滿他手下士兵濫殺平民,於是義正辭嚴地當面指責李如松。李如松不聽其言,隨意調動軍隊,後來果然吃了敗仗,為了為自己開罪,他便捏造罪狀,彈劾袁了凡,袁了凡也很快就在“拾遺”任內被罷免。罷官回家後,袁了凡更加誠懇地行善,直到七十四歲去世為止。明熹宗天啟年間,他的冤情得以大白於天下,朝廷追敘他征討倭寇的功績,贈封“尚寶司少卿”的官銜。袁了凡家裡並不富有,但卻樂善好施,在家每天誦經持咒,學習禪觀。袁了凡除著有《了凡四訓》之外,尚有《曆法新書》、《皇都水利評註》、《靜坐要訣》、《祈嗣真詮》等著作。
作為一本勸善書,《了凡四訓》在民間被廣泛傳閱。考慮到此書流通的廣泛性,我們在評註此書時,以淨空法師講述的《了凡先生家庭四訓講記》中的原文為底本,並對原文進行了仔細的校對。為了便於大家的理解,本書分為原文、注釋、點評三部分,並且彼此照應。段落的劃分,我們遵循既要便於點評又要照顧文意敘述完整的原則,突出文章的層次感。本書的注釋力求詳盡,並做到有根有據。因為原文涉及到很多傳統文化名詞概念,不易於讀者的閱讀和理解,所以我們在注釋的過程中,儘量將相關的背景知識作一簡明扼要的介紹。本書的點評部分,儘量照顧到文章的原意,對原文予以解讀、評點和闡發,並結合歷史典故,相互印證推演,這樣可以加深理解,同時也能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其中不乏我們自己的一己之見,一併寫出,與讀者一道分享。限於個人學識,謬誤之處,在所難免,還望方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立命之學”、“改過之法”部分由尚榮點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由徐敏點評。全書注釋部分由徐敏負責統稿,點評部分由尚榮負責統稿。本書在最初著手撰寫時得到了陳秋平先生的點撥,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許穎、姜娟、姚蓓諸君的悉心校閱和寶貴意見,最後還要分別感謝宋修玲和李娟二君對本書的撰寫所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尚榮 徐敏
二○○八年三月
《了凡四訓》,顧名思義,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四篇文章來自袁了凡不同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學”是袁了凡晚年總結人生經驗,訓誡兒子的《立命篇》;“改過之法”和“積善之方”是他早年著作《祈嗣真詮》中的兩篇“改過第一”和“積善第二(又名《科第全憑陰德》)”;“謙德之效”是他晚年所作的《謙虛利中》。四篇文章各自獨立成文,而義理又一以貫之,強調命由我作,善惡報應之理。這四篇文章在組成此書之前,就已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並被多部書籍收錄。在清代初期的《丹桂籍》上,這四篇文章被稱為《袁了凡先生四訓》。隨著在民間的流通,文章有被簡化的傾向。
“立命之學”一文中,袁了凡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驗,現身說法,以論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袁了凡首先敘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童年棄文學醫,因偶遇異人預言他能夠通達仕途,於是重燃讀書考取功名的想法,之後袁了凡的人生境遇與所測算的命運毫釐不差,由此他更加堅信命由天定,終日消極懈怠。後來機緣巧合,他拜訪了雲谷禪師,領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學,乃知宿命論的錯誤,從此開始積功累德,自求福報,而且頗有靈驗。
“改過之法”,主要論述在行善積德之前,須先端正自己的心念,將自身缺點一一改正。具體方法是要“見賢思齊”,以古之聖賢為榜樣;敬畏天地鬼神,不起絲毫邪念;立定決心,勇於改過。其關鍵在於永存善心,只此一點,則邪念不生。
“積善之方”,列舉大量事例,予以說明“積善餘慶”的道理,對於何謂真善、至善作了充分的論述說明,並將善行分門別類,一一展開論述,基本統攝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
“謙德之效”,舉“天道”為例,以說明“人道”抑滿扶謙的道理。告誡世人要謙虛謹慎,恭敬卑下,虛己待人,並列舉事例加以論證。進一步強調,“抬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凶,斷然由我”的理論主旨。
作者袁了凡,生卒年不詳,名表,後改名黃,字坤儀,又宇儀甫,號原為學海,因拜訪雲谷禪師後,得以領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學,便立志多做善事,積功累德,以扭轉自己的命運。從此袁了凡不願再做一個受制於天命的凡夫俗子,因而改號為“了凡”。袁了凡是江蘇吳江人,又有資料稱其為浙江嘉善人。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併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發生“靖難之役”,袁家因與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牽連被抄家。袁了凡的曾祖的父親倖免於被捕,開始四處奔走逃亡,後定居於江蘇吳江。袁了凡的曾祖袁顥作了吳江縣徐氏的女婿,併入了吳江籍,著有《袁氏家訓》以訓導袁氏後人。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稱與其一同參加會試的嘉善縣書生為“同袍”,另據清人彭紹升所作的《袁了凡居士傳》記載,袁了凡的先祖入贅到嘉善縣,所以他得以補為嘉善縣學生。
袁了凡博學多才,舉凡天文、象數、水利、兵政、堪輿、星命等學無所不通。隆慶四年(1570),袁了凡中單人;萬曆十四年(1586),中進士,並被任命為寶坻知縣。在任期間,袁了凡勤廉愛民,為民謀利,主持興修水利,構築堤防,防禦水災侵襲,鼓勵百姓開荒耕種,並免除雜役,以利民生。七年後,袁了凡擢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掌天下輿圖,以周知險要,官居正六品。當時適逢日本侵犯朝鮮,應朝鮮的請求,明王朝派兵前往,袁了凡被任命為“軍前贊畫”,負責輔助謀劃,贊畫戎機。當時是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權,許以高官厚祿誘騙倭寇和談,倭寇信以為真,沒有防備,李如松於是發動突擊,打敗倭寇,攻下了平壤。袁了凡不認同李如松施詐的做法,也不滿他手下士兵濫殺平民,於是義正辭嚴地當面指責李如松。李如松不聽其言,隨意調動軍隊,後來果然吃了敗仗,為了為自己開罪,他便捏造罪狀,彈劾袁了凡,袁了凡也很快就在“拾遺”任內被罷免。罷官回家後,袁了凡更加誠懇地行善,直到七十四歲去世為止。明熹宗天啟年間,他的冤情得以大白於天下,朝廷追敘他征討倭寇的功績,贈封“尚寶司少卿”的官銜。袁了凡家裡並不富有,但卻樂善好施,在家每天誦經持咒,學習禪觀。袁了凡除著有《了凡四訓》之外,尚有《曆法新書》、《皇都水利評註》、《靜坐要訣》、《祈嗣真詮》等著作。
作為一本勸善書,《了凡四訓》在民間被廣泛傳閱。考慮到此書流通的廣泛性,我們在評註此書時,以淨空法師講述的《了凡先生家庭四訓講記》中的原文為底本,並對原文進行了仔細的校對。為了便於大家的理解,本書分為原文、注釋、點評三部分,並且彼此照應。段落的劃分,我們遵循既要便於點評又要照顧文意敘述完整的原則,突出文章的層次感。本書的注釋力求詳盡,並做到有根有據。因為原文涉及到很多傳統文化名詞概念,不易於讀者的閱讀和理解,所以我們在注釋的過程中,儘量將相關的背景知識作一簡明扼要的介紹。本書的點評部分,儘量照顧到文章的原意,對原文予以解讀、評點和闡發,並結合歷史典故,相互印證推演,這樣可以加深理解,同時也能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其中不乏我們自己的一己之見,一併寫出,與讀者一道分享。限於個人學識,謬誤之處,在所難免,還望方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立命之學”、“改過之法”部分由尚榮點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由徐敏點評。全書注釋部分由徐敏負責統稿,點評部分由尚榮負責統稿。本書在最初著手撰寫時得到了陳秋平先生的點撥,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許穎、姜娟、姚蓓諸君的悉心校閱和寶貴意見,最後還要分別感謝宋修玲和李娟二君對本書的撰寫所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尚榮 徐敏
二○○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