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聽會
- 別名:耳門穴,聽呵,聽訶,後關。
- 屬於:屬足少陽膽經
-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寒濕水氣
- 功能作用:清降寒濁
概述,名解,
概述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解剖〗有顳淺動脈耳前支,深部為頸外動脈及面後靜脈;布有耳大神經,皮下為面神經。
〖主治疾病〗耳鳴,耳聾,流膿,齒痛,下頜脫臼,口眼歪斜,面痛,頭痛。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穴義〗膽經經氣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聽會。聽會者即耳能聽聞聲音也,此指穴內的天部氣血為空虛之狀,無物阻隔聲音的傳遞也。本穴物質為瞳子髎穴下傳的天部寒濕水氣,至本穴後,此氣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濕水氣並化雨冷降於地,天部氣血因而變得虛靜,如遠處聲音聽亦能明,故名(除上述解釋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從陰陽的角度來解釋聽會之名。聽的感官過程為耳朵接收外部聲音,也就是從外入內、從陽入陰。由於聲音傳遞的這一過程是從陽入陰,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氣血運行變化也要與此同步,表現出由陽向陰的變化轉變,如此,人體外部的聲音之陽才能進入體內的陰部,聲音感受器才能聽之而會。)
2)耳門穴。耳,穴在耳部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耳門穴名意指膽經氣血由此進入耳腔。如聽會之解,本穴的氣血變化為氣態物散熱冷降並化為地部經水,經水則循本穴的地部孔隙進入耳腔,本穴如同膽經氣血出入耳的門戶,故名耳門穴。
3)聽呵。聽,聞也。呵,大聲喝叱之意,此指體表外部的聲場強度大於體表內部。聽呵名意指體表外部的聲場強度要大於體表內部耳朵才能聽受。聽訶名意與聽呵同,訶為呵的異體字。
4)後關。後,指頭的後部,前為陰、後為陽,此指陽氣。關,關卡。後關名意指穴外的陽熱之氣不能進入穴內。理同聽會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寒濕水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耳腔。
〖功能作用〗清降寒濁。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補之,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