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工
- 外文名:wokers
- 拼音:zhí gōng
- 解釋: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
- 相關法律:工會法、勞動法
- 相關優待:社會保險、公積金
職工,舊時指工人。目前通指我國企事業、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工作人員。...
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民眾當家作主,參加企業經營決策、管理、監督幹部、行使民主權利的權力機構。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中職工代表大會於1957年以後全國普遍推行...
在職職工是指在單位中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工資的各類人員(不包括外方及港、澳、台人員),以及有工作崗位,但由於學習、病傷產假(六個月以內)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
最美職工,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學習宣傳活動。自2014年以來,中宣部、全國總工會已聯合發布五屆“最美職工”,推出61名先進個人和集體。2019...
職工文化,也稱企業職工文化,是與企業文化相對應的文化形態,職工文化以職工為本,是一種素質文化。...
職工福利是指企業為職工舉辦的集體福利以及建立的某些補助和補貼。其目的在於保證職工身體健康,便利職工生產和生活,解決職工生活的特殊困難。職工福利不同於工資和獎金...
職工行董事,是由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會員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依照法律程式進入董事會代表職工使決策的職工代表。...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是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制定。經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2007年12...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是為合理安排職工的工作和休息時間,維護職工的休息權利,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根據憲法有關規定製定。...
《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1981年3月14日由國務院公布施行。...
職工工資總額是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計算原則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
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公有制企業中職工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通過民主選舉,組成職工代表大會,在企業內部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一種制度。...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職工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職工平均工資”即“社會平均工資”,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按照國家統計局的...
職工退休年齡是指法律所規定的職工在一定的年齡之後不應當繼續從事工作,而應該辭職的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幹部、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職工檔案是指企業勞動、人事部門在招用、調配、培訓、考核、獎懲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關職工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以及工作變動等情況的檔案...
內部職工股是公司內部職工作為投資者持有的公司發行的股份。此類股票可以是將公司利潤按股份無償分配給公司內部職工,也可以以低於正常股票票面價值的價格出售給內部職工...
職工福利費是指用於增進職工物質利益,幫助職工及其家屬解決某些特殊困難和興辦集體福利事業所支付的費用。包括撥交的工會經費,按標準提取的工作人員福利費,獨生子女...
對於勞動者在工作期間非因工負傷或患病的規定還應參照勞動部關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儘管該檔案發布時間距現在已有十五...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個險種。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
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用於職工教育事業的一項費用,是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職工教育經費是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為了適應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改革,完善勞動契約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醫療期限...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係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具體包括: 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企業提供給職工配偶...
一線職工 定義 直接從事來料加工的工人 行業 製造業 引申涵義 貧窮的人 1, 製造業中直接從事來料加工的工人.2, 引申涵義:貧窮的人,生活在世界最底層的人,...